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ligh****329 文档编号:162772604 上传时间:2021-01-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市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市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市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市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期中检测高一地理试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014年4月18日消息,一颗位于36光年外的行星极有可能是人类迄今发现的和地球最接近的星球,而这颗行星围绕恒星运行的距离恰到好处,完全有存在生命的可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已知银河系直径大约为十万光年,太阳系直径约为0.003光年,这颗小行星应该属于( )A. 河外星系B. 地月系C. 太阳系D. 银河系2. 若这颗小行星有生命存在,应具备的条件是( )处在一个比较安全和稳定的宇宙环境中 具备了生物生存的地形条件 具备了生物生存的土壤条件 具备了生物生存所必要的温度、大气和水等

2、条件A. B. C. D. 3. 这颗行星围绕恒星运行的距离恰到好处,则( )A. 一定存在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B. 使得其地表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大增C.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D. 自转周期适中【答案】1. D 2. D 3. B【解析】【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这颗小行星距离地球约36光年。由题干可知“银河系直径大约为十万光年,太阳系直径约为0.003光年”。因此这颗小行星应该位于太阳系之外,银河系之内。故D正确,A、B、C错误。【2题详解】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因为太阳光照一直很稳定;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从而保证了地球环境的安全;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温度适宜,

3、地球质量、体积适中能吸引保存地球原始大气;地内热能、重力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逐步形成原始海洋;这些部是生命物质存在的原因。正确,故选D。【3题详解】由“适宜的日地距离使得地球有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温度使得地球上存在液态水”可推知B正确。“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应是该行星质量、体积适中;“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应与“适宜的大气层厚度和成分”有关,而“适宜的大气层厚度和成分” 应是该行星质量、体积适中,A、C错误;“自转周期适中”与“行星围绕恒星运行的距离”无关,D错误。故选B。4. 下列有关太阳辐射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B. 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的

4、水、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C. 煤、石油是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D. 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能越丰富【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地球表面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因此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地表物质循环的能量大多来自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煤、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能转化而来,而生物能是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太阳辐射强度越小,因此太阳辐射能可能越少,说法不正确,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5. 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 )A. 10

5、年B. 11年C. 60年D. 76年【答案】B【解析】【详解】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11年,故B正确。故选B6. 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错误的是( )A. 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现象B. 干扰到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C. 两极地区出现美丽的“极光”D. 导致月亮的阴晴圆缺【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和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现象,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和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从而干扰到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太阳活动发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受地球磁场影响,向两极地区运动

6、,在两极地区形成美丽的“极光”,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月亮的阴晴圆缺,是月球、地球和太阳相对运动的结果,与太阳活动无关,说法错误,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 造成ANB两侧昼夜分布不同的原因是( )A. 地球的自转B. 地球的公转C. 黄赤交角的存在D.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8. 从图中N点上空俯视地球,地球自转方向为( )A. 逆时针B. 顺时针C. 由N向AD. 由B向N9. 关于图中ANB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B是晨线B. AB是昏线C. AN是晨线D. BN是晨线10. 图中A的地方时为( )A. 12点B. 18

7、点C. 0点D. 6点【答案】7. D 8. A 9. C 10. D【解析】【分析】【7题详解】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线只能照亮地球的一面,会造成地球昼夜现象的产生,D正确。地球的自转会形成地转偏向力,地方时和昼夜交替,不是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A错误。地球的公转会形成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同样不是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B错误。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和昼夜现象的产生无关,C错误。故选D。【8题详解】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N)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运动,从南极(S)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运动,由图可知为北极上空俯视图,A正确。【9题详

8、解】随着地球自转,由黑夜进入白天的为晨线,由白天进入黑夜的为昏线。由图可知,AN为晨线,BN为昏线。C正确。【10题详解】赤道上一年四季6时日出,18时日落。图中A点位于赤道上同时处于晨线上,所以地方时为6时,D正确。【点睛】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18时是昏线。2017年8月8日,在我国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9、。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1. 此次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地震的震源位于A. 地壳B. 地幔C. 内核D. 外核12. 地震的能量来源是A. 太阳辐射能B. 生物转化而成的化学能C. 地球重力能D. 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13. 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A.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B. 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 横波和

10、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 建筑物的抗震系数【答案】11. A 12. D 13. A【解析】【11题详解】地壳平均厚度为33千米,此次震源深度20千米,震源位于地壳,A正确;地幔位于地下33千米到2900千米之间,内核和外核位于地下2900千米以下。12题详解】地震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D正确。【13题详解】纵波速度快,横波速度慢,由材料可知横波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A正确。【点睛】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人们无法进入地球内部观察,只能依靠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来推测。如图所示: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

11、,完成下列小题。14. 北半球春分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图中的( )A. B. C. D. 15. 当太阳直射点从到这一时间内( )A. 北半球昼长夜短B. 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在增大C.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D. 赤道上白天时间越来越长16. 当太阳直射点从运行到,历时大约( )A. 半年B. 1个月C. 一年D. 3个月【答案】14. A 15. B 16. D【解析】【14题详解】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北半球春分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故A正确,B、C、D错误。【15题详解】当太阳直射点从到这一时间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与北半球的纬度差逐渐缩小,北半球

12、的太阳高度角在增大;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因此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故B正确,A、C、D错误。【16题详解】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一次历时一个回归年,因此当太阳直射点从运行到,历时大约12*1/4=3。故D正确,A、B、C错误。17. 在地转偏向力的长期作用下,长江入海口的河道A. 向左偏离B. 向北偏离C. 北岸被冲刷后退,南岸淤塞D. 河道右偏,北岸淤塞【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地转偏向力。【详解】长江入海口地处北半球,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说明右岸侵蚀,河道向右偏,左岸就是淤积岸,长江入海口

13、自西向东流,右岸即南岸,左岸即北岸,故北岸淤塞,D正确。故选D。下图为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18. 从数量上看,的原因是A. 大部分被地面吸收B. 大部分被大气吸收C. 大部分被大气吸收D. 大气对具有削弱作用19. 阴天夜晚比晴天夜晚气温高,是因为A. 减弱B. 增强C. 增强D. 增强20. 拉萨郊区农民在冬季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的主要目的是A. 削弱反射作用,提高夜间的温度B. 阻止太阳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 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D. 削弱地面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腾【答案】18. D 19. B 20. C【解析】【18题详解】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

14、用,即吸收、反射、散射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为没有经过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为经过大气削弱之后的太阳辐射,所以从数量上看,选D。【19题详解】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保温作用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实现。大气逆辐射与运量、水汽等有关,多云、阴天时的夜晚相比晴天时,云量大,大气逆辐射强,地面获得的大气热量补偿多,气温高。在图中,辐射即指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选B。【20题详解】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冬季夜间温度很低,没有防护的蔬菜很可能被冻死。拉萨郊区农民在冬季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主要是因为黑色尼龙网可以通过增强大气逆辐射来提高夜间温度,从而提高拉萨农作物存活率,选

15、C。【点睛】大气的两大作用: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所减弱。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的热量起到了补偿的功能,减少了大气的热量损失,起到了保温作用。“绝地求生”是广受年轻人喜爱的一款游戏,其中亦蕴含着不少地理知识,图中甲为海岛地图,而乙为降落时“该岛东部小村庄地区海陆热力环流图”,丙为“气温变化特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 某队员在该岛从1500m左右高空跳伞降落过程中,仅从大气的热力状况分析气温和气压变化状况是A.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B.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C. 气温升高、气压升高D. 气温降低、气压降低22. 图乙中、四处气温最高的是A. 处B. 处C. 处D. 处23. 据图丙,降落后队员可能感觉海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