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倾情彝乡(通讯)》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162646247 上传时间:2021-01-2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志愿者倾情彝乡(通讯)》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志愿者倾情彝乡(通讯)》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志愿者倾情彝乡(通讯)》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志愿者倾情彝乡(通讯)》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志愿者倾情彝乡(通讯)》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志愿者倾情彝乡(通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志愿者倾情彝乡(通讯)》(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章志愿者倾情彝乡(通讯)第一篇:志愿者倾情彝乡(通讯)志愿者倾情彝乡任志成xx年8月纳雍县新房中学来了七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至今,他们在纳雍新房彝族苗族乡这片边远、偏僻、贫瘠的土地上,辛勤地耕耘了200多个日日夜夜,用心血浇灌着一株株幼苗,用汗水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生命之歌。如今,在新房这片土地上,只要提到志愿者,老百姓们都会说:“要是多有几个志愿者,那该多好呀。”七位志愿者到新房中学时,该校有班级24个,学生1437人,然而学校只有42名教师,教师严重不足。学校在排课时,有许多课无法安排。此时,志愿者们都踊跃地站出来,承担了无人愿上的课程。开学初,所有志愿者每周的平均课时都在18节以

2、上,课程不但跨班级而且跨科目。有的志愿者所上的课三个年级都有,而且最多的有六个科目。曾健老师(四川省)开学担任了两个初三班的语文课,还兼任初一,初二的其它课程,周课量达19节;司仕满老师(贵州遵义)开学任初一到初三九个班的体育课,周课时量达20节。尽管他肩上的担子已经很重,但是,在“两基”攻坚期间,他们与其他老师一样承担临时工作任务:动员辍学的学生返校,进行补偿教育、拟写并整理各种资料,并且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学校安排的一切工作,为纳雍“两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为新房中学的发展写下了闪光的一页。开学初,当时初三(4)班、初三(6)班、初一(8)班是全校最差的班级,无人挡任班主任,来自江苏的

3、黄磊老师、来自四川的周云富老师和来自六盘水的杨光平老师,主动地担任了这三个班的班主任。这三个老师上任后,经常找学生谈心,一有空就去家访,深入了解学生生活和学习情况。如杨光平、黄磊、陈大伦(来自兴义)三位老师家访各达130多人(次)(有时一次访几个学生)。他们走遍了新房乡的村村寨寨,各自的行程达xx多公里。来自凯里的杨顺芝老师(毕业于遵义医学院)。在对学生家访时还义务为部分学生及其家长看病。工作中他们重视对差生的转化和辅导,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疾苦,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教育学生,用爱感化学生。就说杨光平老师,在校内学生们很尊敬地叫他

4、“杨老师”,在校外学生们都亲切的叫他“平哥”。这一声“平哥”来之不易啊。特别在推进教改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这样一个农村的初级中学,不知道要付出了多少心血和代价,才能换来这一声亲切的呼唤。据不完全统计,这7名志愿者,在这200多天里,转化后进生20多名,辅导差生800多人次。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这三个摘掉了“差班”的帽子。初一(8)班还发展成为全校先进班集体。他们用自己的汗水为“青年志愿者”这一称号增辉添彩。王艳是纳雍县新房中学初一(1)班的学生,家住新房乡营上村一组。今年14岁。她家原有4口人其父王长智,今年42岁,为人忠厚老实,患有先天性口吃,以背沙锅卖为职业。其母卢林书,不久前因患胃癌去世,

5、今年40岁。其兄王海,今年18岁,患先天性“羊癫疯”,现就读于纳雍营盘小学五(2)班。今年初,为了给母亲治病,一家人上纳雍,跑水城,共支付一万多元,这给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带来更为严重的经济困难,债台高筑,欠了近万元的债务(有的还是高利贷)。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3月24日,王艳不得不放弃学业辍学回家,准备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3月25日,陈大伦老师和杨光平老师得知王艳辍学的消息后,第二天一大早,二位老师不辞辛劳,步行20余里到达王艳家,意在动员其返校,谁知进家后,看到的却是其母重病卧床,生命垂危而无钱治疗的悲惨情景。交谈中,两位老师了解到她家目前的惨谈情况后,立即把身上仅有的100元生活费(每人1

