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沟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审核范文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63005426 上传时间:2021-01-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沟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审核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管沟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审核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管沟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审核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管沟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审核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管沟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审核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沟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审核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沟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审核范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沟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审核目录、工程概述 3二、编制依据3三、地质情况4四、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案 61、管道工程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图 62、施工准备73、测量放线74、路面切缝及基层清除 85、管道基坑地基处理 86、沟槽排水和沟槽降水 87、沟槽开挖和沟槽支护 88、管道基础施工 109、 铺设管道1110、HDP辛电热熔接头连接 1211、窖井砌筑1312、闭水试验1413、沟槽回填 14五、安全文明措施 151、管道施工的质量工期保证措施 152、沟槽施工的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63、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与防范措施 174、原有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185、基坑土方挖运的技术措施 196、基

2、坑监测措施 21一、工程概述沙田镇碧桂园江畔花园段、庄士新都段截污次支管网工程,涉及范 围是沙田碧桂园江畔花园小区、先锋村居民区以及庄士新都小区。污水 管道总长底约为2431米,管道埋深约为1.5米 4.5米之间。其中碧桂 园江畔花园段管径 DN700,管道全长1898米,检查井及沉泥井共 44座, 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开挖铺设及二程式拖拉管施工工艺;庄士新都段管 径DN400,管道全长533米,检查井及沉泥井共 17座,采用拉森钢板桩 支护开挖铺设及二程式拖拉管施工工艺,其中倒虹管采用钢管顶管施工 工艺。明挖施工 段:碧 桂园江畔 花园段 桩号 3WK0+046 3WK1+531共 1491m

3、 庄士新都段桩号 5WK0+017- 5WK0+45供 435m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为 315日历天。工程造价:1319.6万元。合同 质量要求:合格。二、编制依据1、本工程的设计图纸和勘察地质报告。2、从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3、我公司现有的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和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4、设计图纸中采用的有关规范、规定和标准;国家、部颁及广东 省的施工技术(验收)规程、质量标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和文 件等。5、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0-96)6、中国的法律、法规及当地政府有关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劳动 保护、土地使用与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三、

4、地质情况1、碧桂园江畔花园段: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工程地质勘探,沿线 地层由新至老为人工填土( Qml)、第四系海陆交互沉积层(Qmc)、第 四系冲积层(Qal)、下伏基岩为第三系(N);分述如下:a、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 填筑土层:褐色,灰色,稍密 中密,局部松散,稍湿,主要是细砂、中粗砂夹粘性土组成,成分不均匀,顶部 0.200.30m为道路 碌。层厚为1.504.50m,大部分为道路建设所填,层顶埋深为0.00m,层顶标高1.493.47m。b、第四系冲积层(Qmc) -1淤泥层:灰黑色,流塑,局部软塑,主要是粘粒组成,含有较 多腐殖质及有机质,不均匀夹有粉细砂,局部含量较大,土质成

5、分差; 层厚1.206.30m,厚度较大,层顶埋深 1.504.50m层顶标高为- 1.321.70m。-2淤泥质粉细砂层:灰黑色,松散,松软,饱和,主要是石英质 组成,夹有较多淤泥质及粉粘粒,不均匀夹少量细砂及淤泥质土;层厚 3.1012.60m,厚度变化较大,层顶埋深 3.0010.60m,层顶标高为- 7.380.30m。-3中粗砂层:褐灰色,稍密,饱和,主要成分为石英质,由少量淤泥质及细砂、粘粒充填,级配好,磨圆较好;层厚 2.705.10m ,层顶 埋深14.2016.60m,埋深较大,层顶标高为 -13.38-11.10m。c、第三系基岩(N),按岩体强度划分为强风化及中风化岩。

