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内容及其开发利用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299942 上传时间:2017-11-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内容及其开发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内容及其开发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内容及其开发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内容及其开发利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内容及其开发利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内容及其开发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内容及其开发利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内容及其开发利用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体现,借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机遇,既是其对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保护其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培养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保持其文化的个性特色和价值体系,维护中华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途径之一。一、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人类共同价值观鄂西地区指“一州两县”,即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的长阳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鄂西地区生活着 28 个少数民族,以土家族为主。鄂西地区位于中国腹地,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尤以土家族文化为主。“文化资源是身份的基础,也是社

2、会和经济发展的真正推动力。”“文化走出去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各国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形态; 其二是指国际贸易中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文化“走出去”实际上是建立在人类共同价值基础上的文化共鸣。文化的输出本质上是价值观的输出。而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是人性的真、善、美等价值,只有引起不同国别、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的共鸣,才能赢得全球范围内的市场成功。价值观只有走进心灵、走进大众,才能有广泛的亲和力、感召力。基于此,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首先需要对该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其中具有人类共同价值观的文化资源。由于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

3、以土家族文化为主,故本文中的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指土家族文化。( 一) 重生乐死的人生观鄂西地区土家族具有豁达乐观、重生乐死的人生态度。他们把高寿死亡称为“白喜”,为亡者守灵时,通宵达旦唱跳一种被誉为“东方迪斯科”的丧歌舞“撒叶儿荷”,这种且歌且舞的形式,把充满死亡恐惧的丧葬活动演变成具有浓厚的浪漫豪放色彩的喜庆仪典,通过“庆丧贺亡”的仪式来表达对生存的关注。土家族在丧歌中以情歌来冲淡死亡的悲伤,激发人们生的热情。重视死亡,通达乐观,是为了给生存增加一层新的保险,于是生存与死亡便在更高的哲学意义层面上相融相通了。( 二) 崇尚自由平等的生活观鄂西地区的土家族热爱自由,追求男女平等。改土归流

4、之前,他们男女平等,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改土归流以后,婚姻受到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即便如此,鄂西地区的土家族依然在封建礼制的束缚下,为青年男女保留了一个可以表达情感、追求幸福生活的空间,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月半节”这天,青年男女可以在集市上见面、对歌、倾诉爱慕之情,确定婚姻大事。由此形成了鄂西地区土家族特有的青年节日“女儿会”“东方情人节”。而今“女儿会”已经成为鄂西土家族文化的一个符号,并且成为中国十大民族节庆之一。世界 25 首民歌之一的龙船调歌词和欢快的曲调展现了土家族男女之间自由平等的生活交往方式。( 三) 以哭代喜的婚姻观失去了婚姻自由的土家女儿在出嫁前的哭嫁,带有对婚姻的恐惧和绝望以及

5、离开亲人的不舍。随着时代的变迁,哭嫁的内涵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土家新娘的哭嫁具有多重功能,通过哭嫁显示新娘的聪明才智和表达感恩、培养亲情、教育新娘、角色转换等。为新娘表达离开父母亲人的不舍以及感恩创造了一个场域,也为新娘即将由少女变为少妇的角色转换进行前期的心理铺垫,同时为新娘即将开始的婚姻生活进行一次集中教育,使新娘作好建立新家庭承当社会责任的思想准备。所以土家族女儿的哭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哭嫁仪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意义,哭嫁歌词属于土家族妇女即兴的口头文学创造,是土家族民族文学的一种活态形式,哭嫁歌被誉为“中国式的咏叹调”。( 四) 具有强烈生命意识的生育观鄂西地区的土家族的生育文

