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随笔缘遇《断舍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读书随笔缘遇《断舍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读书随笔缘遇断舍离歌德曾经说过“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但生活中总是遇到很多身不由己的事情:讲过多遍的题,学生还是做错;强调了无数次“不乱扔,随手捡”,走廊里还是碎纸满地;劝了多年“该减肥了”,先生的体重依然居高不下。要是他们都能变好的话,那我的心情也会好了。我们很容易就这样让自己的心情随着别人的问题而有所波动。让自己陷入别人的引力圈,自然人也变得越来越焦虑。处于焦虑状态的我偶遇断舍离这本书,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与感悟。“断舍离”是山下英子提出的一种收纳整理技术,指的是把那些“不必须、不合适、令人不舒适”的东西统统断决、舍弃,并切断对它们的眷恋。她认为我们要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回归到自己
2、的内心。其实,整理房间也就是整理自己,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这种“断舍离”的理念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存在着某些相通之处。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提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学问是靠读书和经验,一点一滴慢慢累积起来的。今天懂一点,明天再懂一点,这就是做学问。而学道与做学问相反,是要丢掉欲念,“今天丢一点,明天再丢一点,最后什么都要丢掉,丢到一无所有;达到无所不有,一切皆有的状态!我们家有两个大冰箱,家里也没几口人,并且以老人居多。按说是吃不了多少东西的。但是那两个大冰箱永远都被塞得满满当当的。本来在前排的新鲜蔬菜因为后来者的侵犯挤到了后面,就被遗忘故而发霉
3、长毛。美味的熟制卤肉也因为每次吃不了多少而被放坏,更别谈长年累月在冰箱里放的各种酱料或海鲜制品了,终于想起要吃了,一开盖难以言喻。我曾经把几个坏了的苹果扔掉,家人指责我浪费,并且告诉我把坏的那部分削掉就还能吃。但是食物的价值是让人们补充营养并感受到它带给自己的享受。总吃坏了一部分的东西,自然不会有食物带来的满足感。有时候我在想,塞满的冰箱代表着老一辈对过往痛苦经历的抵抗,不过就是觉得自己仍是当时那个只有过年才能吃的上肉的小孩,所以才让越来越多的食物填满冰箱从而填满心灵。可是这样却总是适得其反,囤的越多,扔的越多。若能根据自己的食量精心挑选食材,求质不求量,时刻对食物保持一颗敬畏之心,相信每次的
4、进餐都能变成一种灵魂与美食的对话。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五十多个孩子,又该如何在教育职业上实现断舍离呢?在与学生的管理交流中,我一直倡导“尊重”,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其丰富的内心世界,根本没有一个孩子是完全会听从老师全部意志的。在这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的班主任是位教生物的曹老师。按说主科老师带的班才会比较优秀,但是我们班的成绩却从来都是年级第一,可惜的是,就连我们班成绩最好的学生,那种天天受老师表扬的学生提起我们亲爱的班主任也是嗤之以鼻的。这位负责任的班主任,给我们每个人布置了一项附加作业,按要求完成她亲自挑选的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九个科目的单元套卷。每天晚自习我们这位班主
5、任都会拿着答案给我们一张张地批改。其实在重点中学每天的作业已经够多了,还要完成这项附加的作业,大家不免满腹牢骚,所以班级里有一段时间“抄袭成风”,大家提前一天分配好自己要写的科目,第二天会赶着六点四十在班里集合开始交换战果,当班主任七点到教室走廊的时候教室里已经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后才我才知道,第一的背后并不是我们整体的学习水平有所提高,而是每天自己写的那个科目的成绩在突飞猛进。现在我成为了一名教师,也能理解到当时这位曹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对我们的良苦用心,但是我觉得当教师对学生有过强的控制欲望之时,便是师生决裂的开始。学生是有自己独立精神世界的人,面对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不同的孩子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6、,不可能班里的每个学生都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100分好少年,要学会在教育中做减法。因材施教才是教育的最佳方式。毕竟教师不是魔法师,而是引路人。我们要割舍自己过多的控制欲望,把眼光放得长远,培养学生面对生活的学习能力,抗挫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千万不要一副“我都是为你好”的姿态去变相伤害孩子的身心,顺应规律,用平和积极的心态和孩子们快乐的在一起学习成长。身心灵作家张德芬在前言里写道:“想幸福,先放下对幸福的执念。”断:停止负面思考模式。舍:顺从自己的心。离:松开“多就是好”的念头。断舍离并不是残忍的抛弃,相反却是一种勇敢,它让你丢掉懦弱,胆小的自己,成为一个敢于面对自我的勇士,它不是无情,相反带着一种温柔,让你在舍弃之后,更加珍惜被你亲手留下的人与物。很庆幸遇到断舍离,愿每个人都能懂得断舍离的真谛,洞察自己,勇于给生活瘦身,找到内心的平衡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