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立矿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626452 上传时间:2017-06-29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立矿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新立矿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新立矿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新立矿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新立矿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立矿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立矿施工组织设计(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 工 程 概 况集贤煤矿隶属于龙煤矿业集团双鸭山分公司,始建于 1968年,1974年简易投产,原设计能力为 60万吨/年,后经技术改造,设计能力为 120万吨/年,2001 年末达产。第一节 矿井概述集贤煤矿位于双鸭山市东北部,距市中心 19公里,距福利镇9公里。矿井井田位于集贤煤田南部,地理坐标:东经 13113291312222;北纬 461807464422。井田东西长 9公里,南北宽 4.7公里,面积 42.3平方公里。行政区隶属于双鸭山市四方台区管辖。集贤煤矿交通四通八达,通往双鸭山市内公路有东西两条,还有一条市区至东荣矿区的矿区铁路在本矿通过。矿井北部约 2.5公里有哈同

2、公路由此经过,南部 3.0公里处有一条福利至宝清的水泥高等级公路。交通十分方便。集贤煤矿矿区交通位置示意图 升 昌 镇、集 贤 镇集 贤 煤 矿集 贤 县双 鸭 山 市 红 兴 隆 镇双 鸭 山 农 场宝 山 区四 方 台 区集 佳 高 速 公 路G21G01S307S205双 七 公 路 七 星 镇锦 山 镇2集贤煤矿井田位于三江平原的南部边缘,地势平坦,地面标高在+85.0+110.0 米之间,相对高差 25米。区内有一条季节性河流,即二道河子,该河发源于沙岗山与太保山,从南向北流经矿区东部,最后没入湿地。二道河子宽 48 米,深 23 米,流量 046.46 米/秒,1962 年第三水文

3、观测站观测最高洪位标高为+86.98 米。矿区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封冻期较长,约五个月(10 月末至来年 3月) ,夏季较短。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31,年平均气温+3.78;雨水多集中在 7、8、9 月份,年平均降雨量580mm;最大冻结深度 2米左右;春、冬季多为西北风,夏、秋季多为西南与东南风,年平均风速 4.2米/秒,最大风速 24米/秒,最大风力 9级。根据国家地震局资料,集贤县及邻区地震烈度为以下。第二节 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一、地层集贤煤矿地层发育较简单,由煤系基底、煤系、第三系、第四系组成。其地层层序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太古界麻山群:为煤系基底,主要岩性为花岗片麻岩、

4、绿泥石片岩、大理岩、含铁石英岩及元古代花岗岩侵入体等组成,为一套深变质岩类。广泛出露于本区的北部以及东部。2、中生界白垩系(原勘探资料定为侏罗系)下统鸡西群:为一套陆相碎屑建造,不整合于太古界地层之上,分为城子河组(K 1ch)和穆棱组(K 1m) 。(1)城子河组(K 1ch):由一套陆相碎屑岩类组成。岩性以灰3白色中、细砂岩、细砂岩与粉砂岩互层为主,其次为深灰色粉砂岩、粗砂岩,夹少量的凝灰质粉砂岩及薄层凝灰岩。该组含煤 40余层,其中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 6层。地层厚度 350800 米。平均为 500米左右,厚度大于 0.7米的所有煤层总厚度为 11.15米。(2)穆棱组(K1m):由一套

5、陆源深水相为主的碎屑岩类组成。厚度由北往南逐渐增厚,最大厚度达 400米,本组岩性以深灰色粉砂岩及细、粉砂岩为主,夹薄层中、细砂岩、薄层凝灰质粉砂岩。与下部城子河组(K 1ch)整合接触。(3)第三系(N):以细、中细砂为主,局部含泥岩,呈半胶结状态,较松散,岩性向下变粗,一般厚度 050 米。(4)第四系(Q):由冲积、洪积碎屑物组成,岩性以粘土为主,局部夹薄层细砂、中砂及少量砾砂。一般厚度 4055 米。集贤煤矿矿区地层表 年代地层 厚度(米)主要特征第四系 4055 粘土亚粘土并夹数层厚 0.5-3米的薄砂层新生代 第三系 050上部为灰绿、浅绿色的细砂岩、粉砂岩,下部为分选差且磨圆差的

