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快递运营管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 关键词:邮政快递;实践能力;人才培养 一、邮政快递运营管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背景 邮政业是我国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自邮政体制改革以来,邮政业始终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十年间其业务总量、业务收入规模分别增长了6.3倍和9.4倍,已成为中国增长最快的服务行业,快递业务量跃居世界第一然而,国家“互联网+”战略的不断推进和电子商务的井喷式发展,给邮政业带来良好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邮政业需在“十三五”期间继续扩大规模,提升服务能力,引进高素质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但是,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邮政业高层次人才比例偏低,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邮政业现有人才队伍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不能满足现代邮政业发展,具体包括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创新发展意识不足等问题;高校输出的人才不能与邮政快递企业的发展相适应,未能与现代邮政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管理思想相结合,同时也未能根据企业需要设置相关实验、实践课程,甚至没有设置相关专业,致使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为适应产业发展新形式,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在国家邮政局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国四所邮电高校先后成立了现代邮政学院和邮政研究院。
其中,重庆邮电大学作为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几所邮电高校之一,积极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为邮电通信行业和地方培养输送了9万余名各类专业人才同时,于2016年11月25日,国家邮政局、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重庆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邮政研究院,不断完善“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为扎实推进重庆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邮政研究院的发展,重庆邮电大学在如何加强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这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现代邮政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分析 (一)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对实验和实践教学的重视性不足目前,大多数高校对现代邮政实验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受限传统教育方法,对知识的传授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课时安排较少;二是缺乏实践教学,虽然一些高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但未能紧跟时代发展针对性地设置实践课程,仍然停留在以前表面的实践,效果较差2.实验环节与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根据对邮政人才培养的实验和实践教学内容分析发现,大部分高校的教学内容远远落后于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水平,教学内容不够完善,缺乏对邮政人才的实践训练。
同时,对实验和实践环节的设置未能结合现代邮政管理的思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不能全方位、立体化地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3.“政产学研用”未得到有效落实现代邮政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相互配合,结合时代特点实现课堂与实践平台相结合然而,国内大多高校并未将“政产学研用”形成有机整体,未能将学校的教育平台、企业实践基地和科研及后的研究成果相结合,不能满足社会对现代邮政人才的需求4.教学师资紧缺对于开展现代邮政实验和实践教学来说,对师资有着极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邮政管理相关知识,还应掌握实验教学和实践应用相关知识然而,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资源十分匮乏,同时,高校实验教学教师待遇较低,重视程度不足,造成实验和实践教学的师资更加紧张 (二)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思路 基于以上现代邮政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相关的改革与探索,力求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改进现有培养的不足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高能力人才提高对实验和实践教学的认识,深入分析现代邮政人才需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高能力人才据此高校需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的硬、软件资源,并与相关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2.构建现代邮政行业人才全方位培养体系搭建包括各级邮政管理局、全国邮电高校、邮政公司、快递企业等在内的政产学研用的合作平台,与邮政业相关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全国邮电高校进行邮政人才培养的交流研讨,构建现代邮政行业人才全方位培养体系3.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围绕现代邮政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三、现代邮政人才实践能力培养路径 (一)实践课程与实验环节设计 针对现代邮政人才需求的特点,高校对人才的培养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在此基础上,重庆邮电大学根据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趋势构建邮政快递实践教学体系,涉及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一体化实验三个环节,具体框架如图1所示从上图的实验环节设计来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管理学、经济学、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知识,深入了解邮政快递企业的生产运作与管理,掌握扎实的邮政快递企业运营管理、快递网络设施优化设计、邮政业战略规划以及邮政金融管理等技能因此,为了面向行业培养急需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强化邮政快递运营管理和技术创新的交叉融合、突出物流信息技术能力基础,构建了现代邮政快递人才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群,旨在为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奠定基础,具体如图2所示。
(二)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与运营 为提升现代邮政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克服校外实习基地弊端,保障实践教学质量,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以快递实习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为依托,突破传统实验室的仿真、虚拟的局限,为学生提供真实实践的商业环境建设的校园菜鸟驿站,能结合专业特点和重庆邮电大学实践基地建设情况,实现实际运营资源的整合,其建设模式如图3所示图3 菜鸟网络校园建设模式校园菜鸟驿站实践基地以快递物流全场景、全过程模拟和实操为依托,培养专业技术过硬、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开放型的高素质创新型现代邮政人才该基地可实现的实验层次按照功能划分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对应学科基础知识和管理通识教育地基不牢大厦将倾,各项专业技能的培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课实验和经管通识实验课的基础之上,各实验模块既具有专业分工,又具有基础类实验课的通用性第二层是建立在基础性和认知性实验基础上,以专业实验和提高性实验为内容,对应专业技能的培养第三层以综合仿真实习类课程和实战类课程将各个纵深方向培养的专业技能进行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出综合素质强的邮政快递和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类人才 (三)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是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相互支持配合,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平台、企业的实践基地、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相互促进,实现学生课堂学习与平台实践的结合,实现科研创新成果指导实践与促进生产结合,形成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的强大系统,以培养出综合素质强的优秀人才。
现阶段,笔者致力搭建包括各级邮政管理局、全国邮电高校、邮政公司、快递企业等在内的政产学研用的合作平台,与邮政物流、快递和邮政金融等代表性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包括政产学研用在内的专家理事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现阶段已经达成或即将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的企业有十余家,学校与企业将共同签署共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以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研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四)专业师资团队培养 围绕现代邮政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邮政快递运营管理人才实践能力的关键因此,授课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质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还要具备全面的邮政职业素质对此,建设一支科学的、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主要有以下措施:第一,师德建设,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积极实施师德建设的思路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师德建设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时效性;第二,专业能力建设,根据现代邮政管理的新理念,把握师资配置的基本要求,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提高教师现代邮政管理和技术的综合能力;第三,健全制度,包括分层负责和培训制、评优奖优制等,加强考核、多元评价,强化对教师工作业绩和职业道德的考核,增强科组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结语 笔者通过梳理邮政快递运营管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各个环节,意识到实践实验教学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针对现阶段实践能力培养的不足,结合重庆邮电大学物流专业学生培养经验,提出了从实践课程体系构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与运营、产学研用平台和师资团队建设四方面相互联结,形成全方位整体式的教学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以培养适应现代邮政业快速发展的高素质邮政快递人才,为现代邮政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邓维斌 王海锦 刘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