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未婚女性的婚姻选择行为和影响因素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62645184 上传时间:2021-01-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龄未婚女性的婚姻选择行为和影响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龄未婚女性的婚姻选择行为和影响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龄未婚女性的婚姻选择行为和影响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龄未婚女性的婚姻选择行为和影响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龄未婚女性的婚姻选择行为和影响因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龄未婚女性的婚姻选择行为和影响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龄未婚女性的婚姻选择行为和影响因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龄未婚女性的婚姻选择行为和影响因素一、问题的提出经典人口学理论认为,女性的社会地位具有积极的人口效应,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控制生育数量,降低婴儿死亡率;女性社会地位高的地区对孩子的性别偏好较小;独立性强、社会地位高的女性对生育调节、生育控制和生育决策能够发挥主体作用;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有利于孩子质量的提高等.1292中国政府坚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重视妇女发展,促使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取得了突出进步.第三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显示,女性教育结构明显改善,男女受教育程度的差距显着缩小.分年龄数据显示,30 岁以下青年女性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10.9年,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 30.

2、4%,比男性高 4.5 个百分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城市大龄未婚女性的婚姻问题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问题.教育和社会地位高的城市大龄未婚女性面临的婚姻和家庭问题,不仅导致女性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的改善并没有产生预期的人口效应,而且还引发了独生子女家庭可持续发展问题.婚姻不仅仅是私人领域的事情,还是一种社会制度安排,婚姻对男性和女性来说具有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婚姻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经济社会转型和社会性别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因此,从社会性别视角研究婚姻问题,将社会性别文化嵌入家庭经济学婚姻市场选择理论,分析女性的婚姻选择行为和影响因素,并提出性别平等的多元化婚姻改革对策,对缓解女性婚姻

3、压力、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二、大龄未婚女性的界定功能主义把家庭看作是社会制度中的一个机制,并在其中发挥着基本的功能.3307婚姻是指男女双方按社会认可的方式结成夫妇并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一种社会制度.457着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结婚不是个人私事,婚姻是社会安排,夫妻关系是人与人关系中最需要契约的一种关系.5137-153理想的夫妻关系要具有双重职能:一方面是能胜任社会交给他们的抚育孩子的事务;另一方面是两人能享受友谊爱好的感情生活.传统社会性别文化界定了婚姻的性别模式和年龄特征,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性别角色分工在家庭生活方式上表现为男性具有主导地位,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处于从

4、属地位.在婚姻选择上表现为男高女低的婚姻匹配模式,通常的婚配模式是男性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较高.在年龄特征上,表现为男性比女性年龄偏大.传统的婚姻匹配模式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结婚年龄不仅是生理年龄,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成熟,而且是社会年龄,取决于社会形态和社会变迁.在人类历史上,伴随着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又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发展,人们的初婚年龄大多会推迟,这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的人口规律.中国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在1991 年是 22.23 岁,2001 年增长到 24.15 岁;62011 年北京市女性平均初婚年龄达到 29.50 岁.天津市人口学会公布的信息显示

5、,2012 年天津市城市主城区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为 27.49 岁.中国人口初婚年龄的推迟使大龄未婚者的年龄界线也在不断变化.社会上将那些超过通行的结婚年龄,即适婚年龄,并且尚未婚配的 28-49 岁的男女称为大龄未婚者.女性适婚年龄一般为20-29 岁.大龄未婚女性通常是指已经超过适婚年龄,但是在婚姻上还暂时处于缺位的 30-49 岁女性.人口统计显示,大龄未婚女性主要集中在城市, 大龄未婚男性主要集中在农村.2010 年人口普查资料数据显示出大龄未婚人口在城市、镇、农村的分布情况(见表 1).表 1 数据显示,各年龄段城市女性未婚人口的比例高于城市男性未婚人口的比例,这表明大龄女性未婚人口较