6、中、粗砂岩,胶结较差穆棱组 400以灰色粉砂岩、灰白色的砂岩及粉砂岩线层为主,夹薄煤层 3-7层均在 0.50米以下中生代鸡西群城子河组 350800主要岩性是灰白色细砂岩、中砂岩、粉砂岩,并夹数层凝灰岩。夹煤 50余层,具工业价值 11层。本组底部有一套山麓相粗砂岩.太古代麻山群 不清结晶片岩、绿泥片岩、片麻岩等有砂性花岗岩侵入体4、 、19.40、120.7、 、 、 、0.4、 、 、15、 、164.80、165.、 、 、5、 、 、 、 、 、 、 、 、 、 、 、 、KK1mK1ch6二、构 造集贤煤矿处于索利岗背斜与集贤背斜之间的集贤向斜北翼。由于受到纬向构造体系的影响,使该

7、区受到南北挤压,产生北岗断层将集贤向斜南翼抬起,风化剥蚀掉,而北翼则下降保存下来,形成单斜构造。地层走向近东西。受南北作用力的挤压,集贤煤矿区域内产生近南北向的张裂隙、局部裂隙和北岗断层相通,故火成岩顺裂隙侵入,大都形成南北向的火成岩岩墙。受力作用于第 13勘探线正南、正北方向,在矿井巷道中实见部分密集小断层。三、煤层及煤质1、 煤层本井田城子河组发育可计量煤层 11个,其中 5个暂不可采层,6个可采煤层由上而下编号为:3、5、9、15、16、17 号煤层。其中9、16 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3、5、15、17 号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2、 煤质肉眼观察煤呈黑色,玻璃光泽,具有参差状,贝壳状断口,

8、内生垂直裂隙较发育、性脆、易破碎,或成粉状,硬度一般较小,内含有黄铁矿及方解石充填物。煤的宏观煤岩类型以半亮型光亮型为主。煤类主要为气煤,其次为长焰煤。为低磷、低硫、高热值的配焦用煤或动力用煤。四、集贤煤矿西翼风井井筒检查孔1、地层(1)第四系7井筒井检查孔揭露第四系地层分为两部分:上部有7.70米地表土颜色为灰黄色,手感稍粘、颗粒状、透水性稍差含粉沙颗粒,用手能搓成条状。下部有27.35米,由土灰黄色粘土组成,质地软具有可塑性、用手能搓成条状、透水性差,(其中本段顶部2.60米浅灰色,质地软透水性一般),第四系层近似于水平,累计厚度为35.05米。西翼风井井筒检查孔松散层各层所占比例表 孔

9、号 检查孔项 目 厚 度 (米) 占 比 例表土(腐殖土及粘土) 7.70 22%粘 土 27.35 78%总厚度 35.05(2) 、中生界白垩系中生界白垩系鸡西群穆棱组主要由灰白色的砂岩互层(细、粉砂岩互层) 、粉砂岩、凝灰质砂岩及薄煤层组成,与上覆第四系呈不整合接触。鸡西群穆棱组与城子河组整合接触,城子河组主要岩性是灰白色细砂岩、中砂岩、粉砂岩及煤层组成。岩石成分有长石、石英,岩石胶结以钙质胶结为主,其次为泥质胶结。井检孔在 516.05米见一复合煤层,煤层为 9号层,总厚度为 1.68米, (煤层结构上部 0.98米,中部夹有粉砂岩 0.24米,下部为炭页 0.46米,为可采煤层) ,

10、煤层颜色为黑色,玻璃光泽,性脆、硬度一般较小,内含有方解石充填物。煤的宏观煤岩类型以半亮型光亮型为主。8西翼风井井筒检查孔碎屑岩各粒级所占比例表 二、 地质构造集贤煤矿西翼风井检查孔位于集贤煤矿第 6勘探线附近,通过井检孔实际揭露地层层序分析看没有见到其它地质构造。西翼风井检查孔煤系地层走向为 N200W,向 WS倾斜,地层倾角 022 0 。三、 岩石破碎情况井筒检查孔所揭露岩芯,总体来看是比较完整的,但有十处破碎,破碎长度合计 51.65米,岩芯呈小碎块状及碎块状不均匀直径在 0.020.06 米不等。详见集贤煤矿西翼风井井筒检查孔破碎各段深度及厚度统计表。西翼风井检查孔项 目厚 度(米)

