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金陵科技学院工作总结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62582916 上传时间:2021-01-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金陵科技学院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年金陵科技学院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1年金陵科技学院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1年金陵科技学院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金陵科技学院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金陵科技学院工作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金陵科技学院工作总结一、工作进展情况1 、充分调研,摸清地方生猪、蔬菜产业特色,为制定实施方案做准备 2月 12日,副校长刘卫东教授带领科研处有关人员赴泗洪参加了”挂县强农富民工 程”科技服务签约仪式,会上 ,刘卫东副校长代表学校与区分管农业的副区长刘建 民在科技服务协议上签了字。此后的 2 周内,主管科研的副校长宋丁全教授多次召集科 研处有关人员开会,要求尽快摸清有关情况,为赴楚州调研做准备,科研处通过电话联 系、委托楚州校友了解生猪、蔬菜产业的分布、专家个别入楚州调查情况,初步弄清了 区村镇蔬菜种植 及生猪养殖的分布情况,同时,多次与区政府办联系、协商,决定 在楚州举行一次调研会

2、议,分别介绍学校、区各自的情况,并进行实地考察。 3月 13日,由宋丁全副校长带队,科研处、农科教及进村专家一行共 13 人赴淮安 区进行了为期二天的调研。由于事先安排、准备充分,这次调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 功,弄清了区生猪、蔬菜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区政 府给予了密切的配合。参加调研的区人员有分管科技的区政府王宝玉副区长、农业 局、农牧局、科技局及扶贫办有 关负责人以及拟对接的各村联络人(主要是村支书)。 会上,王区长等介绍了楚州的整体情况以及生猪、蔬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宋校长介 绍了金陵科技学院的整体情况、办学定位及科技服务等,并表明金陵科技学院将会高度 重视此次科技对

3、接,把它当成一件很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并以此为契机,整合蔬菜、畜 牧、建工及机电的力量, 拿出成果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实现学校科技服务与楚州 蔬菜、生猪产业提升的双赢。会上 双方还达成共识,即选择楚州偏僻、穷困的村庄作为 对接对象,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验收选择基础好、规模大的村庄作为对接村。会后,专 家组在农业局、农牧局有关人员带领下赴合兴、卢滩、北季等 6 个对接村进行了现场考 察,了解到各村的具体情况。3 月 13 日晚,宋校长又在楚州招待所召开专家讨论会,初 步明确了各村需要种养立的特色品种 。北季村是楚州最远的一个村,选择西瓜作为选定 的品种;顺河镇延年村以辣椒作为主要品种,但该村村民要

4、求对番茄、四季豆、生猪养 殖也给予帮扶;宋集乡高陈村以西瓜作为对接品种;朱桥镇合兴村以生猪作为特色品种, 该村位于楚州南线,原为散养示范点,由于高热病流行,生猪死亡严重,每年上半年都 要发生,并且由南线起病,并逐步向北线蔓延,以至于村民上半年不敢养猪,宋校长指 示弄清发病机制,将其作为科研课题来开展研究,找出合理有效地对策,让老百姓上半 年也敢养猪;车桥镇卢滩村则是一个水多、地少、种养特色最不明显的一个村,由于人 均地少,不少人外出打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人又回到村里想养猪,但 2 又缺乏技术,适逢淮安兴隆发展有 限公司投资兴建大型猪场,这对带动、引导农民科学 养猪起到了积极作用,

5、同时,该猪场建成后,还能吸纳 100 多当地农民就业。针对这一 情况,专家组确定该村对接品种为生猪,与该公司从产学研合作的高度结为校企联盟, 同时整合动物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学院的力量,从猪场的规划、设计、建设、 引种、繁育及疾病防控诸方面给予全方位的合作。专家组还征得学校领导同意,确定在 楚州穷困村由学成归来的大学生兴建 的知恩猪场建立特色示范基地,作为科技对接任务 的超额部分。 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是种养缺钱、更缺技术。”一村一品”科技对接项目的实施是 完全必要的。2 、组建专家团队,建立了 “ 一村一品 “ 对接保障机制 建立了”一村一品”科技对接的专家队伍,明确了各自的责任,成

6、立了蔬菜、生 猪二个专家组,指定了具体的进村入户专家。筛选对接专家,组建由金陵科技学院园艺 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构成的科技团队,与市区农业局、农牧局、 对接村干部密切配合,遴选科技示范户;制定落实物化补贴;对示范基地及对接村农民 开展技术指导及业务培训。 学校成立了领导机构。3月16日,为了加强对科技对接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 “金陵科技学院产学研结合领导小组 “,并由宋丁全副校长担任组长,从而为 项目实施建立了组织保障机制。 校长办公会同时决定,拨付10万元作为科技对接项目实施的先期投入,这为项 目的实施又提供了支撑。 在区建立了联络办公室,协调科技对接的开展,并由区安排了对接任 务,落实到人。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