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吉林省长春市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2.3城市化2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2021112726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62930231 上传时间:2021-01-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吉林省长春市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2.3城市化2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2021112726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吉林省长春市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2.3城市化2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2021112726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吉林省长春市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2.3城市化2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2021112726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吉林省长春市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2.3城市化2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2021112726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吉林省长春市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2.3城市化2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2021112726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吉林省长春市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2.3城市化2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202111272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吉林省长春市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2.3城市化2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2021112726(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三节 城市化 【课型】 新授课【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2.了解哪些因素推动了城市化发展。3.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4.解释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5.针对城市化带来的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重、难点】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法指导】举一反三,思维推理第一课时【自主预习】一什么是城市化1人口向城镇 和城市 不断扩大、 变为 的过程,就是城市化。2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占 持续上升劳动力从 产业向第 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 不断扩大3城市发展的动力

2、: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1)推力:那些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2)拉力:那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城市 机会多;城市社会 程度高;文化 齐全;城市 便捷。4 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 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 发展水平。5 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合作探究】1城市化的动力工作机会多赚钱机会高医疗服务与社会福利水平高受教育与升迁机会高现代建筑居家舒适社会地位提高维持生计困难(劳动力过剩等)就业机会不足就医不便、公共设施

3、不足升学与升迁不易生活品质低贫困与社会地位低社会地位提高人口空间移动动城市拉力农业推力城市化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P31图216)(1)观察图中哪些城市等级升级了,哪些是新增加的城市。(2)1985年到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总数的增加和各等级城市数量的增加。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1)(3)题。(1)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0% B.20% C.30%D.40%(2) 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60年代初期B.70年代中期C.80年代中期D.90年代后期(3)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

4、人口持续增加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进入郊区化阶段【自主预习】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 ”和曲形。2城市化发展阶段分为 、 、 三个阶段。3现在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阶段中的 阶段和 阶段,而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阶段中的 阶段。4 郊区城市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 和 向郊区扩散的过程。5逆城市化现象首先出现在 ,随后在 、 、 ,后来又在 相继出现。6逆城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 人口向乡村 和 回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人们对 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 逐步完善,它

5、在 国家已表现得特别明显。7一个国家或地区 的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合作探究】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出现问题发展新趋势出现的国家和地区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后期阶段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国家类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学生活动】活动1:(P34活动)结合图2.19和案例,概括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后期阶段活动2:(P35活动)观察美国、印度的城市化随时间的发展阶段。 1.发达国家城市化开始时间早,如英国于1800年、美国于1825年、日本于1890年前后开始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城市开始晚,如巴西于1949

6、年、印度于1910年前后开始城市化。2目前英国、美国、日本、巴西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印度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3末来英国、美国、日本、巴西城市化发展趋于缓慢,印度城市化发展可能加快。【典型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城市化发展S模型”材料二:某发展中国家一大城市形成发展示意图(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处于哪个阶段?此阶段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末来城市发展的趋势。(3)结合所学知识和我国实际,对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提出你的建议【答案】(1)加快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中,城市化推进很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市区出现了劳

7、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小汽车拥有量的增多,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2)一般规律: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工业区由少到多,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未来趋势:人口向郊区迁移,工厂向郊区迁移,郊区新建绿化带,建设卫星城和铁路、高速公路。(3) 合理发展城市规模,注意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协调性,大力发展中小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城市化。【方法与技巧总结】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时间1920世纪上半叶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表现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变为

8、城市地域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人口由市郊迁往农村和小城镇人口迁回市区成因城市的拉动和乡村的推动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为追求更好的生存环境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图解第二课时【自主预习】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表现:生物 减少;土地 下降;对水循环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2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1)严格控制 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 和 城,努力推进 ,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 分区的关系。3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1)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 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

9、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2)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 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探究活动】活动1:(P37活动)11995200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了5%,年增长率1%。按总人口12亿计算,每年新增加的城市人口为1200万。2城市化给地理环境带来的压力有:总体的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生物栖息减少,影响生物多样性;地表和地面环境的改变,使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及其运动发生改变;地表和地面环境的改变,使得局部的气候条件发生变化。由于城市排放的废弃物数量大,自然环境的分解能力有限,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等。过快的城市化还带来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等问题。3合理规划

10、城市:使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提高城市绿化程度;提高城市居民的绿化意识;分散大城市职能等。活动2:(P38活动)A模式优点是可以净化从郊区流入城市的的空气;缺点是无法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中心污染物不易稀释,尤其是遇到大气稳定少动时更是如此。 B模式优点是在A模式基础上,绿地向城市中心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城市的热岛效应;缺点是城市中心地区其他用地面积比重大,向城市中心延伸的绿地在调节、净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有限。 C模式优点是在B模式基础上,绿地向城市中心形成网状,进一步减小了城市热岛效应,而且由于绿地从城市边缘延伸到市中心地区,使空气流动性较畅,有利于降低城市的大气污染。缺点是

11、城市中心地租高的地区,土地利用率很低。活动3:(P39问题研究)影响住房区位选择的因素主要有:距市心远近、住宅区位置、房价、个人经济收入水平、个人兴趣与爱好、交通便利与否、住宅区内环境及其周边环境、服务设施、居住观念等。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 、 。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 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3图2的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 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 ,其原因是 等社会经济问题。4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

12、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昆影响还表现在: (1)对生物: (2)对气温: (3)对降水: (4)对地下水: 5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 (多项选择)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课上训练】考查点1城市化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的含义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差异不断缩小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距加大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A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 B城市数目的多少C城市占地面积的多少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