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悲怆奏鸣曲》鉴赏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284696 上传时间:2017-1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贝多芬《悲怆奏鸣曲》鉴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贝多芬悲怆奏鸣曲鉴赏关键字:贝多芬 热情 悲怆 反抗 追求内容概括:悲怆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创作的顶峰之作,其戏剧性优美旋律,为世人所知。无论是内容,旋律,或者结构,都有着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这首曲子技巧不难,所以被多数人所演奏。此曲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宏伟的奏鸣曲式。第二乐章如歌似的慢板。第三乐章是回旋奏鸣曲式。它的命名与贝多芬的后半生的感人肺腑且凄惨的生活无太多关系,因为它创作于贝多芬一生中最得意的时期。此曲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而在欢笑的背后,是微微的不安和骚动。悲怆奏鸣曲是反抗残酷命运与黑暗势力,追求美好理想和幸福人生的雄伟诗篇。全曲充满着斗争的力量和热烈追求的

2、激情。正文:悲怆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创作的顶峰之作,史科托把这部作品与罗米欧舆朱丽叶比较,指出两者间存在共通的青春哀伤感第 23 号钢琴奏鸣曲由于前后两个乐章如暴风雨般有万钧一发之势而为出版商命名为热情,而华尔斯坦 是在贝多芬制作最辉煌阶段的作品,给人以一种辉煌与壮丽的效果,钢琴大师 54 年在美国录制的这盘唱片,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作品中动人心强的人生激情。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 悲怆是第一首由他本人亲自写上标题的作品。关于悲怆 这个辞汇,与贝多芬后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凄怆深刻的悲剧性生活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因为这毕竟是他的早期作品。 看“悲怆”的谱子时,发现谱子的开始处只记着 Grave重板

3、,音乐中更多的是英雄气概而非“悲怆” 。而在听到肯普夫、施纳贝尔、巴克豪斯、巴伦波伊姆等人演奏的这首乐曲录音时,我就更想探究这首气势磅礴的奏鸣曲何以会有一个与其音乐精神并不很符合的名字了。 原来,这个形容词是贝多芬自己写上去的。在这首作于 17981799 年间的标号为 op.13 的钢琴奏鸣曲初版扉页上,贝多芬写着“Grande Sonata Pathetique”(悲怆大奏鸣曲) 。在他的 32 部钢琴奏鸣曲中,只有这一部和 op.81a“告别”是由作曲家自己加上标题的。二十八、九岁的贝多芬,正值青春年华,事业蒸蒸曰上,为什么要写上这么一个标题呢?罗曼罗兰在他著名的贝多芬传中回答了我的疑问

4、: “然而痛苦已在叩门;它一朝住在他的身上之后就永远不再退隐。1796 年至 1800 年间,耳聋已开始它的酷刑。 ”1801 年,贝多芬在给韦该勒的信上写道: “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两年以来我躲避着一切交际,因为我不可能与人说话:我聋了。要是我干着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可怕的遭遇啊。我的敌人们又将怎么说,他们的数目又是相当可观!在戏院里,我得坐在贴近乐队的地方,才能懂得演员的说话。人家柔和地说话时,我勉强听到一些,人家高声叫喊时,我简直痛苦难忍我时常诅咒我的生命普卢塔克 教我学习隐忍。我却愿和我的命运挑战,只要可能;但有些时候,我竟是上帝最可怜的造物隐忍!多伤心的避难所

5、!然而这是我唯一的出路。 ” “悲怆”奏鸣曲本身和这封信,揭示出了贝多芬的英雄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题目 “悲怆” ,隐藏着生命的磨难,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但音乐的本体,更多的是对不幸遭遇的“隐忍” ,对命运的“挑战”和抗争,对现实的超越和升华,对理想的执着和坚定。 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可以说是完美的音乐典范它是日记式的生活状态的反映,而贝多芬在他的音乐声中告诉我们,他已超越了现实,摆脱了尘世的困苦,在精神上他是胜利者。 有人曾将这首奏鸣曲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比较,指出在这两部作品中,存在着共同的“青春的哀伤感” 。 可能人们是从这个标题出发,将它和当时德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

6、相对应而作出这种结论的。确实,在歌德的 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在莫扎特的 g 小调第 40 交响曲中,都弥漫着类似的情绪。但贝多芬毕竟有其独特的个性,实际上,他的作品中弥漫着的是一股蓬勃的生命力,同时也弥漫着一种对无限、对理想的渴望。他已经超越了自己的肉体上和生活中的种种痛苦、恐惧、忍让、敬畏,他感悟到了生命的升华。正如 ETA霍夫曼所说:“人的心在尘世之物中感悟超尘世之物。” 贝多芬在他的生活中感觉到了悲怆,感悟到了生命中自我的力量,他将这些写进了这部奏鸣曲,用音乐把我们带出生命的躯壳,导向那无垠的精神疆域,向我们的灵魂中灌注了英雄的理想和人格。 “我的王国是在天空。 ” “我是替人类酿制醇醪的

