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成语是指稳固定型的词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语成语是指稳固定型的词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语成语是指稳固定型的词组,一般可作为独立的句子使用。汉语成语则是指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为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有些可从字面上理解,有些要知道来源才懂。成语是语言的精华,其形成非一日之功,而是人民群众经过千百年劳动和生活时间归结出来的,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胡明扬先生说过:“一个成语往往就是一个历史故事或者一篇古典文学作品。”来源于历史背景、自然地理环境和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古典文学作品的成语,有着风度的民族文化内涵。本文对徳汉成语来源以及文化内涵作进一步探讨。历史背景著名的语言学家、德国童话的收集者与研究者格林在其论语言的起源中说过:“我们的语言也就是我们的历史。”许多重大
2、的历史事件,名人逸闻都靠语言记录下来和流传下来。成语用最精炼的形式概括了历史故事,总结了经验教训,流传后世。德汉两个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反映在语言上,就产生了许多来自历史事件以及历史典故的成语。德语成语“den Gordischen Knoten durchhauen/zerhacken/zerhauen”产生于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戈尔迪是小亚细亚弗里吉亚的国王。他用山茱萸的皮打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结,将其轭缚在牛车上,置于丘比特的神庙中并预言,谁能解开其结,谁就能统治整个亚洲。公元前334年,马其顿亚历山大远征东方,经过此地时,用利剑将此结斩断。所以“斩断戈尔迪的结”形容断然处理棘手的事。德语中
3、来自历史典故的成语有很多,如“das Ei des Kolombus(哥伦布的蛋)”指急中生智解决问题的办法;“Potemkinsche Doerfer(波将金村)“指弄虚作假等等。中国有5000年悠久的历史,汉语中梵音历史故事、名人轶事的成语十分丰富,而且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如“指鹿为马”指着鹿硬说是马,比喻明目张胆的歪曲事实,颠倒黑白: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二世时,丞相赵高准备篡权作乱,怕大臣们不服,便指着众人说是马,大臣们畏惧赵高,有的沉默不语,有的跟着说是马。如“卧薪尝胆”、“锦囊妙计”、“完璧归赵”等都来自历史典故,脱离了历史背景,这些成语都很难理解。 自然地理环境文化离不开一定的
4、自然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每个文化产生的基础。不同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程度的对其文化产生着决定性作用,产生于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文化都会因为气候、地形、水土以及动植物种类的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本质、发展级别、重点等等。贾玉新认为,任何一个单词的选择和使用取决于社会地理环境、社会的需求和心理因素。每个民族都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生存繁衍,因而不同民族的一些成语的产生便和该民族的自然环境、山川物产密切相关。例如形容新事物的发展迅速汉语用成语“雨后春笋”和德语用成语“wie Pilze aus dem Boden schieen”。汉语用竹笋,德语用蘑菇,原因在于中国盛产竹,许多中国人了解一场春雨
5、雨后竹笋迅速生长,而在德国雨水多的季节,蘑菇生长迅速。还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土地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因此许多成语与土地、农业有关,如挥金如土,卷土重来,瓜田李下,斩草除根等。汉语中有许多带“海”的成语,如“海誓山盟”、“天涯海角”、“沧海一粟”、“浩如烟海”等,表达“海”在人们心目中大多具有神秘、遥远、不可思议的意义,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内陆国,虽然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在黄河流域,但距离大海较远。而德国以河流居多而闻名,因此水和海在德国人心中就没这么神秘,相反,他们在跟水打交道时总结了许多经验。德语中有一些成语起初只是海员用语,后来逐渐被人们采用,久而久之就成了家喻户
6、晓的成语。例如:“Oel auf die erregten Wogen gieen(调停争执,平息风波)”,来自海员用语,如果把油倒入海中,即可平息汹涌的波涛,因为油比水稠;还有“die Flagge/Segel streichen(认输,偃旗息鼓)”、“mit allen Wassern gewaschen sein(老谋深算)”、“jn. ans Ruder bringen(使某人掌权,上台)”、等都来自海员用语,这些成语由其特定的自然生长环境所决定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反映了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主观认识的产物,至今仍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生活,其形成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人类早期对世界的认识
7、未能摆脱迷信观念的束缚,敬畏神灵的威力。语言与宗教密切相关,语言的象征性在宗教的传布和衍化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宗教的传播和扩展,那就更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辅佐:不同的宗教潜移默化的潜入不同的语言中,于是就有了反映宗教文化的成语。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是佛教和道教。因此,汉语中有许多成语来自这些宗教文献,如“五体投地”本指两手,两膝和头着地,是佛教最恭敬的礼节,现比喻敬佩到了极点;还有“一尘不染”,“借花献佛”、“功德无量”、等均与佛教有关:如“灵丹妙药”、“点铁成金”、“回光返照”等直接或间接来自道家语。德国人信仰基督教,基督教的教义已经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思想意识,社