6、00)递到王艳收中,并安慰她说:“你赶紧先用这点钱开点药给你母亲治病,其它的我回去在想办法,我们星期一再来看你母亲,那时再说。”王艳握着还带有两位老师体温的两张“100”,感激万分,又悲又喜,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伏在杨老师的胸前泣不成声。二位老师紧握住她的手,语重心长地劝到:“要勇于面对生活,做生活的强者。你的母亲会好的,我们一定帮助你。”临别时,王艳的母亲睡在床上,拉住杨老师和陈老师的手,用微弱的声音颤抖地说到:“两个老师,谢谢你们了。不管怎样,我多希望她能读完初中。可是我的姑娘就交给你们了”返校的路上,两位老师心情十分沉重,各自思量着,想自己应该怎样做。杨老师和陈老师返校后,立即把相关情况反

7、馈给初一(1)班的班主任彭伦智老师,并建议在全校倡导一次募捐活动帮助王艳。在三位老师的倡导下,这一次活动首先在初一(1)班开展,随后初一(3)班、初一(4)班的学生听说王艳的遭遇后,也自愿地伸出了援助的双手,总共捐集资金260元。当天下午放学后,这三位老师和几个同学代表带着260元钱来去了王艳家。原想用点钱去缓解其燃眉之急,再倡导全校以及社会募捐,哪知,当三位老师再次走到王艳家时,看到的却是更惨痛的一幕其母已于当晚1点左右不幸去逝。几位老师在王艳极其痛苦之时出现在她的面前,她的眼泪忍不住地流了下来。当彭老师把260元钱交给王艳时,在场的人们都感动不已。王艳之母去逝后,杨光平、陈大伦、彭伦智老师

8、及部分学生曾多次前去帮助、安慰王艳同学及其家人,这些无不给王艳及家人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人们倍受感动,同时也给老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上了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一课。目前,陈老师和杨老师对她关怀备至,不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二位老师经常给她开了“小灶”,杨光平老师还特请学校的张恒老师不定期地给王艳同学补英语。陈大伦老师每周都要买些菜送去给王艳,有时还要给她少许的零花钱。杨光平老师和陈大伦老师决定:他们即使支教期满走后,也将继续帮扶王艳同学,每个学期寄400元(每人200元)钱支持她,直到王艳同学高中毕业。此外,杨光平老师在此之前还为初一(1)班杨兴艳同学缴了这一学期的部分书杂费,他告诉笔者,将支持这

9、位学生读完初中。据不完全统计,7名自愿者近一年来出资出物(折合人民币近1000元)支助贫困生十多人。正是他们,用爱温暖了贫困生的心,用情燃起了彝乡希望之火。(原载xx年5月26日贵州教育报第1版)第二篇:倾情服务倾情服务,书写飞扬的青春走近xx镇便民服务中心,就能看见她甜甜的笑脸,听到她甜甜的声音。她如她的名字一样,让人感觉到温馨。她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她以“为百姓解愁”为已任,恪尽职守,脚踏实地,用汗水书写飞扬的青春。连续数年被评为镇“先进工作者”,她就是xx。一、为民解困,争做贴心人“她从没厌烦过我们,热情帮助,笑脸迎送.她是一好姑娘。”一位常年受救助的农村低保户曾令元对她是如此评价的。

10、当年曾令元老伴刘小莲身患尿毒症,花去了巨额的医疗费,他拖着虚弱的身体来到便民服务中心民政窗口,抱着一线希望来询问,她扶着老人坐下,递上一杯热茶,热心地询问,得知这一切,她迅速行动、积极服务,为老人申请办理了大病救助,解决了一部分医疗费用,”老人握着她的手直说谢谢,xx年启动了尿毒症免费血透救助工作,她第一时间通知老人,告诉他这个好消息,老人感激万分。在切实关乎民生的民政工作岗位上,她用自己体贴入微的关爱,温暖了一颗又一颗无助的心灵,她用行动践行了一位共产党员亲民、爱民、为民的公仆情怀。二、急人所急,争做耐心人便民服务中心每天来办理业务的群众众多,每当看到一脸茫然的百姓,她总是迎上去,耐心地询问

11、:“您好,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然后将其引导到窗口。有的时候碰遇其他窗口的工作人员外出办事时,她总是帮忙接待,并请对方填上联系电话,免让群众空跑。有一次,一位群众在大厅比比划划,跺着脚,一脸着急,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原来是一位聋哑人。看到这一情况,她马上走过去,扶其坐下,拿来了笔和纸,在上面写到“您有什么事情要办”,那位群众立马拿起笔,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道:“我的粮食直补、农村低保存折遗失了”。她安慰他不要着急,并在纸上写出了办理方法。聋哑人刘小明按照这个方法,办好了事情,他连连点头,向她竖起了大拇指,她也抱以甜甜的微笑。办理一项业务,需要一整套资料,为了不让群众来回跑、重复跑,她