6、化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观,他们透过各种生育习俗表达对新生命的礼赞和精心呵护的态度。孩子在各种仪式中体验社会情感和社会价值,从而使孩子从一个自然人逐渐形成社会人。孩子出生后,给外公外婆报喜,由带去的鸡来告知其新生儿的性别,公鸡表示生的是男孩,反之,则是女孩,形成了土家族特有的“提鸡报喜”的生育习俗。随后就要确定过“嘎嘎( 土家族人称外婆为嘎嘎) 客”的日期,嘎嘎要邀约所有的女性亲戚带上丰富的礼品去新生儿家祝贺,进入新生儿家后要按照土家族的习俗讲各种礼仪,土家族叫“说礼行”,主题都是围绕对新生儿健康成长成才的美好祝福。土家族“说礼行”也是一次土家族人聪明才智和口头文学创作的展现。( 五) 纯朴自然的

7、审美观土家族审美观的形成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因为生活在崇山峻岭、高山峡谷与湍急河流的地理环境中,与自然相适应,与心灵相融会,形成的审美观大气、自然、朴实。这些审美观体现在土家族人的服装、刺绣、织锦( 西兰卡普) 、建筑风格( 土家吊脚楼) 上。( 六) 慎终追远的信仰观鄂西地区的土家族信仰祖先,崇拜英雄,崇信巫术。其祖先信仰分为远祖信仰和三代祖先的祭祀。远祖信仰是整个民族的共同信仰,即白虎信仰,白虎是土家远祖廪君的化身,同时土家族对自己近三代祖先进行祭祀。对远祖廪君的祭祀活动,形成了大型的祭祀舞蹈“摆手舞”,万人翩跹的大型“摆手舞”,在热烈壮观的与神狂欢中愉神娱人,盛大的场面展示出人的力量

8、的辉煌,宣泄土家族人的生命激情,“摆手歌”祭祀神灵,歌唱民族历史,充满对人世的赞美,对人性的歌颂。歌舞交融,表现出土家族人的民族自豪感,迸出奋发进取的民族精神火花。二、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内容及文化符号提炼采用文化交流与国际贸易两种输出渠道,实施文化“走出去”,需要进行意义内容生产和文化符号创造。国际贸易的实质就是国际文化产业的贸易,在 1997 年芬兰文化产业最终报告中,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基于意义内容的生产活动,强调内容生产,不再提工业标准,称为内容产业。”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学者日下公人从经济学理论出发定义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目的就是创造一种文化符号,然后销售这种文化和

9、文化符号。”文化产业是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的基础,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实质是对内容的消费,它需要内容意义上的共鸣。”“当今文化发展,创意制胜、内容为王”。所以,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其文化产品的内容应该是承载了土家族文化中具有人类共同价值观的文化成果,凝结了土家族思想智慧的文化产物,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文化结晶。在对意义内容进行生产的基础上,借助文化创意的手段,创造土家族文化符号,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达到销售土家族文化和文化符号的目的。( 一) 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意义内容鄂西土家族文化中的人生观、生活观、婚姻观、生育观、审美观和信仰观体现了人类共同价值观中的真、善

10、、美价值。其文化产品意义内容的生产和文化符号的提炼离不开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文化内容和形式。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走出去”与中华文化“走出去”相比,首先得完成走出封闭的大山,让国人认识的任务,同时需要融入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走出国门,进行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在进行意义内容生产和文化符号创造的时候,把土家族文化中具有的人类共同价值观展现出来,引起世界人类的价值观共鸣。1 音乐歌舞曲艺类文化产品的内容鄂西地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中丰富独特的传统音乐、山歌、舞蹈、曲艺,很多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利川灯歌、哭嫁歌、撒叶儿嗬、摆手舞、南曲等。其歌舞在中央电视台举办