6、-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结构大部分被破坏,裂隙极发育,岩芯呈半岩半土状,碎块状,短柱状,遇水易软化崩解,为极软 岩;揭露厚度为0.603.40m ,大部分地段未揭穿,层顶埋深为 9.2021.70m,层顶标高为-18.48-5.73m。-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细粒结构,泥质胶结,裂隙发 育,夹有少量砾石,岩芯呈柱状,柱长 5-25cm,为较软岩;见于钻孔 ZK10中,揭露厚度为4.00m,未揭穿,层顶埋深为14.30m,层顶标高为-11.20m。具体地质情况详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庄士新都段: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工程地质勘探,沿线地层由 新至老为人工填土( Qml)、第四系海陆交互

7、沉积层(Qmc)、下伏基岩 为第三系(N)。分述如下:a、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 填筑土层:褐色,稍密 中密,局部松散,稍湿,主要是中粗砂夹少量粘性土组成,成分杂且不均匀,顶部0.200.30m为道路碌。见于所有钻孔中,层厚为 1.702.50m,层顶埋深为0.00m,层顶标高 2.052.75m。b、第四系冲积层(Qmc) -1淤泥质粉细砂层:灰黑色,松散,松软,主要成分为石英质,夹有较多淤泥质及粉粘粒,分布不均匀,局部地段夹有较多淤泥质土,为流塑状;见于所有钻孔中,层厚 6.609.60m,厚度较大,层顶埋 深 1.702.50m,层顶标高为-0.100.60m 。-2中粗砂层:褐黄色

8、,灰色,稍密,饱和,主要成分为石英质,夹有少量淤泥质及粉细砂充填,级配好,磨圆较好;层厚 2.60m,层顶埋深11.70m,层顶标高为-9.65m。 -3粉质粘土层:褐黄色,灰色,主要是粉粘粒及夹少量细砂组成,其中10.8012.00m为软塑,12.0016.90m为可塑,含有较多粉细砂及底部夹有中粗砂及腐木,成分较杂;层厚 0.506.10m ,厚度较大,层顶埋深 10.4010.80m,层顶标高为-8.40-7.65m。c、第三系基岩(N),按岩体强度划分为强风化岩。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结构大部分被破坏,裂隙极发育,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局部碎块状,遇水易软化崩解,为极软岩;揭露厚度为

9、3.203.40m,未揭穿,层顶埋深为8.6016.90m,层顶标高为-14.50-6.40m 。四、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案1、明挖段管道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图钢板桩支护其坑导排2、施工准备由于工期较紧,需要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1)、施工队伍进场后,必须先进行场地的整理,及时进行测量放 样,准确放出管道布置的轴线和沟槽开挖的边线。2)、机械设备与材料抓紧落实进场,所需的材料设备必须准备齐 全,要满足规范设计要求。3)、落实管道供应厂家,进行认真考查和认可,选定供应厂商,在 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求其具备足够的日生产能力,保证供应,满足施 工进度要求。4)、管道施工前进行认真的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分工明确,

10、责任到 人。3、测量放线根据设计施工图,测设管道中心线和污水井中心位置,设立中心 桩。管道中心线和井中心位置经监理复核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根据施工管道直径大小,按规定的沟槽宽度测放出边线,开挖前用石灰划线来控制,对于井位置的确定经过在沟槽外两侧设置控制桩来进行控制,并记录两桩至井中心的距离,以备校核。4、路面切缝及基层清除根据现场放线结果,定出管沟开挖边线位置,在沥青路面上用切缝机切出管沟边线,用风炮机破碎需开挖管线位置,再用挖机清除沥青块及基层料,进行下一道工序。5、管道基坑地基处理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采用两种地基处理方法:地基处理一:采用原土压实;地基处理二:采用 500水泥搅拌桩进行管道

