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习复习资料]闽粤赣三省十校2021届高三地理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62890423 上传时间:2021-01-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闽粤赣三省十校2021届高三地理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闽粤赣三省十校2021届高三地理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闽粤赣三省十校2021届高三地理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闽粤赣三省十校2021届高三地理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闽粤赣三省十校2021届高三地理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闽粤赣三省十校2021届高三地理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学习复习资料]闽粤赣三省十校2021届高三地理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闽粤赣三省十校2019届高三地理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四川古称“蜀国”和“蚕丛之国”,蜀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丝织工艺锦缎。丝绸之路上不断出土的蜀锦是其行销海外的历史见证,但是蜀地极少出土宋代以前的完整蜀锦,然而新疆和田地区却出土了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的汉代蜀锦。“五星出东方”指太阳系中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同现于东方天空的现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蜀锦起源于四川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 原料充足B. 官府扶持C. 技术精湛D. 水运便利2. 蜀地极少出土宋代以前完整蜀

2、锦的主要原因是A. 人口稀少,市场狭小B. 气候潮湿,不易保存C. 地形崎岖,交通闭塞D. 战事频发,损毁严重3. “五星出东方”这一天文现象的成因是地球自转,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五星公转速度各不相同五星自转方向皆为自西向东 五星公转方向皆为自西向东A. B. C. D. 【答案】1. A 2. B 3. A【解析】【分析】考查农业区位因素以及天体系统相关知识。【1题详解】中国是世界上桑蚕、缫丝、丝绸原产地,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生产丝绸,蜀锦发源于四川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四川养蚕缫丝,种植生产蜀锦的原料充足,历史悠久,正确答案选A。官府的扶持有助于蜀锦的发展但并不是主导因素,B错误。蜀锦精美是因

3、为技术精湛,起源和技术精湛无关,C错误。当时的水运交通并不便利。D错误。【2题详解】蜀地极少出土宋代以前完整蜀锦的主要原因是跟当时的气候有关,四川盆地地形,气候潮湿,水分热量难以散失,丝质品极易发霉,不易保存,选B。丝绸深受人们喜欢,不是市场狭小的原因,A错。当时已经有了丝绸之路,程度位于南方丝绸之路中心地带,宋代以前蜀锦不完整和交通无关C错。战事频发,损毁严重和蜀锦宋代以前出土的不完整无关,宋代以后依然有战事,D错误。【3题详解】“五星出东方”这一天文现象是在描述地球在自转,恒星在自转的同时行星围绕恒星公转,因此地球自转,日月星辰东升西落,五星自转方向皆为自西向东符合,正确。选A。【点睛】影

4、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科技、劳动力价格等。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对不变的,而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因此,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我国某城市20002013年人口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 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净迁入最少的是A. 2003年B. 2006年C. 2009年D. 2012年5. 该城市人口变动将导致A. 老龄化的进程延缓B. 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减轻C. 平均预期寿命缩短D. 文化和价值取向趋向单一【答案】4.

5、D 5. A【解析】【分析】考查人口的迁移及其影响。【4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常住人口数量逐年增加,20102013年间常住人口数量年增加量较往年增加量有所下降,20002013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正有负,该地人口多数年份是负增长,只有201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根据人口净迁入量=常住人口增长量-人口自然增长量可以判断,该城市人口净迁入量最少的是2012年,D正确。故选D。【5题详解】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城市人口变动主要是人口迁入量较多,使得该城市老龄化的进程延,A正确;平均预期寿命是评价一个国家人口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城市人口变动不会影响平均预期寿命,B错误

6、;大量外来人口迁入该城市,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加重,文化和价值取向趋向复杂,C、D错误。故选A。【点睛】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环境因素有:1、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2、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格局,从而决定着人类的迁移方向和规模。3、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4、矿产,是资源生产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基础。5、自然灾害,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后,饥荒或生态恶化会迫使人们迁移。

7、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 该地植被分异有别于一般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原因主要A. 相对高度小,坡度陡B. 地形封闭,降水条件差C. 人类活动强度D. 纬度较高热量差异小7. 山顶植被类型发生变异的原因可能是海拔较高,降水较多 堡状山顶,保水条件好土层较薄,保水性差 风力较大,阳光充足,蒸发量较大A. B. C. D. 8. 形成“沟谷雨林”的主要原因是A. 全年降水量丰富B. 土壤水

8、分充足C. 太阳光照强烈D. 海拔低,气温高【答案】6. A 7. D 8. B【解析】【分析】考查丹霞地貌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6题详解】有材料可知,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所以该地植被分异有别于一般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原因主要是相对高度小,坡度陡,因为相对高度小,所以水分和热量条件由山麓到山顶变化差异小,植被差异变化小,正确答案选A,丹霞地貌并不是地形封闭,降水也较多,B错误。和人类活动强度无关,主要是自然因素影响的,C错误。丹霞地貌纬度较低,D错误。【7题详解】依据图示信息,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由常绿阔叶林

