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金融信用风险防控管理分析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62652741 上传时间:2021-01-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镇银行金融信用风险防控管理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村镇银行金融信用风险防控管理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村镇银行金融信用风险防控管理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村镇银行金融信用风险防控管理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镇银行金融信用风险防控管理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村镇银行金融信用风险防控管理分析第 1 章 导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 研究背景几千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是在以农为本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的,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扮演着战略后院的重要角色,是压舱石,更是稳定器。目前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对资金的融通渠道和融通效率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农村金融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且不可或缺的部分,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促进系数日益增大。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不断创新农村资金融通渠道。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在降低风险,增加盈利,增强竞争力的要求下不得不大量裁撤,合并农村、乡镇机构网点;农村

2、信用社由于自身定位和经营管理效率原因难以满足农村和农户资金需求。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银监会于 2006 年 12月颁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村镇银行坐着国家政策的快车应运而生,并且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村镇银行由学生军;快速成长为农村金融的生力军;成为服务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银保监数据,截止 2017 年末全国共有村镇银行 1601家,覆盖了全国 31 个省份的 1247 个县(市、旗)。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在村镇银行规模和覆盖率不断扩张的表象下村镇银行普遍发展困局,前景不佳,盈利艰难似乎是村镇银行现阶段难以翻越的高山,但纠其根本村镇

3、银行起步晚,注册资金体量小以至于难以抵御信用风险;村镇银行所处的环境又是信用较差的农村地区,信贷相关联的农业生产又具有天生的脆弱性和复杂性,村镇银行中纯信用贷款的比例远远高于有担保和抵押的贷款。综上所述,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和防范应该得到重视和深入研究,这不仅有利于破解村镇银行目前的困局,走向健康有序发展之路,而且能够进一步助力所在区域的金融经济发展。.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2.1 国外文献综述我国村镇银行的规模、组织结构、运作模式以及运作机制都与国外的股份制中小型社区银行有很大的共通之处,与我国村镇银行结构、管理相似的银行是国外的小型社区银行,目前他们已经发展成熟,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健全

4、有效。国外的学者对于股份制小型社区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防范的理论探究远远早于我国,所以更加深入,建立了完备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Keeton,Harvey,威尔斯(2003)收集整理美国社区银行调查数据,并且形成报告,报告侧重点在于美国社区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性。得出了社区银行本身拥有比大型银行更好的服务及管理等特点,进而社区银行的盈利能力优良,社区银行有能力可持续的发展并且不断推动美国经济发展。Stiglitz(2008)表明,同其他大型商业银行一样,信息不对称是社区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方面。借贷主体为了能够得到更多贷款故意隐瞒自身不利于信用评价的信息,进而或得

5、远高于自身还款能力的借贷资金。即使借贷者正常经营运作,违约或者延迟还款的概率也较大,将社区银行至于较高的信用风险之中。Matutes(2007)从银行经营最求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指出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具有逐利性。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银行采取各种激励机制激励员工寻求贷款业务,进而忽略来可能存在的信用风险。为了抢占客户,提高自身竞争力,增加利润,银行为资金需求者提供多种规避信用评价的选择,从而使得自身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更为严重。对于社区银行等中小型银行而言,他们所服务的客户多为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本身的回报率风险不确定,这也是银行的信用风险增加的因素之一。.第2章 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其信用风险管理

6、概述2.1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2.1.1 村镇银行的定义及特点2.1.1.1 村镇银行的定义村镇银行是特定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我国村镇银行是农村金融改革和国家政策红利的产物。相关文件指出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设立的服务农村、农业。农户银行金融机构。其根本目标是解决广大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虽然村镇银行有着特殊的时代价值,包含一定的政策红利,但村镇银行在性质上是商业银行,独立法人,不是任何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也不是政策性银行。与我国其他商业银行开展的业务一样,主要包括:存款业务,包括对公存款和私人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企业和个人