11、基础软基处理。采用两排水泥搅拌桩,桩间距为0.9mx 1.0m(横向x纵向),管道布置在两排桩中间,梅花形布置,桩径 500mm单根长10m,搅拌桩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合比为15%-20%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05kPa地基处理范围详表如下:位置桩号地基处理型式碧桂园江畔花园段3WK0+0O 0 3WK0+261地基处理一3WK0+2613WK1+531地基处理二庄士新都段5WK0+017 5WK0+452地基处理二6、沟槽排水在沟槽的开挖至槽底后,在槽底两侧设置排水沟,排水沟深度比沟槽底低0.4m0.5m,集水坑比排水沟低 0.5m1m地表下水及沟槽渗 水汇集到集水坑,再用污泥泵将

12、水抽走。7、沟槽开挖和沟槽支护根据施工区地质状况及图纸设计要求,本工程污水管道开挖段的支 护全部采用FSP-I型或FSP-m型钢板桩围护施工,横断面如下图:lgUKHR|RhrIE管道支掀麻图(二)根据现场支护条件和图纸要求,选用钢板桩长度为6.0 或 9.0m,连接方式为密咬排列,其中碧桂园江畔花园段采用FSP-1型钢板桩支护长度为661米,采用FSP-m型钢板桩支护长度为 870米;庄士新都段采用FSP-1型钢板桩支护长度为 435米。钢板桩支护体系的横撑水平间距为 3米,施工中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除保证板桩白身的稳定外,还应保证基坑不会出现隆起或管涌现象。各施工段采用支护型式如下表:位

13、置桩号范围支护型式碧桂园江畔花园段3WK0+00( 3WKO+661支护一3WK0+66 卜 3WK1+531支护二庄士新都段5WK0+01Z 5WKO+452支护一钢板桩施打的方法为:根据沟槽边线先开挖钢板桩槽,宽度为 0.6m,深度挖到土层,并要暴露地下管线和障碍物,然后施打钢板桩。 打设钢板桩时,若遇地下管线应请公用管线的监护人到现场进行监护, 并报采用适当的保护措施。钢板桩打设完毕后,可进行井点施工,当地 下水位稳定在沟槽底 0.5m时可进行沟槽挖土。钢板桩支护的沟槽挖土,沟槽开挖采用PC200型挖掘机进行,挖土深度至2.5m时,应先距地面1.5m处撑头道支撑。管顶上的一道支撑与 管顶

14、净距不应小于 20cm,离基础面上20cm处加设一道临时支撑。沟槽 挖土与支撑应密切配合,做到随挖随撑,防止槽壁失稳而导致沟槽坍 塌。支撑道数应根据沟槽实际深度而定,对于深度小于6米且用拉森钢板桩支护的沟槽,可采用二道支撑,头道支撑设置同上,第二道支撑设 在头道支撑下2米处。挖掘机挖土时,应采取后退式挖土方法,严禁挖 掘机进入未设支撑的开挖好的区域。开挖的土方原则上随挖随运,不得在现场堆土,施工时严格进行控 制。堆置点离坑边距离不小于 2m,以减小沟槽边堆土对沟槽壁侧向土压 力,以确保沟槽的稳定性。8、管道基础施工管道基础采用中砂垫层应按规定的沟槽宽满堂铺筑、摊平、夯实。(1) 开槽后,对槽宽

15、、基础垫层厚度、基础表面标高、排水沟畅 通情况、沟内是否有污泥、杂物、基层有无扰动等作业项目,分别进行 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作业。(2) 核管沟底标高无误后,按照图纸要求铺设30cm厚碎石砂或石屑垫层基础。垫层密实度要求达到95恕上。(3) 砂基础采用人工分层平行摊铺,用手扶振动机或蛙式打夯机夯实,使之密实度达到95%砂回填至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平基施工,以免基底遭水渗泡。(4) 基础垫层,应夯实紧密表面平整。管道基础在接口部位,应挖预留凹槽,以便接口操作。凹槽长L约为400600mm深h约为50100mm宽B约为管外径的1.1倍。凹槽在接口完成后,随即用砂 填实。9、铺设管道管道铺设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复核高程样板,清扫基础表面的 污泥、杂物及积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