9、变为常绿硬叶矮林或灌丛,说明山顶水热条件发生了变化。硬叶说明山顶水分条件差,原因是山顶面积小,保存水分条件差;土层较薄,保水性差;风力较大,阳光充足,蒸发量大,导致山顶较干旱,发育耐旱的硬叶植被。正确。正确答案选D。【8题详解】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说明沟谷地带水热条件好,较为湿润,原因是沟谷地势低,地表径流汇集;沟谷地形封闭,光照相对较弱,蒸发量较小,C错误。 水分充足,有利于发育喜湿的季雨林。正确答案选B。全年降水量丰富看不出来A错误。海拔低不代表气温高,周围被陡崖围合,主要是保水条件好。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综合的角度分析小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植被的影响的理解掌握。我

10、国东南丹霞地貌区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丹霞地貌山顶流水侵蚀为主,沟谷流水堆积为主,不同的流水作用影响了山顶和沟谷的水土条件,具体是丹霞地貌的发育过程中,顶部受流水侵蚀,水土流失;沟谷流水沉积,土层堆积,水土汇集;从而引起水土垂直分异,导致植被类型的垂直分异。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形成下降风,其风力大,破坏性强。读“南极大陆等高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9. 从形成过程分析,下降风现象和常见的大气运

11、动现象相似的是A. 海风B. 陆风C. 山风D. 谷风10. 在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下降风最为典型的科考站是A. 长城站B. 昆仑站C. 泰山站D. 中山站11.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 图中下降风典型地区的主导风向以偏东风为主B. 晴朗的白天或多云的夜晚下降风的强度较大C. 研究下降风,对于南极科考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D. 出现下降风时,近地面大气中会出现逆温现象【答案】9. C 10. D 11. B【解析】【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下降风是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层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

12、加速向下运动而形成的,其成因和山风相似,故C项正确。【10题详解】中山站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其下降风最典型,D项正确。11题详解】读图并结合所学,图中下降风典型地区的风向以偏东风为主,晴朗的夜晚下降风的强度更大;研究下降风,对于南极科考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出现下降风时,近地面大气中会出现逆温现象,故B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油茶树是世界四大多年生木本油料之一,适宜栽在土层相对深厚且具备一定坡度的酸性土壤区;喜温暖,怕寒冷;油茶花期

13、在10月上旬至12月,要求有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授粉良好但挂果率较低。茶油具有极高的食用和保健价值,被称为“东方橄榄油”,油茶出油率较高,全国茶油年产量仅为20万吨左右。早期茶油生产的榨油残渣茶枯饼主要用于堆肥,近年开始积极运用于化工原料皂素的提取加工。材料二:读我国适宜油茶种植区域简图。(1)从气候和生物角度分析油茶生长过程中授粉良好的原因。(2)分析我国茶油总产量较低的原因。(3)说出早期茶枯饼用于堆肥的好处并推测市场对皂素的需求量增大对该县油茶产业发展有利影响。【答案】(1)纬度较低,冬季气温相对温和; 冬季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油茶花期在冬季,此时此时此时正值少花季节,所以授粉极好

14、。(2)油茶种植面积较少;花期易受寒潮、连续性阴雨天气、低温冻害等造成落花落果;冬季气温相对温暖,病虫害多;油茶种子退化;油茶种植区劳动力素质低,缺乏生产管理等原因造成油茶产量低;油茶加工榨油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3)提高土壤肥力; 减轻环境污染,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会刺激该县扩大油茶树种植面积,增加茶油产量;延长产业链,带动对茶枯饼等副产品的深加工;促进油茶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解析】分析】以油茶树的生长为例,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区位因素的变化对于农业发展的影响等知识点,难度一般,紧扣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这两个地理核心素养。【详解】(1)分析其优势气候条件,结合图文材料从光照、热量、降水等方

15、面分析即可。注意结合该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2)分析有利人文条件可从油茶树的品质、市场需求、交通运输、政府政策、生产技术等方面,结合区域条件具体分析。(3)荣枯饼是茶油生产的榨油残渣,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等,可广泛用于种植蔬菜、水稻、果树、茶叶、花卉等作物,能起到防治害虫的作用;此外,茶枯饼用于堆肥,使得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对环境污染。皂素是茶枯饼中的主要成分,其需求量增大对油茶树种植、产业链、生产技术等方面均有影响,可结合材料具体分析。【点睛】1. 授粉良好的原因要考虑气候因素。2.无论农业还是工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延长产业链,延长产业链相当于增加了产业类型,增加了工业部门,产品的加工深度增加,价格提高。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莱基自由贸易区是中国政府批准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距尼日利亚人口稠密的全国性工业中心拉各斯市区约50公里(如下图)。这里原为大片平坦的荒地,只有少许零散的村落,但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总体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未来发展定位为拉各斯都市卫星城、产业和谐生态城、充满活力的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