7、酒神。是我给人以酒神上至高的热狂 “我们这些精神上无限而生命有限的人,就是为了痛苦和欢乐而生的。几乎可以这样说:最优秀的人物通过痛苦才能得到欢乐。 ” 贝多芬在自己的痛苦中培育出精纯美丽的花朵,献给世人,解救世人,造福世人,他是人类的英雄,人类的普罗米修斯悲怆奏鸣曲是反抗残酷命运与黑暗势力,追求美好理想和幸福人生的雄伟诗篇。全曲充满着斗争的力量和热烈追求的激情。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悲壮的慢板引子揭开了全曲的序幕。第一小节严峻阴森的和弦象征着残酷命运的威胁,级进上行附点音符的哀求音调与之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两种因素的矛盾冲突,奠定了引子发展的基调。这个戏剧性动机是整个引子发展的核心:接着,阴暗的减

8、七和弦一次次鸣响,痛苦哀求的音调在高 4 度、高 8 度处反复模进出现,当曲调上行到高音降 A时,一串下行的快速音型飘忽而过,使人仿佛听到轻轻的叹息。在引子结束处,从高音倾泻而下的一连串快速半音且蕴积着反抗的情绪,为后面爆发的涛涛怒潮作准备。呈示部的主部主题,以奋发向上、奔腾不息的音流反映了人们向命运挑战的气势、与黑暗势力搏击的决心:右手笔直上升的音型、坚定有力的节奏、左手分解八度的主音持续音一出现就具有召唤人们进行斗争的力量。副部活泼、抒情的主题在低音区和高音区一唱一和,感人动听。左手舞曲性的伴奏织体,充满生气,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和欢乐的遥想:活跃的上行跳音,带有倚音的附点音符和轻巧的三

9、连音下行音调具有幻想的意味。浓重低音与明快高音的色彩对比更增加了欢乐的气氛。它表现了厄运的幽灵无法阻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幸福理想的憧憬。呈示部的结束部在降 E 大调上开始,以主部的材料变化写成,左右手连续不断的半音反向进行,掀起了更汹涌的反抗热潮。这股音流从低到高、从弱到强,把主部的斗争情绪推向高潮。整个呈示部在高潮出现的强劲和弦中结束。展开部以引子的素材在g 小调上开始,集中凝练的音乐形象,描绘了阴暗势力、残酷命运的威胁依然存在,受伤的心灵仍在隐隐作痛。接着激昂奋进的上行音调在左手分解八度持续音衬托下与引子中哀求音调的轻吟形成对照:这两种冲突因素互相交替先在 e 小调上出现,又在 D

10、大调、g 小调上重复。接着,滚滚向前的分解和弦不断蠕动象远处传来的雷鸣,昂扬激进的音调反复插入与之交替,掀起一个个浪潮。第一乐章的再现部一往无前、坚定有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奏出了胜利的凯歌,最后几个所向披靡的和弦宣告了光明战胜黑暗的胜利,显示了人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力量和气概。悲怆奏鸣曲共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C 小调,奏鸣曲式,由极慢的慢板转为辉煌的快板,在序奏中掩埋着悲怆动机。这一部分出现在第 1,2,3 小节中,表现出那种突如其来的打击将精神的防线击溃的那种情形,随后的几个小节中有所缓和。如果说前面几小节是悲痛的话,那么紧接着的几小节就是悲伤。随后主部的第一主题展开,在一系列的断音爬过钢琴键

11、盘的小字二组,小字一组后,有种乘着震音断奏而热情上升的一种感情,这一部分共有五次的持续的感情上升,可以说是热情澎湃。随后第二主题展开,这一部分轻快而富有流动感,从第 65 小节开始,加入了大量上波音的使用,一直持续到第 90 小节。随后进入发展部,总体来说在发展部从音乐中可以听见第一主题中的大量不断上升的断音,从内容上来讲,是 G 小调的极慢板动机进入快板而发展的第一主题,至 300 小节,进入曲末,在上升的断音中结束第一乐章。重板的引子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气氛,雄辩的语调具有巨人的气概,绝无儿女情长似的缠绵悱恻,对命运的激愤之情和身处绝境却刚毅不屈的气度使听者热血沸腾。 第二乐章,如歌似的慢板

