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机制建设着力改善民生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276534 上传时间:2017-1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化机制建设着力改善民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强化机制建设着力改善民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强化机制建设着力改善民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强化机制建设着力改善民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强化机制建设着力改善民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化机制建设着力改善民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机制建设着力改善民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强 化 机 制 建 设 , 着 力 改 善 民 生新 余 市 卫 生 局 四 大 举 措 推 进 卫 生 民 生 工 程 建 设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推进卫生事业发展,就要紧紧围绕改善民生来开展,不仅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更要把为民理念落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上,体现在一件件、一桩桩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上。近年来,我市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按照“ 夯 实基 础,巩固基 层,保障基本,促 进均等” 的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立足新余实际,采取各项有力措施,进一步保障、改善民生。一、夯实基础,着力抓好城乡卫生基

2、础建设从改善基础设施入手,着力提升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满足城乡居民不同层次看病就医需求。在城市,一方面加快建设代表区域医疗水平的市级医院建设。总投资 4.6 亿元,完成市人民医院新院建设、市中医院门诊综大楼改造、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大楼建设。三所医院先后晋升为三级甲等医院。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制定并落实社区卫生发展政策,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做优社区卫生服务品牌,引导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上医院,康复回社区” ,缓解居民 “看病难、看病略 ”。目前,全市 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社区卫生服务已覆盖 100%城市街道和 98%以上城市居民,15 分钟的社区卫生服务

3、圈已基本形成。在农村,加快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建设,实现机构房屋、设备、技术标准化。一是抓“龙头” 建 设。2007-2010 年,投资 5081 万元,新建了分宜县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大楼以及分宜县中医院医技楼。二是改善“枢纽” 功能。投 资 5697 万元,完成 30 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任务,新建改建业务用房41611 平方米,添置医疗设备 202 台(件),现有 30 个乡镇卫生院达到省厅建设标准。三是织牢“网底 ”。利用省财政投入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启动“一村一室” 民生工程建 设,对部分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改造,全市现有 409 个村卫生室达到省厅建设标准。二、保障基本,扩面与提标

4、双轮驱动过去,由于医保覆盖面不广,自费比例过高,部分城乡居民小病熬着,大病扛着。这些年,我市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确保城乡居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一是医保“ 三张网” 覆盖城乡 居民。2010 年,全市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到 51.16 万人、新农合参保人数 70.73 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 96.42%,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二是新农合保障水平提高。2011 年,对参加新农合参保人员的财政补助由去年的人均120 元,增加至今年的 200 元,人均增加 80 元。新农合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从 2010 年的 60%提高到 70%。为达

5、到省政府规定的政策范围内 70%的报销比例,我们通过向省卫生厅请示,计划今年将市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 60%左右。2011 年,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 5 万元,提高了医保保大病的作用,城乡居民看病再也不用愁。三是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惠泽百姓。2009 年 12 月,渝水区罗坊中心卫生院率先在全省启动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试点,2010 年 1 月,我市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扩大到 15 个中心卫生院和 12 个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历了探索实践、总结完善、逐步推广的过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现已在全市 32 个乡镇卫生院和 14 个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机构全面实施,提前一年

6、覆盖 10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改革前相比,试点机构门诊人均费用下降 37.22%;人均住院费用下降 15.15%,参加新农合的农民报销比例最高可达95%,大处方、过度用药和过度治疗等现象得到一定程度遏制,群众看病负担明显减轻。四是困难群体基本医疗有保障。在全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医疗救助、医疗济困等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三、巩固基层,重在人财物等政策支持随着卫生工作重心下移,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在人才培养上,利用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实施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分期分批培训农村卫生人才,提高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每年免费培训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

7、156 名、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 34 名、乡村医生 1050 名。在资金安排上,重点向基层农村倾斜。一是建立乡镇卫生院人员基本工资全额保障机制。对乡镇卫生院人员基本工资,省里补助了基本工资的 40%,剩下部分由县(区)财政给予了全额保障。二是在乡镇卫生院推行养老保险制度。采取个人缴费、单位补贴的办法,对全市乡镇卫生院的人员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稳定了基层医疗卫生队伍,解决了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后顾之忧。三是保障基层机构基本建设投入。乡镇卫生院和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机构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支出,由县(区)政府根据发展建设规划统筹安排,给予财政补助。四是对基层机构进行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助。我市实施基本

8、药物制度后,2010 年,省财政下拨了 60%的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助经费 703 万元,县(区)财政补助了 245 万元;2011 年,省财政将下拨 80%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助经费,剩余的部分县(区)财政将全额补助。在对口支援上,主要通过“两个选派” 和 “技术推广”加大对农村卫生工作支持力度。一是每年从城市医院选派一批医疗技术骨干,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帮助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引进新技术、开发新项目,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诊疗服务和技术指导。二是每年从基层医疗单位选派一批业务骨干到市级医院免费进修培训,加快知识更新和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三是每年筛选一批适宜技术和项目向农村基层推广与应用。四、

9、促进均等,从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起针对主要健康问题,区别不同人群,我市按照“城乡一体、公平公正” 的要求,通 过实施“6+9” 项目, 对城乡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一是启动 6 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光明微笑” 工程, 为白内障和唇腭裂患者 实 施免费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免费进行手术,对儿童白血病免费救治;为 8至 15 岁未免疫人群进行乙肝疫苗免费接种;免费为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乳腺癌检查;为农村育龄妇女免费补服叶酸;推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大力实施农村改水改厕项目。二是启动 9 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健全市、县

10、(区)健康教育网络,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 3 岁以下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为城乡 60 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一般体格检查和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服务; 为全市适龄儿童接种乙肝、卡介苗、脊灰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咨询服务,对非住院结核病、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筛选有肇事肇祸倾向的患者进行随访及康复指导,为贫困患者提供免费药物治疗、化验和复诊。2011 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费用从去年的每人每年 15 元,提高到每人每年 25 元(中央 15 元、省财政 8 元、市财政 1 元、县财政 1 元),随着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将进一步扩大,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二一一年三月五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