8、会生活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成语Dreizehn ist das Teufels Dutzend(十三是魔鬼的一打)和Jetzt schlaegt es aber dreizehn!(真见鬼),这里13所带有的不吉利的含义出自基督教中耶稣蒙难的传说:据“福音书”载,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共十三人共进“最后的晚餐”之后,就被其门徒犹大出卖给犹太当局,钉十字架而死。其他来源于基督教的德语成语还有:zu allem ja und Amen sagen(盲目称是),das ist mir ein inneres Missionsfest(这真是让我高兴)等等。圣经在信仰基督教的国家里被奉为经典。16世纪,
9、马丁路德成功的将新约译成德语,由此产生了许多成语。成语“in Abrahams Scho 快活自在、无忧无虑”出自圣经新约中的一则故事:富人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落入地狱,而穷苦的拉扎卢斯在生前历尽苦难,死后则被天使送上天堂亚伯拉罕的怀抱中,得到超生。有许多成语出自圣经如 eine agyptische Finsternis(乌黑,漆黑一团);babylinische Verwirrung/babylonisches Sprachgewirr(语言上的混乱)等,在德语成语典故词典中来自圣经的成语是最多的。古典文学名著古典文学名著是成语的重要源泉之一。一些名著的诗文语句成为广泛流传的成语。德国文
10、化主要受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的影响。德国文化从希腊、罗马文化中吸取了不同的养料。从希腊那里吸取的多为文学、哲学上的思想精神因素,而从罗马方面获益的则多为国家和法律方面的因素。希腊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神话,即奥林匹斯山的诸神,它们和基督教思想一起成为德国文化的源流,并在德国文化的长期发展中产生深远的影响。成语“der Apfel der Zwietracht/Erisapfel/Zankapfel(不和的种子,纷争的根源,祸根)”源自古希腊神话中关于特罗亚战争起因的传说:古希腊国王帕琉斯和爱琴海的女神西蒂斯举行婚礼时,他们邀请了奥林匹斯山的众神,却忘了邀请专管争吵纠纷的女神厄里斯,于是后者怀恨在心,偷
11、偷来到婚宴上,丢下一个“不和的苹果”,上面刻着“送给最美丽的女神”,由此引起了在场的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性爱女神阿弗洛狄忒对金苹果的争夺,最终导致了特罗亚战争的爆发;还有成语“den Audiasstall/Stall reinigen/ausmisten(收拾烂摊子)”、“jn./etw. Mit Argusaugen beobachten/hten(用敏锐警惕的目光观察或监视某人,某物)”等都源自希腊神话。中国有着丰富的民间神话和传说,由此产生许多成语,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牛郎织女”、“开天辟地”等。寓言也是成语的一个重要来源。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
12、个道理的文学作品,多具有劝戒、教育意义,是一朵世界文化的奇葩。世界三大寓言,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不仅对德语同时也对汉语的发展产生过,并继续产生着很大的影响。成语“jm./sich einen Baerendienst erweisen/leisten(给予熊的殷勤效劳)“出自俄国寓言家克雷洛夫的著名寓言隐士和熊,形容帮倒忙;“sich mit fremden Federn schmuecken(用别人的羽毛装扮自己)”源自伊索寓言中的骄傲的乌鸦和孔雀,形容掠人之美;德语成语“fuer jn. Die Kastanien aus dem Feuer holen”和
13、汉语成语中“火中取栗”源自法国作家拉封丹的寓言,形容代某人受过。德语成语“sich den Loewenanteil sichern(使自己得到最大的份额)”、“nach js. Pfeife tanzen muessen(必须按某人的指示办事)”、“den Braten riechen(感到形式不妙)”等源自寓言;汉语成语“龟兔赛跑”、“杀鸡取卵”等源自伊索寓言。汉语中来自中国寓言故事的成语也很多,如“邯郸学步”、“井底之蛙”、“螳螂捕蝉”、“杞人忧天”等。还有许多德语成语出自荷马史诗、格林童话、歌德的浮士德等名著,汉语成语出自儒家学者,诗经、史记、四大名著等其他古典文学作品,他们在各自语言
14、中带有特定的文化意义,反映了封堵的民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是一个地区的人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民族在过去的世纪中形成了不同的民俗与生活方式。所谓民风和习俗,描述的是特定社会团体中的人们通常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准则。成语是不同生活经验的产物,许多成语是对一个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的真实写照。德语成语 einen Bock schieen(射中一头山羊,形容出了一个幼稚可笑的差错)源于中世纪时的一个风俗:那时,在射手行会举行的比赛中,总有把一头山羊授予倒数第一名,作为对这名糟糕透顶的射手的安慰;“金鸡报晓”、“闻鸡起舞”等汉语成语来自生活习俗,古代没有钟表,中国人用公鸡打鸣来判断时间。从饮食习俗来看,中
15、国人以米饭为主,辅之以炒菜;茶水是家常饮品,因此,汉语语言中有许多成语与此相关,如“家常便饭”、“粗茶淡饭”、“小菜一碟”、“不为五斗米折腰”等;而在德国。面包、黄油、果酱和奶酪都是人们的家常饮品,牛奶、啤酒等是德国人所喜爱的饮品。因此,围绕这些主要食品产生出许多成语。如Es ist alles in(schoenster) Butter!(一切就在黄油中)形容一切都很完美了,一切都就绪了:黄油是德国人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如果菜肴都用最上等的黄油来烹制,而不是廉价的油,那整顿饭就是最完美了。还有“jmdm. Wurst sein(对某人来说是香肠)”形容对某人百分百;“Er ist
16、kaum drei Kaese hoch.(他个子还没有三个奶酪高)。”形容人身材矮小。了解风俗习惯,对成语中所包含的揶揄之情也就不难心领神会了。综上所述,成语深深的植根与自己独特的文化中,是各民族特有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不是各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包含着不同民族丰富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连本民族的人,如果不了解这些熟语的文化背景及出处,也很难弄清其真正寓意,更何况跨文化交际中异文化背景的人了。所以在外语教学中,应该从其根源上探寻它的文化内涵,了解成语产生时的意义和用法,才能达到全面准确理解和使用成语,并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以上两种解释大致相同归纳起来成语有两个特点1.定型由于成语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上沉积形成的其结构紧密成份固定不能随意变动2.来源两种解释都提到成语的来源认为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理解其意思关于成语的形式和来源本文在3.2 3.3中还将作进一步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