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乡村少年宫建设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62629861 上传时间:2021-01-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乡村少年宫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乡村少年宫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乡村少年宫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乡村少年宫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乡村少年宫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乡村少年宫建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乡村少年宫建设方案民族师范附属小学始建于1988年,是一所加授藏语文、英语的全日制三语小学。学校目前占地18127平方米,有教职工135名,教学班35个,学生1998名。2008年6月学校争取项目,新修2553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一幢,现有300余名农牧区学生入住就读,学校成为一所半寄宿制小学。学校生源主要来自华藏寺镇的南山村、寺滩村、南街社区、路东社区、路西社区、华干路社区以及松山、毛藏、东大滩、赛拉隆、抓喜秀龙、天堂、旦马、祁连等边远乡镇,农村户口学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78%,留守儿童占46%。随着综合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的陆续建成,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师生人数不断增长,目前学生人数已达1

2、998人,学校成为我县最大的一所完全小学。学校目前体育、文化场地狭小,学生文化生活设施、设备短缺,无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活动场地和教育资源,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极为不利。再加上学生宿舍楼建成后由于修建用地等原因,食堂工程被搁浅,目前暂时将原来的两间教室改为临时食堂,由于面积狭小,再加上食堂距离宿舍楼较远,学生就餐十分不便。天师附小办学辐射面大,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学校现有资源也较其他乡镇学校丰富,在解决学校存在困难的基础上,可以充分整合学校现有资源建设“乡村少年宫”。建设“乡村少年宫”是认真贯彻“十七大”提出的“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

3、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物质基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营造环境、促进农村孩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丰富农村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一、建设内容及规模1、项目选址乡村少年文化宫计划建在学校东侧,此处距离学生宿舍楼30米,教学楼60米。需征用华藏寺镇南山村马圈湾台村民土地,计划用地2亩。2、建设内容及规模以素质教育为主线,巧妙整合学校现有资源,充分体现童趣、情趣。修建一幢建筑面积为1

4、500平方米的二层戴帽框架结构综合楼。一层为大厅,可用于学生文体活动的开展和平时舞蹈队等的训练,另外设四个食堂,解决农村寄宿生吃饭难的问题。二层为功能室,包括劳动技能活动室、科技活动室、多功能影视厅、音、体、美综合训练室、阅览室等。二、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投资估算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50万元。2、投资组成:序号项目内容投资估算额(万元)1前期工作土地补偿、四通一平等252建筑主体主体施工、装修1253合计1503、资金筹措由于学校经费有限,该项目所需资金恳请上级部门立项解决。三、项目效益分析“乡村少年宫”的建成,可以为广大来自农村的青少年学生在学好文化课的基础上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乡村少年宫

5、也可以成为城区孩子到农村活动实践的互动平台,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窗口、农村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校内业余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乡村少年宫”建成后,学校将突出地方特色,突出发展项目,发挥“乡村少年宫”作为校内课堂教育的延伸和素质教育基地的作用,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把“乡村少年宫”建成县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努力提高小学生素质的教育基地。让它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场所、家长放心的教育阵地、村民满意的文化中心。二一年十月七日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