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高中必修二经济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6228291 上传时间:2017-11-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历史高中必修二经济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岳麓版历史高中必修二经济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岳麓版历史高中必修二经济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岳麓版历史高中必修二经济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岳麓版历史高中必修二经济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历史高中必修二经济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历史高中必修二经济史(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 12 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落实课标古代农业耕作方式从宏观上讲包括耕地工具、播种方式、灌溉方式和生产组织方式四大部分。一、精耕细作1、耕地工具:从原始社会到春秋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木器、石器和骨器;铁器在春秋出现,铁器牛耕在战国推广;在汉代普及并发明犁壁; 唐代在长江下游出现曲辕犁,标志传统步犁成熟定型;2、播种工具:汉代赵过发明耧车;3、水利与灌溉:春秋战国时期建有楚国在安徽的芍陂、秦国在四川的都江堰、秦国在陕西关中平原的郑国渠;西汉的漕渠和白渠和新

2、疆坎儿井;东汉王景治理黄河。灌溉工具:在春秋战国是桔槔和辘轳;东汉毕岚发明翻车;三国马钧加以改进;唐宋发明筒车和畜力高转筒车;4、生产组织方式:商周时期是在井田制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简单协作;从春秋开始出现家庭为生产单位的个体经营,并逐渐推广普及。二、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是土地公有制;2、商周时期是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3、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和变法运动,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形成了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包括土地国有制、君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土地兼并现象贯穿始终。4、关于土地兼并:根源: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

3、卖制度;方式:土地买卖在汉代以后成为主要途径;危害: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和徭役的征发;大批自耕农丧失土地后成为流民,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影响社会安定;缓解:政府采取均田制等抑制兼并的措施;爆发农民起义打击地主阶级。井田制土地私有 地主私有制自耕农私有有制土地兼并田庄兴盛(汉至唐)租佃关系(明清)均田制度农民起义君主私有制税制改革铁器牛耕三、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经济格局是起源于多个中心,形成南稻北粟等地域特征;2、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3、农业生产模式是精耕细作;4、主要经营方式是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点有三: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分

4、工简单,农业与手工业结合;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优点有三: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生产技术精耕细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小农经济局限:小农经济比较劳苦和脆弱;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的特点,不利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分工;导致社会发展缓慢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阻碍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4、实行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5、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注:第 3 课课程标准未做要求,此略)第 4 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标要求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落实课标一、金属冶炼业1、青铜时代:时间是从夏朝到春秋末期的 15 个世纪;特点是数量多、规模大

5、、种类齐、技艺精,展示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2、铁器时代:铁器在春秋战国大量开始,西汉普及; 炼钢:春秋出现块炼钢,南北朝发明灌钢法,钢产量和冶炼技术的世界领先地位一直保持到 16 世纪 (人教版) 。3、冶炼燃料:煤始于西汉,普及于北宋;焦炭始于南宋,普及于明朝。二、纺织业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丝织开始于原始社会;2、汉代发明提花机,丝织品远销欧洲,中国被成为“丝国” ;3、唐代发明缂丝技术,丝织业重心转移到南方;4、宋末元初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元朝黄道婆全面改进生产技术,江苏的松江元明时期成为全国棉织中心;棉布在明朝普及为民众的主要衣料。三、陶瓷业1、陶器:新石器时代手工

6、业最大的成就是彩陶生产,工艺水平闻名于世,发明了彩陶、黑陶和白陶;商朝中期至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人民版) 。2、瓷器:东汉晚期发明青瓷;魏晋南北朝发明白瓷;唐朝制瓷业发展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出现“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系,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元代进入彩瓷生产时期,出现青花和釉里红;明代出现斗彩和五彩瓷;清代出现粉彩和珐琅彩。四、生产组织形式1、官营手工业:地位:从西周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优势: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分工细密、管理严格、技艺高超,工匠从征役制逐步到雇募制;局限:不计成本、缺乏竞争、强制劳动。2、私营手工业:春

7、秋战国兴起;唐以前主要是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形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唐宋时期商品化程度提高;明代中叶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五、技术的发明与普及知识点小结技术发明 出现的时间 普及的时间牛耕 春秋时期 汉朝中期钢 春秋时期 南北朝煤 汉朝 北宋焦碳 南宋末期 明朝缂丝技术 唐朝 宋朝棉布 宋末元初 明朝瓷器 商朝中期 唐朝金银货币 春秋战国 明朝纸币 北宋 元朝六、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特征1、整体地位:手工业始终是农耕经济的补充,但是生产高度发达,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欧亚非,广受欢迎和赞誉;2、发展趋势:部门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进步,分工不断细密,发展

8、重心随国家经济重心由北而南转移;3、经营方式: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等长期并存。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私营手工业明清时期占据主导地位,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4、历史局限:明清时期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制约了手工业的转型与发展。第 5 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落实课标一、商业的发展1、原始社会出现物物交换的原始商业;2、商朝出现专职商人和货币;3、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对商业进行集中统一管理;4、春秋战国出现高潮: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私商崛起;货币丰富;城市繁荣;5、西汉