12、把业务办理需要的资料做成了红色小卡片,让办事群众拿着卡片,按上面提示把资料准备齐全,群众一次性就能办理好,群众满意了,她也开心了。她常说:能够为群众办好事,是最大的欣慰。三、助人为乐,争做爱心人在工作中,每当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她总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在坪里管理处李运辉心中,她忘不了这个姑娘。当年李运辉沮丧地来到便民服务中心,看上去非常憔悴。她来到身边,询问来由,得知她侄女贺汝琴是孤儿,跟着他和父母生活,这孩子读书成绩好,今年考取了大学,可是眼看马上要开学了,却没有钱读书。针对这种情况,她积极想办法,联系安源民间慈善会,小女孩上学的问题解决了,她的心里也乐开了花。爱是一种心贴心却掷地有

13、声的情感,爱是一种悄然无声却日夜流淌的汩汩甘泉。她用这种心贴心、悄然无声的爱滋润着广大群众的心田。四、努力学习,争做虚心人她虚心好学,一直把自己摆在一个学习者的位置上,思想上她认真的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党的各项时事方针、政策,业务上她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全面细致地学习各种业务知识。工作上她发现有些档案不齐全,资料混乱。她牺牲自己中午休息时间,将档案资料一一整理,装订成册。为了低保工作和规范化管理,她晚上自觉加班加点,按时完成了城乡低保档案的规范化建档,并及时将信息录入社会救助网,做到电脑系统管理化。她一心扑在工作上,工作中兢兢业业,努力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作出表率。“

14、用心服务,群众满意”是她努力的方向。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她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在文明、规范、优质、高效的服务中谱写一曲飞扬的青春之歌。第三篇:倾情奉献无怨无悔倾情奉献无怨无悔在平凡中演绎精彩的人生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作为一名基层信访工作人员,今天我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工作体会,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倾情奉献无怨无悔。xx年,带一份陌生、一份激情,我走上了信访这个平凡的岗位。当陌生渐渐远去,激情熊熊燃烧之时,各种委屈与辛酸也随之而来。此时,迷茫、困惑,甚至沮丧弥漫在我的周围。难道这个岗位并不适合我。难道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不,因为当一触即发的矛盾

15、烟消云散之时,当悬而未决的难题迎刃而解之际,当弱势群体权益的得到维护那一刻,我分明感受到了内心一种无法言语的快乐与充实。今年1月,工业园区的几十名外地的民工,因厂里负责人逃债,拖欠他们的工资达三个月之久,纷纷到政府上访,要求政府帮助解决拖欠工资问题。我们接访后,一方面告知上访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要求他们规范自己的上访行为;一方面查清事实真相后与企业多次交涉,并向企业告知了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最终通过镇信访部门和领导的一起努力,促成了问题的圆满解决。看着那些民工兄弟带着自己应得的收获回家过年时,我多了一份新年的快乐。去年冬天的一个早上,一位老太太坐在镇政府门前冰冷的台阶上伤心的流泪。我发现后,立即

16、将老人搀扶到办公室,并递上一杯温热的开水,好半天老太太才缓过劲来。当我试探着询问老人时,她却顿时像孩子一样对我哭述着:救救我吧,我现在无家可归了。原来这位大妈家有两个儿子,由于兄弟俩为赡养问题相互推矮,致使老人多次露宿村头。顿时,一种愤恨涌上心头,一种同情由然而生,但老人的哭泣声又让我逐渐恢复了平静。最终经过半个多月耐心细致的工作,老人踏上了回家的归途,看着两兄弟搀扶着老人的背影时,我的眼圈湿润了谁都知道,信访这个工作,是“机关第一难”。但是在一年多工作实践中让我感受到,越是在平凡而艰辛的岗位中,越能够体现着对人民真挚的情感和对党的无限忠诚。经常听到有群众说:“没有人喜欢上访,但是我们要解决问题,我们要争取权利,我们要追求一个理字”。这话让我感到一种震撼,但震撼之余也让我明白,没有人天生喜欢上访,老百姓的要求很简单:他们就是要一个字“理”。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群众、体访民情,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