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石油战略储备[热门推荐稿]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62954749 上传时间:2021-01-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石油战略储备[热门推荐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全球石油战略储备[热门推荐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球石油战略储备[热门推荐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石油战略储备[热门推荐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资料来自网络 如有雷同概不负责全球石油战略储备世界上的有些资源平时看起来不怎么重要,自己国家产量不够的话,可以通过大量进口的方式获得,但要是发生战争,这些资源就会变得极为珍贵,成为战略资源,所以有不少的国家都会在平时把这些资源贮备一些,以防不时之需。就拿石油来说,目前全世界石油产量最丰富的地区在中东,就是为了争夺石油这种资源,中东地区常年战乱不止,就连一些世界强国都参与了进去,很多国家对于石油的需求量是很大的,所以中东地区不少的国家每年都可以通过出口石油的方式赚取大量外汇。各国有多少战略石油?美国存6.3亿吨,日本藏7千万吨,那中国呢?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美国的石油储备量高达8600万吨包

2、括我们和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每年的石油需求量都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不过幸好的是现在世界总体上处于和平,所以都可以在中东进口大量的石油。不过也可以想象,要是爆发大规模战争,中东地区往外运输石油的通道必将被切断,那么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将会面临石油短缺的局面,并且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也是出现过的。所以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拥有庞大的战略石油储备,就拿美国来说,这个国家就拥有6.3亿桶石油储备,将近8600万吨的石油,关键时期可以使用近140天。美国也是全世界第一个进行石油储备的国家,就是因为1973年美国遭遇过石油危机,所以美国才会有这种危机意识。日本的石油储备量达到七千万吨,而我国的储备量也是与美国相差不大

3、当然有这种危机意识的国家不仅仅只有美国一个,日本也是这样的一个国家,日本因为自身领土面积小各种资源比较匮乏的缘故,所以石油的储备量也是极为丰富的。有关数据表明,日本的储备石油有将近5亿桶,也就是七千万吨,这一数量的石油储备可以满足当地居民185天的石油需求,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岛国来说,这样数量的石油储备的确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不过日本还在扩大自己的石油储备。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对石油进行储备起步是比较晚的,二十一世纪才开始着手进行这一计划,到20*年的时候,我国也是启动了战略石油储备三期工程的建设,直到现在我国的石油储备可以达到8500万吨,可供全国使用90天左右。可以说与美国也是相差不大了,

4、要是出现石油短缺的情况,这些储备的石油足够全国坚持一段时间。俗话说得好,口中有粮心中不慌,对于石油这种资源也是如此,平时或许看不出什么,但如果真的出现石油短缺这样的情况,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将会是巨大的,所以说未雨绸缪也是一件好事,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近日,国际原油市场出现史无前例的现象,纽约WTI原油期货202X 合约在交割前一日跌至负值,至-37.63美元/桶。除了市场供大于求造成的价格下滑原因外,还因为少数合约交割造成极端现象。发生极端现象的背景是全球遭受极端疫情严重冲击,欧美主要经济体实施社交隔离政策,航空、汽车、轮船以及工业生产等原油消耗活动停止运转,全球各国石油消耗突然

5、同时下降。据估算,疫情导致全球原油需求下降至少达三成以上。与此同时,全球石油储备设施基本已经填满,甚至集装箱船上的原油储量也创历史新高,有1.6亿桶石油储存在船上,比之前的纪录多60%。全球已经无法吸收石油过剩产能。OPEC+经过几轮谈判,在削减产量方面达成一致。OPEC+确认,自20*年5月1日起减产1000万桶/日,为首轮减产,为期两个月;自20*年7月起减产800万桶/日至12月;自20*年1月起减产600万桶/日至20*年4月。但这项减产计划的基准比较高,俄罗斯和沙特减产的基准是1100万桶/日,其他国家都以20*年10月的产量为减产的基准水平。这使得实际减产力度不及预期,因此,减产协议并未阻止石油价格的崩盘。可见,石油价格出现极端下跌情况是一系列短期因素造成的结果,不会成为一个趋势性长期现象。但是,由于国际疫情存在不确定性,石油需求恢复进程也就很难判断,尤其是疫情结束后经济恢复期长短带有不确定性,以及在石油储备空间耗尽、减产效果不明显条件下,石油价格在短期内受到强烈压制。但是,这种形势不会持续太久。因为产油国的减产会持续到20*年,而随着疫情的控制,全球石油需求会逐步恢复。2共享资源 我们只是传递的媒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