12、,降 A 大调,整个乐章充满抒情的气氛,形式为三段体。第一段,优美而抒情的主题,风格与第一乐章迥异。回到了一种平静的心态,进行之中也悄悄地从三声部变奏为了四声部(9 小节) ,随后进入了第二段, (从第 38 小节开始)一种意兴阑珊之感也涌上心头,此段中大量出现的是左右手相互交替的三连音的伴奏,在第 42 小节时一度出现紧张感,但是一闪而过至 51 小节重新演奏第一段进入第三段,幅度也渐小,渐渐的恢复平静。本乐章的主题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段旋律, 它曾被现代轻音乐队改编为轻音乐曲,成为通俗音乐中的精品。贝多芬对生命、对人类的爱就像阿波罗的阳光一样,明澈地闪耀在每一个音符上。那部韩剧“爱有天意”中

13、女孩子在学校作钢琴独奏时演奏的就是“悲怆”的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快板的回旋曲,C 小调,回旋主题为开头主题的发展。至 61 小节进入第二主题,风格明朗,降 E 大调。最后当曲目进入进入第三主题,柔和而恬美,从技巧上来说这一段大量使用了对位技法,使人不禁叹于贝多芬的惊人的能力,无怪贝多芬曾经说过世上的大公有的是,但其自己就仅此一人。最后我们把作者的思维主线理清一下,本人是学医的,打个比方来说,悲怆的主题就好比一个被通知的患了无法治愈的绝症的患者一样,第一乐章初闻噩耗如晴天霹雳般病人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心中一直在反问自己是我得了不治之症吗,是不是在做梦,感情激昂过后,进入第二乐章,病人接受了这个事

14、实,他回忆起自己曾经渡过的那些值得回忆的岁月,平静而略带一丝伤感之情在心头徘徊,此时进入第三乐章,病人感觉不能在只生活在回忆里,奔向了新的生活,让自己在剩下的不多的岁月里充实的过完每一天,在平静中离开人世,全曲结束。从整体来看,全曲结构严谨,感情发展丰富。伤感中略带激情,激情中暗透悲伤,至始至终都在围绕悲怆进行叙述,是其奏鸣曲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乐章主题与第一乐章主题动机有相通之处,优美的旋律中带有欠稳定的游移情绪,似乎处于一种徘徊不定的心态之中。一开头便是如雨珠倾泻而下的连奏,主部主题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而在欢笑的背后,是微微的不安和骚动。大调的副部主题虽然明朗,却也以急速

15、的运动暗示着心态的不稳定。插部以一种宣言式的坚定语调表达了真正坚强稳定的意志。这个乐章的好几个段落都有贝多芬惯用的“签名式”结尾,让人领略到作曲家的自信和潇洒 。悲怆奏鸣曲是反抗残酷命运与黑暗势力,追求美好理想和幸福人生的雄伟诗篇。全曲充满着斗争的力量和热烈追求的激情。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悲壮的慢板引子揭开了全曲的序幕。第一小节严峻阴森的和弦象征着残酷命运的威胁,级进上行附点音符的哀求音调与之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两种因素的矛盾冲突,奠定了引子发展的基调。这个戏剧性动机是整个引子发展的核心: 接着,阴暗的减七和弦一次次鸣响,痛苦哀求的音调在高 4度、高 8 度处反复模进出现,当曲调上行到高音降 A

16、时,一串下行的快速音型飘忽而过,使人仿佛听到轻轻的叹息。在引子结束处,从高音倾泻而下的一连串快速半音且蕴积着反抗的情绪,为后面爆发的涛涛怒潮作准备。 呈示部的主部主题,以奋发向上、奔腾不息的音流反映了人们向命运挑战的气势、与黑暗势力搏击的决心: 右手笔直上升的音型、坚定有力的节奏、左手分解八度的主音持续音一出现就具有召唤人们进行斗争的力量。 副部活泼、抒情的主题在低音区和高音区一唱一和,感人动听。左手舞曲性的伴奏织体,充满生气,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和欢乐的遥想: 活跃的上行跳音,带有倚音的附点音符和轻巧的三连音下行音调具有幻想的意味。浓重低音与明快高音的色彩对比更增加了欢乐的气氛。它表现了厄运的幽灵无法阻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幸福理想的憧憬。呈示部的结束部在降 E 大调上开始,以主部的材料变化写成,左右手连续不断的半音反向进行,掀起了更汹涌的反抗热潮。这股音流从低到高、从弱到强,把主部的斗争情绪推向高潮。整个呈示部在高潮出现的强劲和弦中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