11、 所 占 比 例中、细砂岩 233.30(含水层) 44.4%以粉砂岩为主互层 30.00 5.7%以细砂岩为主的互层 234.15(含水层) 44.6%粗砂岩 27.80(含水层) 5.3%总厚度 525.259破碎段深度及厚度统计表 井筒检查孔序号深度(米) 厚度(米)1 35.0555.20 20.152 78.0080.50 2.503 119.00121.00 2.004 153.00155.00 2.005 164.00165.00 1.006 173.00174.60 1.607 272.00272.90 0.908 259.05277.05 18.009 280.00281.5

12、0 1.5010 372.00374.00 2.00合计厚度(米) 51.65 四、基岩风化带井筒检查孔所见上部基岩风氧化程度一般,风氧化带较薄,浅部风化较强烈,岩石呈碎块状,附有铁锈用手能捏碎,较完整且质较软,岩芯采取率较低。本次核实风氧化带采取原 110队精查地质报告中所确定的深度,即基岩界面以下垂深 30米为风氧化带的底界线。根据集贤煤矿矿区精查地质报告中勘探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叙述,10本区根据岩性不同,地下水成因类型和埋藏条件,可分为松散孔隙弱含水层(第四系层)和碎屑岩孔隙、裂隙含水层(煤系地层) 。(1) 、松散孔隙弱含水层(第四系)全区广泛发育,直接覆盖于煤系地层之上。颜色以土灰黄色

13、为主,厚度 35.05米。(2) 、碎屑岩(基岩)孔隙、裂隙含水层集贤煤矿抽水孔孔深在 560.10米,根据抽水孔第二段抽水资料,静水位 19.48米,最大降深 13.72米。水位标高+90.697+84.937米。碎屑岩孔隙、裂隙承压水、水质类型 HCO3-cI-Na+Mg2+, HCO3-SO42-Na+Ca+,矿化度 0.310.36mg/L,PH 值 6.6水温7.716.4。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山区地下水补给,对第四系孔隙弱含水层的补给不明显,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与大气降水关系明显。各含水层之间的补给关系是:大气降水 第四系孔隙弱含水层 基岩风化孔隙、 裂隙含水层 。 大气

14、降水 外围山区地下水 基岩风化孔隙、裂隙含水层 。直接充水煤系风氧化裂隙含水层补给来源是: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但补给区距离基岩地层较远,补给时间较长。煤系裂隙含水层地下水流由西南向东北流,地下水位水力坡度约 5/10000,径流缓慢,排泄条件不良,向东北排泄。11集贤煤矿区内松散层分布较广,分布厚度较稳定,主要以第四纪表土及黄粘土为主,黄粘土具有可塑性和膨胀性。整体地势平坦,水土流失较轻,因此松散层的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不易发生不良工程地质现象。西翼风井井筒检查孔区域地层由上至下:第四系层厚度较稳定直接覆盖在基岩之上,与基岩接触面属不整合接触,基岩由鸡西群由穆棱组(K 1m)和城子河组(K 1ch

15、)地层组成。穆棱组上界面往下 30米左右的岩石受风氧化严重裂隙发育,岩石较破碎质地疏松较软;裂隙虽然发育但多数为闭合裂隙,层理发育但层位稳定。第四系含水层地下水流的流向为 N91E,水流速 0.09米/小时,水力坡度为 5/10000。西翼风井井筒涌水量预计:Q=67m 3/h第三节 矿井设计基本情况1、井筒用途:矿井回风。本井筒做集贤煤矿回风井。同时,井筒内设有注浆管、消防水管、及梯子间安全出口。2、井筒技术特征:集贤煤矿西翼风井井筒:设计深度为 534.8m,井口高程+104.8m,净直径 5.5m,混凝土井壁厚度 450mm650mm,掘进断面积 32.1736.32,净断面积 23.75,井底水平标高-430.0m。附:集贤西翼风井井筒技术特征表12集贤西翼风井井筒技术特征表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径 距 M 57826.62纬 距 M 5180760.281 井口坐标标 高 M +104.82 井筒掘进断面 m2 32.1736.32 净断面 23.75m23 井筒全深 M 534.84 井筒净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