7、的抵押贷款、担保贷款、信用贷款等,到期收回本金利息;结算业务:包括国内的委托收款、承兑汇票等;代理业务:代理销售保险,银行理财产品等。除此之外国家还要求村镇银行不断根据农村农业发展需求创新产品。2.1.1.2 我国村镇银行的特点从村镇银行的定义来看其是独立的一级法人机构,拥有自主经营、自主决策的权利和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义务。从公司性质来看与商业银行总行同级。村镇银行同样以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为原则。但村镇银行又具有自身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地域方面,县、乡等农村地区是村镇银行设立所在地,一般总行基本设立在县域,村镇设分支行。以规模村论村镇银行的是小银行,注册资本最低要

8、求仅为人民币 100 万元。在职人员较一般银行而言也较少。(2)村镇银行创新了发起人制度;根据相关规定具有良好管理办法和良好运营效率的商业银行作为主要担保银行和单一金融机构股东的持股比例不得低于 20%,该机构即为发起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村镇银行,进一步促进了村镇银行多元化的产权结构。(3)村镇银行主要为农村小额贷款的农户和当地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业务开展空间被严格限定在本区域。指导村镇银行管理的规定指明,村镇银行发放异地贷款行为是被禁止的。.2.2 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概述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者不愿意履行借款合约,到期未能偿还本金和利息,产生违约行为进而给村镇银

9、行带来损失。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不仅仅存在在信贷业务中,但以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表现最为突出,所以文章研究的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即为村镇银行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2.2.1 村镇银行信用风险影响因素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受到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客观环境来看,村镇银行所处的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农村地区,村镇银行的信贷资金大部分用于农业生产,所以能否按时还本付息与农业生产的收益紧密相连。而农业生产无法避免的受天气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存在自然风险,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小,使得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脆弱性更加突出。并且直接传导到为农业生产提供资金的村镇银行,使村镇银行面临较高的信用风险

10、。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信用环境不佳,农户个人素质较低,信用意识淡薄,而涉农贷款又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和担保,这就使得涉农资金存在很高的信用风险。从村镇银行自身来看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发展步伐较快,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专注于业务上的扩张,忽视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不良资产比重较大、财务监督不到位等风险管理漏洞的累积下村镇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不断增大。除此之外,村镇银行自有资本有限,在农村地缘关系影响下难以进行有效的公司化治理,员工专业素质较低,内部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难以落地,以上因素都直接加剧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第 3 章 Z 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有效探索 . 153.1 Z 村镇银行概况. 1

11、53.1.1 Z 村镇银行整体情况 . 153.1.2 Z 村镇银行面临的农村金融环境 . 17第 4 章 Z 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54.1 Z 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54.1.1 贷款授信较为集中. 254.1.2 贷款担保方式单一. 25第 5 章 完善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305.1 宏观层面优化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环境 . 305.1.1 加快农业保险保障的批量化推进. 305.1.2 创新涉农信贷抵押方式. 30第 4 章 Z 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4.1 Z 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4.1.1 贷款授信

12、较为集中Z 村镇银行总行及两个下属支行都设立在县域,受地域限制服务范围小而集中,加之在开展信贷业务的过程中为了追求贷款数量和办理效率,贷款授信集中进而导致信用风险集中,一旦发生影响较大且难以处理。Z 村镇银行贷款授信集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授信地区、授信行业和授信群体这三个方面。Z 村镇银行主要服务于张家口坝上某县域地区,受服务范围较小的影响,其贷款授信集中的问题突出。Z 村镇银行贷款授信行业集中体现在,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两个方面,2018 年末存量贷款余额中涉农贷款高达 29584.9 万元,占比为 64.9%。贷款授信群体中主要表现为对同一农户,同类型、同行业小微企业,甚至是同一小微企业重复、相继授信,发放信贷。这样集中贷款授信一定程度有违风险管理中风险分散的原则,某一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对该银行的信用风险影响加大,行内信用风险管理更加困难。.第 5 章 完善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5.1 宏观层面优化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环境 / 参考文献(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