6、男性更趋向于向城市集中,城市大龄未婚女性婚姻问题突出.三、婚姻市场选择理论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的一个细胞.人类的婚姻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组织性.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Gary Stanley Becker)将婚姻作为理性的经济行为,分析男女两性在婚姻市场的选择和搜索行为.9113贝克尔认为,人们结婚的目的是想从婚姻中得到最大化收益.在一个有效率的、自由竞争的婚姻市场,如果每一个人都是效用最大化者,都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的配偶,那么,最佳婚配一定具有如下性质:未婚男女在不会使其中至少一方的生活变糟的情况下才会结婚.一旦进入婚姻市场,求偶者将一直寻找下去,直到所能找到的配偶的任何预期改进对于其价值,

7、不超过他为进一步寻找所付出的时间及其他投入的价值.进一步寻找的预期利益越大,寻找的时间就越长.潜在的配偶越多,则进一步筛选的预期收益就越大,从而寻找的时间就越长.寻找总是意味着发现配偶的某些与寻找者相适合的特质,而不同特质的寻找成本存在很大差异:教育、收入、智力、家庭背景,甚至健康状态确定起来都比较容易,而志向、精神恢复力、发展潜力的确定则困难得多.10292寻找成本的最优配置意味着婚姻决策将以有关容易寻找特征的比较充分的信息为基础.婚姻市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明智的人采取两种方法来寻找配偶,一是去了解更多的新增婚姻候选人(所谓边际扩展),二是对感兴趣的候选人做充分了解(所谓边际深化),一直到为

8、每一个候选人而付出的边际成本与可能的边际收益相等为止.四、婚姻市场选择行为的社会性别分析(一)婚姻主体的婚姻特征1. 城市女性的婚姻特征(1)女性社会性别角色的转变.在传统社会,妻子和母亲是女性的主要家庭角色,女性成年后的主要任务就是结婚,结婚-生育是传统的女性生活模式.在现代社会,女性的性别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婚姻并不是女性唯一的人生追求和价值体现.在个体化的进程中,女性追求个人价值体现和职业发展,放弃了把婚姻当成人生主要目标的传统女性人生轨迹模式.因此,多数女性在追求职业发展的同时选择婚姻行为,职业女性选择了工作-家庭平衡的现代生活模式.(2)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机会平等极大地提高了

9、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同时也延长了女性的平均受教育时间.女性大学毕业的平均年龄是 22 岁,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平均年龄是 25岁,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平均年龄是 30 岁.教育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女性平均初婚年龄.同时,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女性克服旧思想和旧观念的影响.教育促使人们提高对精神文明和文化生活的要求.后现代主义者贝尔(Danial Bell)认为,在后工业社会里,专业技术是取得权力的基础,教育是取得权力的方式.11397许多研究都表明,教育机会的增多对改善女性生活环境产生了主要影响,在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导致权力增长,婚姻决策自主权向女性回归.教育提高了女性的平等意识,改变了女性的婚姻意识

10、,改变了她们的生活观和生育观,减少了期望生育的孩子数量.教育还促进了女性婚姻行为的根本转变,晚婚晚育成为女性自主的选择.可以说,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女性的婚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不断加大,受教育年限增加使女性初婚年龄普遍推迟,择偶标准不断提高.(3)女性收入的提高.就业提高了女性的收入水平.生育、抚养、培育孩子需要花费家庭一定的物质资源和时间资源,构成了孩子的成本.在现代社会,抚养孩子要花费父母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孩子是一种时间密集型商品.当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收入提高时,女性的时间价值上升,父母特别是母亲更愿意将时间配置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更多的收入,而不愿意花费更多时间照顾

11、孩子.所以,女性时间价值的上升导致女性更加重视经济独立,追求个人的独立.职业女性破除了传统依赖的束缚,更能坚持自己的权力和要求,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新的关系和经验.2. 城市男性的婚姻特征(1)男性性别角色的转变.男性的经济角色和经济功能是婚姻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随着女性性别角色的转变,男性的经济角色正在被削弱,男性也逐渐认同和接受女性的经济角色.由于结婚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一些男性正在试图摆脱家庭经济角色而逃避婚姻或推迟结婚时间.(2)男性的经济社会优势受到挑战.在追求男女平等的社会大背景下,女性的经济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女性在传统的男性领域也得到了很大发展,男性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受到了挑战.观念和经

