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记常见文言实词十法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248648 上传时间:2017-11-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记常见文言实词十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巧记常见文言实词十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巧记常见文言实词十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巧记常见文言实词十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巧记常见文言实词十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巧记常见文言实词十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记常见文言实词十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巧记常见文言实词十法林秋人一、因形释义法。即运用形训。从形声字的形旁和会意字、象形字、指事字的表意符号来释义并记忆。如:1、叵把“可”字颠倒,即“不可”。(说文解字把“ 叵” 放在“可”部,说:“不可也,从反可”)例如 “居心叵测”。2、杳形如“日”落到树“木”之下,因此它主要有以下词义:昏暗本义,日落而昏暗。例:“森林杳以冥冥 ”。 涉江遥远引申义。日落则太阳遥不可及,是为遥远。例:“平明登云峰,杳与庐霍绝。 ”(江淹 谢临川游山 )无踪影引申义。日落而不见踪影,例“杳无音信” 。3、 鄙左边如两国城墙交接,右边是一座山(若把 “阝”旁倒置即如山的形状) ,山边两国城墙交接,意为边界。由此,

2、可以知道“鄙人” 的含义有:乡下人,即边远之人。鄙俗、不开化的人。 (像边远地区的人见识少。 )自称的谦词。【例】指出下面划线字的含义:唐谢曰:“ 鄙人不知忌讳。 ” 史记冯唐列传 (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震慑。 荆轲刺秦王 ( )余睹将军悛悛(质朴的样子)如鄙人。 史记李将军列传 ( )另外, “鄙”为 “鄙视” “ 鄙陋” 之意,只要把“鄙”字组词即可得出。注:“阝”:如果把 “阝” 倒置,就如“山”形,因此与“阝” 有关的字常与山或登高有关,如“陛下 ”的“陛”字, “阝”表示登高,与“土” 一起表示土筑的阶梯。称皇帝为“陛下”与称对方为“足下”一样,都不直呼对方,是委婉语,是

3、尊称。4、致它既是形声字,组字的两个边旁又都有表意作用。 “” 在篆书中像人的手拿竹鞭(“”字的上部若树枝,下部似人手。 “牧”字即手执竹鞭赶牛,放牛) 。因此, “”旁的字与手的动作有关。 “至”是“到” 的意思, “致” 则有用手“使到”之意,因此, “致” 主要有以下词义: 送达。例:“远方莫不致其珍。 ”(荀子解蔽 ) 给予,献出。例:“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论语学而 ) 表达。如“ 致敬” 。 “迎之致敬以有礼”(孟子 告子 ) 使到来,招来。例:“致市民,聚万货。 ”( 盐铁论 )以上表示“ 使到” 及于他人。 导致、招致。贬义 传达,表达。例:“当道者曰:“ 臣野人

4、,致帝命耳。 ”(史记赵世家 ) 取得,获得,得到。例:“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 ”(贾谊过秦论 )以上表示“ 使到” 及于自己之意。注:“致”还有其它常见义,见后文 “组词法”。5、 引“引”字左边是“弓”,右边为箭。因此有以下词义 开弓。本义。例:“君子跃如,引而不发。 ” 拉开(弓)引申义。例:“引弓射之,豕人立而啼。 ”(论衡订鬼 ) 拉(车)引申义。例:“及其引重车,取夷路。 ”(王安石材论 ) 退引申义。开弓要往后拉,故有“引退” 之意。例: “乃引而去。 ”(史记絳侯周勃世家 ) 引进,引荐。引申义。因为开弓后箭往前飞奔,故有“引进” 之意。例:“其有更相援引,希附权强者。

5、 ” 延长引申义。因为开弓时弓要拉长,所以有“延长” 之意。例:“ 鳖令殪而尸亡兮,取蜀禅而引世。 ”后汉书张衡传 (鳖令殪溺水身亡后尸体随水流去,复活后获得蜀王望帝禪让的王位而延世。 ) 伸长引申义。由“延长” 义引申而来。例: “如有不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孟子 梁惠王上 ) 生长引申义。由“伸长” 义引申而来。例: “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世说新语赏誉 )二、由音释义法即声训记忆法。1、有些虚词是合音词,我们可以由音释义。如“诸”,可以是“之乎”( “之 zhi”的声母与“乎 hu”的韵母合音,即:“zh uzhu”)或“之于”的合音。 “于” 的古音与现在不同

6、,我们只要记住“之乎”合音,就行了:“之 ”解释为“ 这”或者“他”“ 他们”(“她”“它”“她们“它们” ) ;“乎”解释为“吗”或“于”(“ 在”“到”“从 ”“比”等) 。例: “投诸(之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 。 “诸”,之于。 “之”它,指代土。“于”,到。 “不识有诸 ?” (齐恒晋文之事 ) “诸” ,之乎。 “之”,这件事情,这回事;“乎”,吗。2、 方言语音比较法。因为方言也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只是方言变化发展慢些。特别是南方交通闭塞,语言发展更慢。有些词仍保留古音古义。如 “走” ,在福州话读作ZAO,即逃跑之意。 “陈 ”与“阵”在福州音中声母都读d。属于近音词

7、,所以古文中 “陈”常是“阵”的通假字。三、变文释义法。变文:把不同的词分别放在句式相同的上下几句的相同位置上,以表达相同的意思。即同义词变换使用的一种方法。例: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之伦制其兵。说明:三句话句式相同, “属” 、 “徒”、 “伦” 在句子中所处位置相同,意思相同,是“变文” (同义詞) ,意思是 “类、等辈”。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 “用”也是变文,在这里是“被任用” 的意思。 四、成语记忆法。1、成语中一般保留文言词语的词汇意义。我们可以借助成语记住一些词的词义。如:1、举“举目无亲

