红色历史文化传播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红色历史文化;机遇与挑战;传播策略 一、新媒体视域下红色历史文化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媒体”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典型代表,铸就了现代社会文明,并重构了信息传播空间,给红色历史文化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相关方面的具体表述如下: (一)机遇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释义,所谓“新媒体”即是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其本身作为一个相对概念,较之传统媒体具有超强的个性化、交互性、广泛性等特点优势,为红色历史文化传播提供了利好空间载体具体而言,新媒体对多元化传播符号的运用,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集视听等元素为一体,实现了红色历史文化的生动活泼且立体全面的表达,有助于更进一步牵引出受众的共鸣情感同时,新媒体还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可为受众提供实时服务,有效拓展了红色历史文化的渲染范围,加之其个性化服务供应,以受众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大大提升了他们了解红色历史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新媒体还建构了一种新型互动生态,人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亦作为信息制造者存在,实施反馈了他们的动态需求,提高红色历史文化传播针对性之余,还极大开拓了其传播空间,让更多人领略红色历史文化的风采。
(二)挑战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矛盾统一体而存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于红色历史文化传播而言,新媒体在带来莫大机遇的同时,亦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上所述,新媒体是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型传播媒介,塑造了高度自由、开放的能动空间,人们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释放正是基于人类价值追求及认知的多元化,使得新媒体多类意识形态并存,其中不乏消极面新媒体对传播权的下方,出现了大量低俗恶搞红色历史文化的现象,并因其匿名性,增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严重损害了红色历史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为了迎合大众娱乐化需求,翻拍红色经典的案例不胜枚举,但是过度突出对市场效益的追求,而忽视了对红色历史文化及精神的价值呈现,出现了很多低级趣味的革命“雷剧”,严重扭曲了红色历史另外,新媒体所助力形成的多元化文化生态格局下,亦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渗透间隙,对红色历史文化传播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二、新媒体视域下红色历史文化传播策略 红色历史文化传播是建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生态的关键,面对新媒体的影响,既要紧抓机遇,又要迎接挑战作者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新媒体视域下的红色历史文化传播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引导内核回归 学者张云晓指出,基于传播主体与受众的差异,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细化受众的需求已成为必然趋势尤其是新媒体语境下,受众并非完全由信息源主宰,其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有效释放,他们拥有了绝对的信息传播选择权新媒体视域下,红色历史文化的有效传播,首要挖掘其中精神内涵,引导内核回归,唯有不断增强自身吸引力,才是持续、健康发展的王道客观来讲,由于我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红色历史文化有着十分广泛的民众基础,并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建设,赋予了其不同的精神内涵因此,红色历史文化传播既要铭记历史,又要开拓进取,不断吸收新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唤起人们对红色历史的情感,使之深谙其现实价值,并主动传承与发扬下去例如,央视打造的《感动中国》栏目,通过一例例鲜活生动的人物事迹,震撼着人心,他们所展现出的崇高信仰与追求值得学习,并触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新媒体的种种冲击挑战,不断延续红色精神内涵,才是红色历史文化传播的关键 (二)加强监管力度 新媒体作为一把“双刃剑”,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红色历史文化传播价值,健全的管理机制建设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不是法律盲区。
依法治国战略指导下,要进一步完善新媒体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每个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不断拓展其约束范围,通过强有力的执法,净化网络空间,为红色历史文化传播提供温润的土壤,助力其健康发展同时,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今天,还需进一步加强网络传播监管体系建设,实时动态审查承载信息,提升自动过滤能力,并全面落实“实名制”制度,有效压缩不良信息的生存空间,严惩违法操作行为,引导社会舆论走向,从而抢占红色历史文化传播新高地除却上述这些,新媒体行业的自律亦是加速红色历史文化传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此,要紧紧依托行业协会的组织、监管作用,在国家宏观法制框架结构下,建立共同的行业规范,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并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教育活动,提升从业者的思想政治素养,使之成为红色历史文化传播的合格“智囊” (三)打造产业生态 新媒体发展,进一步增强了红色历史文化传播的广泛性、多样性和生动性红色历史文化除了本身固有的历史传承与文化建设价值之外,还在政治、经济多重维度上创造着价值新媒体视域下,推动红色历史文化生态建设,是扩大其传播效力的有效路径事实上,我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并上升到战略层次上进行了多项部署对此,依托红色历史文化丰富的资源构成,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大力发展红色历史文化产业,如红色旅游、红色展览、红色影视等,更大范围的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多元化主体协同参与,并由此创造更大价值效益。
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创新红色历史文化传播载体如,以互联网为载体,搭建红色网站;以为载体,搭建传播平台;以移动电视为载体,搭建数字化平台等另外,学校作为人才培育主阵地,对红色历史文化的传播至关重要,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一环,应当积极参与其中具体可充分依托新媒体技术支持,开发数字化资源系统,整合图片、文字、视频等元素,有机地将红色历史文化导入教育课堂总而言之,新媒体视域下,红色历史文化传播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一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在实践过程中,要深刻认知其所处的时代语境特点,紧抓机遇,迎接挑战,不断深挖红色历史文化内涵,引导其精神内核回归,并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从而扩大其影响力,开创社会主义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赖育煌.新媒体时代下云浮红色文化资源传播路径研究[J].传媒论坛,2019,2(16):31-32. [2]丁倩.新媒体时代创新红色文化传播的路径选择[J].新闻战线,2019(09):106-107. [3]王宇龙.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策略分析[J].传媒,2019(05):76-78. [4]莫群.广东红色文化的全媒体传播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2(2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