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对心理素质的应用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62672548 上传时间:2021-01-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体心理辅导对心理素质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团体心理辅导对心理素质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团体心理辅导对心理素质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团体心理辅导对心理素质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体心理辅导对心理素质的应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团体心理辅导对心理素质的应用针对双惟学子心理特点,设计与其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多个主题的团体辅导方案,采用团队游戏、头脑风暴、音乐影视激励等多种方法,以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的形式,通过安排实验组和设置对照组并分别对其进行心理素质水平前后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在进行了多个主题的团体辅导后,心理素质的整体水平较对照组有了显著提升,团体心理辅导后的访谈、亲身体验个人报告、他人评价等,得到的结论亦如此。团体心理辅导;双惟学子;心理素质一、江西中医药大学双惟班简介江西中医药大学2006年创办了以校训惟学、惟人、求强、求精;命名的双惟实践班。双惟班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向上动力为途径,以培养学生的意

2、志力、奉献精神、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基础素质为主要内容,探索形成了一种不设门槛、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外素质教育新模式。江西中医药大学双惟班作为以教无类、学为先、重激励、育特长、促实践、有思想;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提高、养成习惯;为主要实现途径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根本是为了全面提升双惟学子的身心素质。2014年双惟育人模式获得第七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实现了江西省高等教育在该奖项零的突破,先后获得全国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成果一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省级及以

3、上奖励14项。二、团体辅导的含义及效用团体心理辅导是团体成员在团体的情境下,借助团体的力量和各种心理辅导技术,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互动,使团体成员自知并自助,进行观察、学习、体验、讨论,从而达到消除症状、改善认知、调节情绪、改变行为、培养健全人格的目的。本研究通过设计针对双惟班学子心理特点的多个主题的团体辅导方案,采用团队游戏、团队竞技、放松训练、催眠体验、拓展训练、故事分享、头脑风暴、音乐影视激励等多种方法,通过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的形式,使学生置身于团体之中,亲身体验团体的发展水平给自身或小组带来的影响,实现个人心理素质和团队效能的全面提升。三、研究设计1研究对象在江西中医药大学双惟班招募志

4、愿者32名作为实验组(在研究期间不参加双惟班开展的其他心理辅导、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另外,随机抽取32名普通在校大学生作为对照组。2研究工具心理素质往往是先天和后天结合的产物,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往往是人的身体、心理、社会素质的总和。简单的说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生活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逐步,发展出来的心里的能量,是一种综合的表现。本研究选用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主编的大学生心理诊断量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衡量。该量表分为四个维度:人际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文化环境适应能力、表达意愿能力,共20道题。其中人际交往能力主要体现在适应环境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及逆境交往的能力和交往回避

5、的能力上;生活理能力主要体现在情绪管控能力、抗压能力及接纳建议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上;文化环境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述能力、新环境适应能力与技能运用能力和应用能力上;表达意愿能力主要体现在语言运用能力、适应环境的心理素质与自控能力和团队凝聚能力上。3.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根据选取的大学生心理诊断量表,共安排了8次团体辅导训练课程,每周一次,每期团体辅导都有目标提升心理素质维度。详细安排见表1。4研究方法(1)实验法实验设计采用2(实验组VS对照组)*2(前测VS后测)进行,即团辅干预前,对两组进行心理素质水平测验,作为实验前测。在实验组团体心理辅导全部进行完的第九周后,实验组再次进行心理素质水

6、平测验,这九周内,对照组不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九周后与实验组一同再次进行心理素质水平测验。用S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在计量资料采用均数±表示,统计学有意义以P四、讨论与建议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达到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目的。实验表明,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促进双惟班学子人际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文化环境适应能力、表达意愿能力等内容的心理素质,这与教育部文件精神、双惟班创班初心完全契合。江西中医药大学双惟班

7、自2006年开办以来,虽然已于2014年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但学校没有停下创新的步伐,仍在不断发展、丰富双惟教学模式和内容。双惟班应在现有的如三晨一周末、精神午餐、激励大会、双惟青年发展论坛等综合素质提升项目基础上积极引入团体心理辅导,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根据研究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在双惟班的应用,有以下四点建议:一是可根据年级给予针对性地安排,如刚入校的大一新生生活自理能力、文化环境适应能力作为侧重点,大二学生可将人际交往能力为侧重点,大二学生可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侧重点,大四学生可将自我意愿表达作为侧重点;二是学校可邀请一些团体心理辅导专家或利用学校现有的心理教研室师资

8、,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打造高资质团体心理辅导教师队伍;三是将双惟班团体心理辅导与相关课程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结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是结合个体心理咨询和校园大型心理活动共同开展,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又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点带面,让双惟班理念更多的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生活。1李丽.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8.2陈婷.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的作用J.黑龙江科学,2019,10(23):16-19.3杨雯雯.团体心理辅导提升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践探索J.法治与社会,2019,7:249-250.4樊富珉结构式团体辅导与咨询应用实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