8、 ” “举”,抬起、举起。例:A.举头望明月。B.肩举驴上,引避道左。“举棋不定 ” “举”,拿。例:A.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B.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举世瞩目 ”, “举”,全。例:大喜,笼归,举家庆贺。 2、疾“疾恶如仇 ” “疾”,痛恨。例: “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 ”“疾足先得 ” “疾”,快。行动快的人先达到目的。“疾风知劲草 ” “疾”,猛烈。例:顺风而呼,声未加疾也,而闻者彰。 3、顾“义无反顾 ”, “顾”,向后看,回看。例:相如顾召赵御史。“三顾茅庐 ” “顾”,看望,拜访。例:将军宜枉驾顾之。“左顾右盼 ” “顾”,看。例: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共商国是 ”,

9、“是”,国家大事。例“文倦于是 ”(冯谖客孟尝君 )翻译:我被国事缠绕得很疲倦。2、 利用一些语言结构对称的成语理解词语。例:东奔西走其中“ 奔”与“走”同义。 追亡逐北“ 亡” 与“北”互文见义:失败而逃亡。 “北”,败北,失败。五、例句记忆法记住课文熟悉的例句,特别是名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可以使抽象的词义具体化。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论语“怠”,精神疲惫而无所得。学而不厌 “厌 ”,满足。 论语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jin) ,参与,动词。 左转 庄公十年 六、借“题”记忆法借助熟悉的古诗词和古文篇名来记住古今异义词。1、诗歌题目。如:离骚 遭遇忧愁。 “离” ,罹,遭遇。

10、 “骚”,忧愁。过故人庄 “ 过” ,拜访。2、文章题目。如:报任安书 。 “报” 回复。劝学 “劝 ”,劝勉,勉励。 七、组词求义法。把要解释的字按现代汉语组词后,用另一语素再组词以推求词义。古汉语词语多数是单音节词(一个字的词) ,许多词到现代均发展为双音节的词。有些字只要用现代汉语组词法即可以理解词义。又因为现代汉语中有大量的双音节词是由古代单音节词根据并列式组合方式发展成的。而并列式组合中,有的用同义或近义的字组合为新词,有的用反义的字组合为双音节词。因此我们可以用同义字组词法去理解一些古词的含义。如:1、就就就近近靠近,接近。因此, “就” :靠近,接近。例: 望之不不似人君,就之而

11、不见所畏。 孟子梁惠王上就成就成完成。因此, “就” :完成。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就成就成成功。因此,就:成功。例: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战国策燕策三 2、能能能够够满,达到。因此, “能” :够,满,达到。例:不能期年。3、报报回报回回复 因此:报,回复。 例:报任安书。4、病病病害害损害 因此,病:损害。例:夫粜,二十病农。 (出售的谷子。每斗价格二十钱,就要损害农民的利益。)病病苦苦困苦 因此,病:困苦。例: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病病患患忧患忧虑担心因此,病:忧虑,担心。例: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5、引引引领领率领因此,引:率领。例:沛公引兵之薛。 (

12、汉书高帝纪上 ) 引引导导诱导 因此,引:诱导。例:孔子引而教之。 (论衡率性 )6、致致极致极最,因此,致:极,最。例:书问极简,益用增劳。 (世说新语 简傲 )注意:因为不是所有的现代汉语词都是用近义字或同义字联合组成的,所以我们不能望文生义,全部用组词法来解释古词。只能是已知某一古词的含义。再用组词法去帮助记忆。八、词性辨义法。一些词的引申义是因为词性变化而成。因此我们可以从词性辨析词义。例:1、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说明:这是一个句子(有句末符号) ,翻译时不能把它翻译作偏正短语“中间的霹雳帕拉的声响” 。因此,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一句中,结构是 “中+间+力拉崩倒+之+ 声”

13、 ,即“主语+谓语+定语+之+宾语”所以,这里的“ 中” 是中间,其间,作主语; “间(jin) ”是动词,作谓语, “间杂,夹杂”之意。2、事例:无所事事说明:“所”字后面应该跟动词,所以,事:从事,干。例: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说明:“事”放在代词“之”前面, “之” 在句末只能作宾语,所以“ 事”为动词谓语。服事,侍奉。九、情感辨析法即从词义褒贬变化辨析记忆。如:1、爱褒义:爱护、爱戴、惠爱、仁爱、怜爱、爱惜。与现代汉语相同。贬义:吝啬(过分爱惜到小气的地步)词义的情感色彩变化,现代汉语无此义。2、爪牙褒义:原指兽类的脚爪和牙齿,爪牙对野兽的作用重大,用来比喻武臣、重臣。例:战克之将,

14、国之爪牙,不可不重也。 (汉书陈汤传 )十、方言比较法。因为方言与普通话同出一源,但方言区的交通较为闭塞,政治经济交流较少,因此方言中保留古音古意较多。如:汤:古文中有“ 热水” 之意。例:及其日中如探汤。 两小儿辩日 。在福州话中说“ 洗澡” 为“洗汤”, “汤” 即“热水”。特别注意:1.要将文言实词表认真读一读。把你所不熟悉的词语划出,再用上述的方法来化难为易,便于记忆。不能不研读文言实词表,就望文生义误解文言词语。2.上述方法的使用有一定的范围。因此要对照 120 个常见文言实词词汇表,根据表中所列的词汇意义,去思考要用哪一种方法使难以记忆的词语变得容易记忆。(写于 2009 年 1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