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黑龙江省年上学期校高三生物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doc****ang 文档编号:162942051 上传时间:2021-01-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5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黑龙江省年上学期校高三生物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1黑龙江省年上学期校高三生物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1黑龙江省年上学期校高三生物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黑龙江省年上学期校高三生物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黑龙江省年上学期校高三生物月月考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只做精品黑龙江省2021年上学期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高三生物9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细胞代谢需要,线粒体可在细胞质基质中移动和增殖B.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核酸的种类相同C.人体未分化的细胞中内质网非常发达,而胰腺外分泌细胞中则较少D.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包装和膜泡运输紧密相关2.概念图是将一组相关概念用线条和文字连接成图形,直观而形象地表示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概念图构建错误的是( ) A.若a表示多糖,则b、c、d可分别表示纤维素、淀粉、糖原B.若a表示固醇,则b、c、d可分别

2、表示性激素、磷脂、胆固醇C.若a表示真核细胞的双层膜结构,则b、c、d可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D.若a表示生物膜,则b、c、d可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3.科学家将HIV病毒的遗传物质和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并对水解后产生的小分子物质进行了比较,其中相同的物质可能是( ) A.胞嘧啶、核糖B.胸腺嘧啶、尿嘧啶C.磷酸、腺嘌呤D.磷酸、尿嘧啶4.下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能萌发形成幼苗,则不能萌发B.在生物体内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C.和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不同D.点燃后产生的CO2中的C全部来自于种子中

3、的糖类5.溶酶体是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的细胞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尔基体断裂后的囊泡结构可移向细胞膜B.中性粒细胞吞入的细菌可被溶酶体中的多种酶降解C.溶酶体是由脂双层构成的内、外两层膜包被的小泡D.大量碱性物质进入溶酶体可使溶酶体中酶的活性发生改变6.黑藻是一种叶片薄且叶绿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分布广泛、易于取材,可用作生物学实验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黑藻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B.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宜选用黑藻成熟叶片C.质壁分离过程中,黑藻细胞吸水能力减小D.探究黑藻叶片中光合色素的种类时,可用无水乙醇作提取液7.利用荧光素双醋酸酯(FDA)染

4、色法测定动物细胞的活力,其基本原理是FDA本身无荧光,可自由通过细胞膜,经细胞内酯酶分解产生荧光素,积累在细胞内并能发出绿色荧光,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A.FDA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B.荧光素分子通过细胞膜需要载体协助C.FDA与荧光素分子进出细胞都与浓度有关 D.该方法体现了动物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8.如图是几种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运输速度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曲线图,下列与图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甘油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 B.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符的图有C.与K进入小球藻细胞相符的图有 D.与蛋白质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9.图为蔗糖在不同植物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5、是( ) 图A.图中的物质运输过程都不需要消耗能量B.图中的运输方式体现了胞间连丝的信息传递功能C.ATP的合成减少会直接影响图中单糖的运输D.筛管内蔗糖水解前后,细胞质的渗透压大小不变10.取某一红色花冠的2个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花瓣细胞,将它们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2分钟前甲溶液中细胞的失水速率大于乙溶液B.第4分钟后乙溶液中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C.第6分钟时甲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D.甲、乙两种溶液的浓度不同,溶质种类也一定不同11.下图为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AK为结构名称,、代表分泌蛋白分泌时转移途径,下列相关

6、叙述正确的是( ) A.J和K膜上附着核糖体,与其加工多肽链的功能相适应B.完成过程和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C.H上产生水,I消耗水D.E是叶绿体内膜,其上附着多种光合色素,与其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功能相适应12.关于ATP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的反应相联系B.ATP与ADP相互转化速率会随细胞代谢强度变化而改变C.ATP分子是由一分子腺苷一分子核糖和三分子磷酸连接而成D.若某物质进出细胞时消耗ATP ,则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13.北欧鲫鱼在寒冷条件下,通过向体外排出酒精来延缓周围水体结冰,其细胞呼吸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7、 A.过程能产生CO2B.过程均能生成ATPC.过程发生在线粒体D.图中葡萄糖能彻底氧化分解14.下列关于水果与蔬菜的保鲜措施中,与抑制有氧呼吸无关的是( ) A.鸭梨套袋摆放 B.对苹果进行打蜡C.定期往蔬菜上洒水 D.将蔬菜存放在加冰的泡沫箱中15.研究人员从菠菜中分离类囊体,将其与16种酶等物质一起用单层脂质分子包裹成油包水液滴,从而构建半人工光合作用反应体系。该反应体系在光照条件下可实现连续的CO2固定与还原,并不断产生有机物乙醇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产生乙醇酸的场所相当于叶绿体基质B.该反应体系不断消耗的物质仅是CO2C.类囊体产生的ATP和O2参与CO2固定与还原D.与叶

8、绿体相比,该反应体系不含光合作用色素16.下列对放射性同位素跟踪实验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给小麦叶片提供Cl8O2,小麦根细胞中可能会产生含18O的酒精B.35S标记甲硫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与游离的核糖体都可能出现放射性C.给小麦提供14CO2,14C在小麦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是CO2C5葡萄糖D.哺乳动物吸入18O2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可能含18O17.某植物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下列有关光合和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该条件下植物可以正常生长B.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光强和二氧化碳浓度,自变量是净光合速率,无关

9、变量是温度C.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可以用植物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的量来表示D.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光强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18.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容器的密闭性完好)开展了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四组实验研究,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开关,使水柱液面平齐,然后关闭活塞开关,8小时后,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容器植物部位光质(光照强度相同且适宜)温度()两侧水柱高度差(mL/8h)1天竺葵叶红252402天竺葵叶黄25303紫罗兰叶红251604紫罗兰叶黄2520请根据以上图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表探究性实验

10、课题中的自变量有3个B.研究不同光质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最好选择的容器标号是1和3C.若容器1的烧杯中加入的是二氧化碳缓冲液,U型管左侧液面的变化是上升,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是15mL/hD.为了更准确的测定,应再加一个物理因素校正装置(密闭容器内为死亡植物,烧杯内为清水),如果校正装置的实验结果是左侧液面比右侧液面低,则校正之后的净光合速率比原来小19.下列关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提取绿叶中的光合色素B.光反应的过程中不需要酶的参与C.光合作用的过程中,ADP从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移动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

11、CO2后比停止前高20.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气体的阶段都有水的参与B.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产物可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提供原料C.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均产生H,但不是同一种物质D.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气体的阶段都与生物膜有关21.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B.人鼠细胞融合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同位素标记法C.分离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差速离心法 D.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纸层析法22.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对4种实验材料进行观察并记录,下表实验现象不合理的是( ) 选项试验材料试验现象A用

12、苏丹染液染色的花生子叶切片子叶细胞中有橘黄色颗粒B用0.3g/mL蔗糖溶液处理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装片紫色的液泡逐渐变小,颜色逐渐变深C用龙胆紫染液染色的洋葱根尖装片染色体在细胞中移动并平均分配到两极D用台盼蓝染液染色的酵母菌涂片部分酵母菌被染成蓝色2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下图所示。若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不考虑其他变异,关于该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在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B.其子

13、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会发生改变C.其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上连接了非同源染色体片段D.若该细胞基因型为Aa,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24.CDK1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在DNA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中的DNA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大麦黄矮病毒( BYDV )的M蛋白通过影响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使农作物患病。正常细胞和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C.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通过促进CDK1的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D.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25.下图为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显微照片,表示不同时期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两极之间的距离大于其前一时期B.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将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