9、:抑制私营商业;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起步,沿商路兴起一系列城镇。 (魏晋南北朝政局动荡,商业萧条)6、隋唐时期蓬勃发展:运河开通,外贸繁荣,都会与港口众多;城镇商业实行坊市分离制,政府对商业严格统一管理;中唐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7、宋朝出现新的高峰:官府放松了商业监管:城镇经济繁荣,商业在空间上打破市坊界限,乡村允许设市贸易;商业经营时间取消限制,出现晓市和夜市;边境与少数民族的榷场贸易频繁;海外贸易活跃,泉州等港口城市兴盛; 四川出现纸币交子。8、明清时期出现新特点:众多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和港口城市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农产品的商业化程度

10、提高;大批区域性商人群体崛起。二、古代商业特点1、我国古代商业起源较早,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展繁荣;从发展趋势上看,城市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2、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发展;3、政府对城镇商业活动的行政限制逐渐减少;4、政府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没有占据主导地位。第 6 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标要求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落实课标一、资本主义萌芽1、条件:根本原因: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世界领先;农业: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加,生产和管理技术提高,玉米、甘薯、双季稻等高产作物与棉花等经

11、济作物逐步推广;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规模扩大,技术进步;商业:白银普遍使用,世界白银大量流入,商业资本异常活跃;一系列工商业市镇和大城市崛起,建立起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形成大批区域性商帮。2、标志:明朝中叶以后,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为购买劳动力增殖利润而进行的商品生产和以雇佣剥削劳动为特征的私营手工工场,例如苏州的丝织业和景德镇的制瓷业手工工场。3、评价:这是从农耕经济中分离出的一种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仅在局部地区和生产部门出现,而且长期发展缓慢,未能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二、重农抑商政策1、原因:根本原因是为了保护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和

12、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直接原因是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与重视农耕经济稳定税源兵源、加强中央集权相冲突。2、表现:政府重农:强调农本商末思想;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限制土地兼并;战国商鞅变法抑商:贬低身份,限制范围,征收重税;汉代抑商:汉高祖和汉武帝采取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生活限制等措施沉重打击私商; 明清时期强化抑商政策:限制经营,强行摊派,征收重税,限制外贸等。3、评价:初期有利于保护封建小农经济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中国长期停滞于自然经济状态,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三、海禁政策1、原因:根本原因是经济上自然经济的封

13、闭性和顽固性;直接原因是清初统治者思想上盲目自大,并在军事上防范外来侵略者和人民的反清斗争。2、评价:第一,有一定的民族自卫的作用,暂时延缓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第二,消极影响:沉重打击了中国的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推进工业化的契机;阻碍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 使中国脱离世界发展潮流,最终落后于西方;四、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和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和顽固性;2、农民长期遭受沉重剥削,极端贫困,无力购买商品,国内市场狭小;3、明清统治者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不仅导致地主和商人将商业利润大量置房买地影响扩大再生产,而且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

14、会进步;4、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阻碍了海外贸易和科技文化交流。5、中国思想文化专制影响了近代科技的产生等。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 7 课 新航路的开辟落实课标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落实课标一、新航路开辟的社会背景1、必要性:根本: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社会对黄金白银的需要增加;直接: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商路,欧洲人渴望另辟新的商路。2、可能性:政治: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强化王权,积极扩张;经济:马可波罗游记刺激欧洲人到东方寻找黄金和香料;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文化

15、: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和地圆学说的创立;欧洲教会热衷对外于传播天主教;二、过程:1、葡萄牙:1487 年迪亚士抵达非洲南端好望角;1497 年达.伽马绕非洲到达印度开辟出东线;2、西班牙:1492 年哥伦布抵达美洲;1519 年麦哲伦船队历时三年环球航行开辟出西线。四、历史影响:1、对世界:人类开始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和经济体系开始形成。2、对欧洲:促进了欧洲封建主义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通过殖民扩张与掠夺获得资本积累,引发商业革命,欧洲商贸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东岸;西欧工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股份公司等新的商业组织、证券支票等新的财金信用

16、方式产生;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和文化进步。4、对亚非美洲:西欧殖民者长期的殖民统治与掠夺,给非洲和美洲的传统社会带来深重灾难,亚洲遭受侵略的同时大量白银流入,客观上刺激了经济发展。第 8 课 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课标要求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落实课标一、早期殖民活动新航路开辟之处,葡萄牙、西班牙率先开始在东西两个半球的殖民掠夺。二、荷兰殖民史实1、殖民范围:遍及美洲、非洲和亚洲2、殖民特点:海外转运贸易发达:17 世纪上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被称海上马车夫;阿姆斯特丹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与贸易相关的行业发达:造船航运业发达;出现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大型商业股份公司;银行信贷业发达;参与殖民战争、贩卖黑奴等活动;缺乏强大的工业和军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