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和测试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162506357 上传时间:2021-0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和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和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和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和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和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和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和测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第1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1.自然界2.生物的类群:3.生物的六大生命现象 (1)生物体都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的生长发育) (3)生物体在生长的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 产生的废物等排出体外。(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4)生物体通过产生自己的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并把它们的特征遗传给后 代。(生物体的生殖,遗传和变异现象) (5)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生物体的应激性) (6)生物体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概念: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

2、活的各种因素。4.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和土壤等。 种类 生物因素:生物生活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5.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以下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实验(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4)得出结论;(5)表达与交流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由实验组和对照组组成)中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一般情况下,一组对照实验中只有一个实验变量。6.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7.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

3、活动规律的科学。8.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物。(2)生物学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医药事业,环境保护有密切关系。(3)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正在对工业,农业,医药等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第2章 探索生命1.显微镜序号结构名称功能a粗准焦螺旋调节镜筒的升降(一般调节)b细准焦螺旋调节镜筒的升降(精确调节)c镜臂连接d镜柱支持e目镜观察和放大f镜筒连接物镜和目镜g转换器转换镜头h物镜观察和放大i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j通光孔通过光线k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l压片夹夹持玻片标本m反光镜反射光线n镜座支持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4、2.显微镜成的像与实物之间上下颠倒,左右相反。3.用显微镜观察时,遵循先低倍镜后高倍镜的顺序。(因为低倍镜下视野亮,容易发现目标。)4.高倍镜下显微镜视野暗,低倍镜下显微镜的视野亮。强调:显微镜的几组重要结构 调节镜筒升降的结构放大结构反射光线通过光线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2.使用显微镜1.取镜:打开显微镜箱,一手握镜臂,另一手托镜座,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将显微镜放置在离实验桌边缘约5cm处。2.选择目镜:一般选择放大倍数较低的目镜。3.选择物镜:通过转动转换器选择物镜,一般选择放大倍数较低的物镜。4.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转动反光镜,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在明亮的环

5、境中,将平面镜对准光源,在较暗的环境中,将凹面镜对准光源。5.放置标本: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并用压片夹压住。移动玻片标本,使其位于通光孔的中央。6.粗调节:调节粗准焦螺旋,眼要从显微镜的一侧注视物镜的下降,将低倍物镜与玻片标本靠近,注意不要压碎玻片,然后通过目镜观察,再微微向上调节粗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象为止。7.细调节:细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8.整理:实验完毕后,将显微镜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离通光孔,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入镜箱,送回原处。9.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1)玻片标本: (2)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擦滴取浸展盖染(3)制作临时玻片标

6、本时,所取的生物材料要薄而透明。(4)若显微镜视野中有一个污点,如何找到污点的位置?视野中的污点可能在:目镜或物镜或玻片标本上(2)查找方法:先移动玻片标本,如果视野中看到污点跟着移动,说明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否则,它不在玻片标本上。然后,转动目镜,污点动,就说明污点在目镜上,污点不动,则污点一定在物镜上。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器官 B、原子 C、细胞D、分子( )2、下列物质不属于生物的是: A、鱼 B、病毒C、蘑菇D、阳光( )3、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种子萌发 B、雨后春笋 C、葵花向阳 D、钟乳石不断长高(

7、)4、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会合拢下垂,这是: A、生物的生长 B、生物的发育 C、生物进行呼吸 D、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事物细胞时,若要在视野内看到大而清晰的物像,在下图所示的目镜和物镜中,应该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A、1和6 B、2和5 C、1和5 D、3和4( )6、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A、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B、荒漠生活的骆驼尿液极少 C、缺氮时植株矮小 D、蝗虫体色与环境相近( )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种奇观的生态因素是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温度( )8、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常常将其放在阳光下,并给它

8、浇水、施肥、松土,天气冷了,我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盘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营养物质 空气 阳光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生存空间 水 A、 B、 C、 D、( )9、香蕉不能在北方种植的主要原因是北方的 A、土壤贫乏 B、阳光太强C、空气干燥D、温度太低( )10、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若要将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移向A、左上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11、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目镜的放大倍数为“5X”,物镜的放大倍数为“10X”。那么,此时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A、5倍 B、10倍 C、15倍 D、50

9、倍( )1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粗准焦螺旋( )13、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d”字,用低倍镜观察在视野内所见的物像是: A、d B、b C、q D、p( )14、在设计“探究水分对蟑螂生活的影响”实验时,除了哪一条件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A、温度 B、湿度 C、食物 D、光照( )15、有一台显微镜,有5x、10x、15x三种目镜和10x、40x两种物镜,下列哪一组是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A、15x、100x B、500x、600x C、50x、400x D、100x、300x( )16、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

10、视野中的污点都没有移动,那么可判断污点是在:A、目镜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玻片标本上( )17、视野中的细胞和气泡的主要区别是:A、细胞具一定的形态,而气泡多为圆形、往往有粗而黑的边缘 B、在染色的细胞中都可看到细胞核,而气泡中没有 C、细胞不是完全透明的,气泡完全透明 D、A、B、C都对( )18、下表为小李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各项中,对其修改正确的是位置黄粉虫光照温度湿度纸盒左侧20只明亮10适宜纸盒右侧20只阴暗28适宜A、左右两侧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 B、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30 C、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中阴暗环境中 D、左右两侧可以

11、湿度不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6分)19、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 , , , ,表达交流。20、除 外,生物体都是由 构成的,因此,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1、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一般分为 , , , , , , 等过程。22、(18分)下图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取放显微镜时,应一手握紧 ,一手托住 。(2)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 和 。(3)可以调节镜筒上升和下降的结构是 和 。(4)能把光源的光反射进入通光孔的结构是 。(5)可以调节通光孔进光量的是 。(6)按照图中显微镜当前的状况(目镜为10,物镜为10,40),放大倍数是( ) A、10 B、40 C、100 D、400(7)若在光线不足的实验室中观察显微镜,调整时应用什么样的反光镜及光圈( ) A、平面镜、大光圈 B、平面镜、小光圈 C、凹面镜、大光圈 D、凹面镜、小光圈23、(8分)右图是与小麦生活有关的环境因素,分析以下问题:(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因素,另一类是 因素。(2)请你找出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 、 、 、 、等(3)请你找出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 。 24、(6分)以下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实验记录,请你分析: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