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应用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62668737 上传时间:2021-0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现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发现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发现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现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现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应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现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发现教学法;化学教学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1,这句话其实就是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行为和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怀有一份积极热情的心情去学习呢?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释放自己,而“发现教学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正具备这样一种特殊的作用。“发现教学法”亦称假设法和探究法,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给学生一些事实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

2、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认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11。1“发现教学法”的研究现状作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教学方法,“发现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于二十世纪50年代首先倡导的2。他认为:提出一个学科的基本结构时,可以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部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学生通过发现来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易理解、记忆,便于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发展;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

3、法。由于他的倡导,使得“发现教学法”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才开始探讨“发现教学法”3,由于当时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落后,以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传统的“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因此“发现教学法”只是停留在研究阶段,而非切实进入到教学实践中。近几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有效地实施“发现教学法”已成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中亟需解决的问题。2“发现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的意义化学是中学阶段新设立的一门学科,学生以往没有接触过,必然会对它产生一种好奇心理,而好奇心正是学好一门学科的先决条件,但并非长久4。因此,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了解

4、和掌握学生目前学习化学的状况就显得弥足珍贵。首先,在学习动机上,学生普遍对学习化学有着极大兴趣,大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化学现象有着好奇心。但是,相当多学生的这种兴趣容易停留在对化学实验现象观察的好奇和满足上,而缺乏探究其中化学原理和化学知识的自觉性,不知道问题来源、发展和结果,当遇到理论性教学的内容就容易产生枯燥感,学习激情和学习兴趣锐减。其次,在思维方式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的容器,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用教师思维代替学生思考,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僵化,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者,在记忆方式上,不少学生习惯于机械记忆,而理解记忆

5、能力较差。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知识,许多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在学习中花大量时间去死记硬背那些课本上出现的定义性质和各部分知识脉络,往往是“听得懂,记不住,用不来”,结果必然是考前突击应付,考后又忘得一干二净。针对以上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现状分析,并对比目前仍占有主导教学模式地位的传统授受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融入“发现教学法”会取得怎样的效果呢?第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精神。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无不存在着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的愿望”。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求知识的原始动力,而以解决问题思维为轴心而展开的发现学习,恰恰能够

6、激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精神;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发现教学法”主张让学生处于问题的环境,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引领着学生自己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学生经常处于探索发现的状态中学习,学生探索发现意识与能力会得到有效的训练与培养,而探索发现又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成长的温床5。只有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展现多彩的创造个性,并培养创新的意识与创新的思维,所以探索发现式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有利于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深刻地理解知识。在“发现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并且让学生学会

7、质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解答,鼓励学生质疑,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想,有所答,有所收获,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6-8。由于学生实际参与到问题的发现、提出、解决的过程,从而使知识深刻化,便于学生理解性记忆。3化学教学中“发现教学法”实施的策略初中化学担负着传播基础化学知识,发掘培养化学科研后备人才的重任。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是基础化学理论和基础元素化学,知识点较分散,有些内容又很抽象,因而很多对化学最初怀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随着知识的深入就会渐渐失去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

8、是人们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所以作为初中化学教师,不仅要努力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不断提出问题,而这正是“发现教学法”所使用的基本策略。那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发现教学法”呢?3.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一切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更何况学生刚接触这门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对化学现象以及实验有着很高的热情,作为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这一心理并充分利用,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使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

9、质和化学现象,增强学习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教师活动如果同学们细心观察会发现:一些大商场里摆设的封闭鱼缸里会有一支不断冒气泡的管子,这支管子是做什么用的呢?“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师活动为什么把白糖放入水中搅拌后白水会变成糖水?“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师活动为什么在书写重要存档文件时要使用黑色碳素钢笔?“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师活动为什么我们平常喝的可口可乐或者七喜饮料统称为碳酸饮料,俗称汽水?“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师活动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生活安全常识”这档节目,那么,这

10、里曾经就介绍过,如果炒菜的时候油锅起火,我们该怎么办?教师将熟悉的社会生活事例和日常生活经验融入乏味的学科知识中,使得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感兴趣,甚至急于动手实验探究,主动展开学习以获得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但应注意的是,教师需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懂得在重要的地方设疑。例如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教师此时所提的问题也应当是经过周密考虑并能被学生充分理解的。学习化学,不仅要学会如何解答书本上的问题,还要了解化学在正常生活和经济建设的广泛应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将生活中的问题与化学学习密切联系起来,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化学,

11、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也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化学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真正做到学以致用。3.2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问题的情境已经为学生创设起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也得到了极大的调动。但是,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对于问题的解决手段还有待形成和完善。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就应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角色,根据已创设的问题,引导问题探究的途径,指点问题探究的方法。而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查找资料,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讨论、思索、分析、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在引导研究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将各种片断的素材组织起来,并与已知的知识相联系,提出假设。假

12、设是科学发现、研究的基本形式。提倡学生要有各种猜想、想象,指导学生研究因果关系,强调逻辑推理,从中学会独立思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师活动在新课开始之前,请同学们快速在脑海里回忆下已经学过的关于氧气的知识,它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学生活动回忆并讨论,作出总结并说明。演示实验展示一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观察并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学生活动观察并总结。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填写以下表格。教师活动通过观察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我们了解到二氧化碳的颜色、气味、状态,那么它的密度和溶解度怎么样呢?如何验证?学生活动思考并相互讨论,得出结论。本段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复习

13、旧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寻求对知识的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既复习了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旧知识,又掌握了如何判断和验证气体是否溶于水,从而强化了学生对于“软塑料瓶验证法”的应用,即向集满某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旋紧瓶盖,振荡后观察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从而推测某气体是否溶于水和溶于水的程度。然后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这样以问题的形式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不但可以做到温故,还潜在性地教会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学会对知识进行迁移和类比。另外,在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可能没有问题,没有错误,没有失败。例如,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某学生的试管破裂了

14、;又或者有学生用排水法收集时没有气泡等。这时教师就可以把这些现象都作为问题提出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应如何改进?这样,让学生尝试失败,利用错误及时引发学生思维冲突,促使学生对已完成的活动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从而得到新的认知。把学生的错误作为问题,学生在问题中反思交流,在反思交流中得到提高,这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3.3正确引导学生对发现探究结论的总结“发现教学法”主张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让他们在一种对问题挖掘和对知识渴望的氛围中学会主动探究,并获得发展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由教师引导,自主地完成知识的掌握与

15、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免过于沉溺在自己对问题的探究和结论的追求上,从而忽视了化学知识表达的准确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化学术语的正确表达。“正确地使用化学术语”作为中学化学的一个考试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多向学生强调,以防在课堂上出现尴尬和考试中出现不必要的失分现象。“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制取氧气教师活动如何在实验操作中取适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放入试管中?学生活动用勺子向盛有高锰酸钾固体的试剂瓶中,挖取少量的高锰酸钾固体,然后用另一只手把试管横着放,把勺子插入试管底部,竖立试管即可。“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2碳的化学性质齐春霞,等:“发现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135教师活动碳与

16、氧化铜发生反应的现象?学生活动黑色粉末变红,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混。“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师活动如何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学生活动向集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适量的水,盖上瓶盖,然后摇晃,观察塑料瓶是否变瘪。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往往会急功近利,对于学科知识中的问题,他们追求尽快把问题解决,而不求其中看似很微小的细节错误,认为只要方案正确,结论正确就行。其实并不然,做科学,最重要的就是严谨,对于化学这门学科更是如此。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学科,要求实验设计合理,更要求实验现象和结论准确。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在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