12、济能力的变化会调整婚姻内部的权力结构关系,并引发婚姻关系的变化.家庭的权力,尤其是丈夫的权力已经相应受到了限制.(二)基于传统社会性别规范的婚姻市场选择与匹配1. 婚姻信息确认个体最终做出是否结婚、何时结婚、与谁结婚等婚姻选择,取决于社会知识.社会学家认为,生理状况、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是影响婚姻决策的主要变量.传统性别规范构建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性别分工模式,男性的经济角色和经济功能是婚姻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基于经济功能的男性个性特征是重要的婚姻信息.由于择偶标准不仅受个人喜好与意志的影响,而且更多地受到社会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的影响15,因此,择偶标准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在中国

13、改革开放以前,阶级出身是男性实现经济功能的决定因素.改革开放中期,学历是男性经济价值实现的教育信号,如今,教育和经济收入是男性经济功能的直接体现.为了增加婚姻收益,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女性倾向于选择具有经济优势的男性形成婚姻组合,具有经济优势的男性同时会成为多个女性的候选对象,同时具有经济优势的男性的稀缺性也增加了女性的婚姻匹配难度.对男性来讲,情况也与此相类似,相对于传统型男性来讲,传统型的女性数量并不多,但男性可以采取降低要求的解决办法,选择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也更愿意做家庭妇女的女性.2. 婚姻市场搜寻方式传统家庭性别文化确定了男高女低的性别关系模式.受传统性别文化影响的女性会在婚姻市

14、场上寻求比自己条件好的男性,在经济水平上,女性倾向于寻找不低于自己经济条件的男性;在教育程度上,女性倾向于选择不低于自己教育水平的男性,因此出现了女本科生找男研究生的学历匹配模式,形成婚姻择偶梯度.如果以甲、乙、丙、丁来划分不同婚姻模式下的男女,大多数情况下,甲男配乙女、乙男配丙女,以此类推,成为一种普遍的婚姻选择.如此婚配模式下的结构性矛盾在所难免,丁男和甲女成为婚配场景下的弱势群体.而在年龄上形成男性年龄普遍高于女性的婚姻年龄模式,导致大龄或教育程度高的女性在婚姻市场上找到合适男性的概率偏低,同时搜寻成本增高和搜寻范围扩大.结婚是一项有风险的个人选择,没有任何有效的保险.婚姻风险对于女性的

15、危害性高于男性.多数女性把婚姻视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追求婚姻的稳定,规避婚姻风险.为了降低婚姻风险,女性的搜寻就越仔细,选择的过程就越长,担心选错对象而贻误终身,加上女性离婚的社会成本、心理成本更高,因此女性在与异性交往和择偶过程中更慎重,对男方的要求更高.为了增加婚姻市场的搜寻机会,搜寻模式从传统的家庭搜寻模式发展到亲友联合搜寻、婚姻中介公司搜寻、网络搜寻、电视相亲等多种搜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婚姻的搜寻成本,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婚姻信息混乱,难以决策.3. 婚姻搜寻的时间区间传统家庭性别文化确定了男大女小的婚姻年龄模式,产生了性别化的年龄认知,男性的结婚年龄区间从适婚年龄一直持续到老年,而女性的结婚年龄区间则从适婚年龄持续到社会习俗年龄.由于男性可以选择低于自己年龄的女性结合,男性的婚姻选择时间范围很大,而女性寻找比自己年龄小的男性结合的可能性较小,特别是年龄偏大的女性找到低于自己年龄的男性配偶的概率较小.4. 婚姻搜寻的信任成本家庭越来越变成一种选择性关系,变成一种个体的联合,个体把自己的兴趣、利益、经验和打算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