11、的十三届和十四届青年歌手大赛上获得原生态唱法金奖,由此鄂西地区土家族文化名声大振,获得了举国关注。在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上,湖北展馆对鄂西少数民文化的展示和展演,让全中国和世界领略了其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鄂西少数民族地区打造了民族文化演艺节目,如利川腾龙洞的夷水丽川,恩施土司城的土王乐舞等等,通过旅游演艺的方式实现了就地“走出去”的目的。世界 25 首民歌之一的龙船调属于利川灯歌的代表作,通过歌唱家宋祖英唱响了世界。鄂西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歌舞、曲艺已经初步形成了文化产品的内容生产。2 民间文化类文化产品的内容土家族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学。创世纪史诗摆手歌、哭嫁歌、神话、传说、歌谣、民间故事

12、,鹤峰容美土司田氏诗人群留下的大量的优秀诗文,孕育了竹枝词曲牌的土家民歌等等,这些珍贵的民间文学至今还以哭嫁歌、撒叶儿嗬、娶亲和做嘎嘎客的“说礼行”等形式活跃于民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文学创作、音乐创作、歌舞创作、影视创作、动漫创作、演艺娱乐、文化创意、出版发行、文化会展、印刷复制、广告等方面的文化资源,也是鄂西少数民族文化产品进行意义内容生产的源泉。目前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在以上方面的文化产品的内容生产方面还很薄弱,需大力发展。3 手工技艺类文化产品的内容土家族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形成了独特的手工技艺。如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风雨桥营造技艺、石雕、木雕、竹编、藤编、棕编,民间各种工匠的技艺、髹

13、漆工艺、刺绣、服装、土家织锦( 西兰卡普) 、剪纸、纸扎技艺、咂酒、药酒制作技艺、各种土家族特色餐饮食品的制作技艺,如油茶汤的制作技艺等。这些技艺类的文化在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容易“转译成物质化”产品的部分,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措施”之一。这些技艺可以转译成带有土家族文化特色的工艺品、美术品、艺术品、旅游商品等等。( 二) 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符号提炼“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文化产业的开发过程实质上就是文化资源符号化过程。”尤其在当今符号消费的背景下,对文化资源进行符号化运作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文化产业的开发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系统的符号化运

14、作过程。鄂西地区少数民族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需要利用创意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换,转换成能代表土家族文化核心内涵和精髓的文化符号,建构具有时代感和吸引力的符号意义,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维护土家族文化符号核心内涵的一致性,通过重复营销、销售和消费积累跨文化的认同,达到文化“走出去”的目的。根据上文对鄂西地区土家族文化资源中的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分析,提炼出以下文化符号。1 体现土家族重生乐死的人生观的文化符号撒叶儿嗬2 体现土家族崇尚自由平等的生活观的文化符号女儿会,龙船调3 体现土家族以哭代喜的婚姻观的文化符号哭嫁,陪十姊妹4 体现土家族强烈生命意识的生育观的文化符号做嘎嘎客5 体现土

15、家族纯朴自然的审美观的文化符号西兰卡普6 体现土家族慎终追远的信仰观的文化符号廪君崇拜,摆手舞三、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的途径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家影响力。”文化事业带有公益性质,文化产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活动。文化“走出去”采用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两种渠道来提升国家形象,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家竞争力。鄂西地区少数民文化“走出去”要紧密结合中华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采用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两种途径,实现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

16、( 一) 文化交流途径文化交流往往能显示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文化魅力,让外界和世界了解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文化交流主要体现在文化外交上,文化外交的途径分为政府外交和公共外交两条。http:/ 政府外交政府外交形式主要是政府间签订各项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协商文化协定、缔结文化条约、洽谈文化业务、召集和参与各项国际文化会议、组建和加入国家文化组织、推进文化代表团互访、举行对外文化演出与文物展览、组织文化成果的对外展览、提供文化咨询服务,以及有关政府机构执行、实施文化协定与合作项目等。2 公共外交公共外交主要是指面向国际社会、国外民众( 包括各种基金会、学生团体、各种协会、宗教机构) 所展开的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外交的对象是外国民众,因而不像最严格的政府与政府之间的正式外交那么规范; 但从内容和实质上,公共外交能在更大范围内起到彼此沟通和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