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践_1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62995880 上传时间:2021-01-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践_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践_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践_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践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践_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践审美教育是提升学生品德、情感、修养的重要教育方式之一。音乐就是审美的一种方式,通过音乐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层次。现代的声乐教学,不应该仅仅只是教授学生会唱歌,同时还应该在声乐讲授课程的过程中融合进审美的知识,在学术审美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修养,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真切的感受声乐中的美感,培养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在兴趣的促使下,学生经历了对美的感知过程,收集了关于声乐美的认识和经验,从而真正地了解到在声乐领域中什么是美,懂得如何去分辨美,如何去创造美,实现学生在声乐学习领域中的知识和能力的跨越。声乐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较既具有自己学科独特的

2、特殊性,如教学方式特殊、训练对象特殊、教学模式特殊等,同时也具备着与其他学科教学相一致的地方,如传授知识、重视个性发展、鼓励创新教学、培养学术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等等。在一节声乐课中,包含着声乐课程本身的知识、学生的个性表现、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学生的素质培养等。如何在声乐课程中加入审美教育的内容呢?一、在声乐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基本原则大体而言,声乐教学的基础就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人们就难以实现声乐演唱的过程。但是声乐演唱的过程并不单纯的只是声乐知识和声乐技术的体现,还需要加入与声乐作品相一致的感情,以此领会到整个审美的过程。在以往传统的声乐教学中,教学主要

3、以教授学生进行声乐能力方面的训练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对美的需要迫切增长,声乐教学已经突破传统教学向发展学生自身审美能力的培养。如此看来,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声乐知识、掌控声乐的技巧、审美能力、情感几个要素之间已经是密不可分了的。(一)生动形象原则声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加具有生动形象性。由于节奏、旋律等音乐语言是我们可以感知的,所以音乐的这种特性可以更好地利用在教学中。提倡审美教育,我们就要将审美真正渗透到声乐教学中,将枯燥抽象转化为生动美好。例如我选取歌曲花非花作为发声训练的练习演唱曲目。通过学生学习这首歌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吐字、发声的重要性。同时,也从歌曲中体会到歌曲所表现出

4、的诗的意境和朦胧美。此种形式的训练效果,更加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声乐学习中,同时在技能技巧方面也掌握得更加全面。(二)可接受原则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往往是根据修订好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内容来实施的,往往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根据现代教学的发展,教师应当按照可接受原则,提前预知所教授的学生现有的声乐能力,根据学生实际的可接受能力来制定教学的计划和目标,通过不断的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这是目前声乐教学的主要训练方式。欲速则不达,对于给学生设定过高的目标和过大的压力要求,都有可能使学生失去对学习声乐的兴趣。教会学生懂得如何去控制支配自己的声乐,在声乐演唱中体会歌曲带来的情感和美感,才

5、能真正地让学生爱上声乐学习。教师在训练学生进行声乐技巧训练时,可以选择最为恰当和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歌曲,在练习演唱歌曲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直接学习到演唱的方法、声乐原理等等。在练习动听的歌曲中学习,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前进的脚步和歌曲中的欢乐,享受歌曲带来的美感,更愿意继续深入地学习声乐知识。(三)快乐的原则音乐学习是一个快乐的体验过程,也是感受美的重要途径。学生学习声乐知识和声乐技能的过程都是领略美和快乐的历程。快乐才能使人真正得到放松,课堂中充满快乐的氛围,学生才会达到声心的兴奋点。在声乐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快乐教学法,采取和谐的感情与学生交流,这也是审美教育的必要特性。同时在教学

6、中,教师良好的仪态、气质、形象的语言表达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感受美的重要因素之一。二、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声乐演唱中离不开美,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演唱者的技术表现也是对声乐表达影响的重要因素。完整的声乐作品包含着演唱者对声乐作品本身的理解、演唱者声乐技巧、演唱者个人能力等多方面成分所构成。虽然声乐演唱作品是以唱的形式被人们所认知,但是在歌曲中人们感知的是声乐表演者的内心。失去创造性和个性的声乐作品,不会具有美感。声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声乐技能和技巧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个性。启发每个学生运用所学的声乐知识,去思考、去创造。(一)教师的有

7、效引导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先从教师的引导开始。教师先引领学生认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伴随着声乐学习的不断深入,通过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作能力。对于学生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纠正。(二)在声乐演唱中体现出个性同样的一首歌曲,每个人对歌曲的处理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有人大气、有人委婉、有人激昂、有人绚丽。这就像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理解能力、不同的心理特点和不同的身体条件,这样也就导致他们产生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审美观点,对于歌曲就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

8、的特点有意识地根据学生演唱的特点安排适合的练习歌曲,培养学生的演唱个性,挖掘学生个人演唱的魅力。(三)情感对声乐的重要作用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必须将声乐演唱情感与技术是密不可分的观念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仅仅只是炫耀演唱的技巧并不是真正的声乐演唱,只有带有充满感情的演唱才是真正的声乐演唱。所以在训练学生演唱每一首歌曲时,都要求学生体会理解歌曲所呈现出的风格、思想、文化等。三、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声乐教学具有陶冶情操和身心的作用,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好声乐学科所具有的特性,加强素质教育,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声乐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学生可接受性、综合系统性、艺术性系统相结合

9、,培养每一个声乐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道德和审美观点。例如,为了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可以选择歌曲爱我中华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当兵的人祖国,我我永远的热爱您等,以激发学生深深的爱国之情;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保卫黄河闪闪的红星团结就是力量等歌曲,使学生更具有历史责任感,激发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练习乌苏里船歌茉莉花四季歌采茶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赶牲灵信天游等歌曲,可以让学生体会劳动实践的重要性、艺术来源于生活等。以演唱歌曲,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推动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让每一名学习声乐的学生都能感受到真实的美感。四、总结总之,审美教育对于声乐教学来说只是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在声乐教学中处处体

10、现审美教育,突出对教学中美感教育的重视,将技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相融合,使学生在美好的学习环境中提升自己的声乐技能。动听的声乐作品出自我们的生活,用声乐作品表达我们的心声,寄托甜美的梦想。让我们每一位声乐从教者用美丽的感染力,促使每一个萌发美的种子,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属于每个学生自己的独特审美能力。参考文献:1李文文.声乐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12,3:12-132罗勇.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探讨J.民族音乐,2016,5:22.3史丽娜.声乐教育理论与声乐艺术的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6:35-36.4姜亦萍.小组合作式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效果中的作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2:15.5任艳梅.多文化视野中的声乐教育实践J.改革与开放,2015,3:1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