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课堂”为“展现自我的舞台”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62748607 上传时间:2021-0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课堂”为“展现自我的舞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变“课堂”为“展现自我的舞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变“课堂”为“展现自我的舞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变“课堂”为“展现自我的舞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变“课堂”为“展现自我的舞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课堂”为“展现自我的舞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课堂”为“展现自我的舞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课堂”为“展现自我 的舞台”变“课堂”为“展现自我的舞台”不知在任的语文教师是否与我有同感:在课堂上,老师们把精心设计好的问题向学生提 问时,头脑灵活一点的学生便抢着回答,而 大多数学生只有“听”的份。长期以往,那 些“听”者便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针对此 状,我们该如何改变呢?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 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 身心发展和语言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 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尝试着改变学 生的学习方式,力求变“课堂”为“展现自 我的

2、舞台”。一、变“被动”为“主动”自主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只 有在高度自主和开放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 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当然,通过 探究性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会切实 得到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现代教学理 论也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 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 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 和操作获得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 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 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 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 程和练习。如在古诗教学中,传统的教法

3、以学生接受 为主,学生就像是接受东西的容器放在课堂 上,教师将字义、词义让学生记住,然后把 课文背诵,等学生将上面的内容全部背出来 了,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然而,要使学生 的探究性学习能顺利进行,教师定要切切实 实地给学生更多的支配权和自主选择的学 习机会,在学习时间上,对学习进行计划和 安排,在学习空间上,学生有展示个性、发展才华足够的活动范围。如古诗望庐山瀑布,为了学好这首诗, 学生提出到计算机教室上,原来课前学生以 在家里的电脑上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已了 解了诗作者以及诗的时代背景等,还有个别同学根据诗境还给课文配了一幅图。只待课 堂上的相互学习了。像这种内容的自主、过 程的自主,不正是

4、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体现 吗?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 探究者了。二、变“问答”为“探究”有一些教师认为,把所教学的内容分割成 一系列小问题,通过让学生回答来达到教学 目的的做法就是启发式教学, 其实在这样的 教学中,学生虽然在回答问题时也有些思考, 但这种回答是不需要经过太多的努力就能 做到的,而且教师设计的问题进程与学生思 维进程往往不相吻合。因此,在讲读课文中, 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就必须想方 设法摆脱“你讲我听”的思想束缚,在课堂 上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我要求学生 查字典,解决字、词、句、篇的一些问题, 阅读相关的课外书,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 还让他们自己去分析

5、课文、理解课文、提出 问题,再从反复的读书中回答自己提出的问 题等等。经过训练,学习效果相当不错。由此可见,学生只能被动地跟着想问题, 他们的思维和活动并没有真正地激发起来,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就得不到真正的发挥。三、变“封闭”为“开放”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 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性质和联系。”的确, 以前的“满堂问”,其实学生没有真正动脑 筋,常会自觉不自觉地走上教师“包讲”的 旧路,至于学生,他们是最轻松不过的了, 因为教师乐于表演,学生则快恢欲望,听听 可以,不听也无妨,至于考试,教师常常叹 曰:“这题我不知讲过多少遍了,可还有不

6、少学生一无所知”的现象就是常事,这就是 所谓的“高耗低效”。面对现状,我在教学 中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 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如自读课文人类的“老师”,课文较长,问题很多,含义深刻。如用传统的讲授法, 教师的“语言霸权”必定越超代庖,剥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花时多,收效小。因此, 我让学生自己读,读后请他们说你读懂了什 么?之后,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课堂气氛 非常热烈,那一段时间这几位学生学习兴趣 非常浓,而其他的学生受其影响,上课发言 也非常积极。当然,不是说乱成一团才为妙, 但一个开放的、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应 该有他们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 适度的“乱” 在

7、教师控制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加到教学 中,让他们去创造性的学。这样,学生自始 至终都把被动的“聆受”变为投身到自己 动脑、动手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实践证明:学生不是不会发现、主动求异, 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进行正确的启发、引导, 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启发引导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促使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 提升学会学习的能力。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尊重儿童发展的差异性,掌握学 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有效的教学。相信,随 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 我们定会在课堂上 从内而外展出自己的新形象,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施展才能的舞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