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岳麓版必修1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62226957 上传时间:2021-01-1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岳麓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岳麓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岳麓版必修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五,开国大典 1.背景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自主思考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提示:政治上,国民党政权被推翻;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已基本结束,国民党军队已基本被消灭;理论上,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组织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 2.新中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毛泽东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3.意义 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

2、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目的:保障新中国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2.时间:1954年。 3.制定机关:第一届全国人大。 4.主要内容: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并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宪法中。 5.历史意义 (1)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自主思考有学者指出1954年宪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正义与理性的精神和过程”,这体现了1954年宪法有何特点? 提示: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3、;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1.建立与发展 (1)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2.意义 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知识点四,知识点五,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地位 是新中国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2.发展历程 (1)确立:新中国成立之初。 (2)发展:1956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作为

4、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指导思想。 3.组织形式 政治协商会议。 4.意义 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知识点四,知识点五,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教材解读阅读教材第94页图片黄炎培在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言及图右侧文字,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极大地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知识点四,知识点五,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法律依据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 (2)1954年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作了更明确的规定。 2.主要内容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3.具体实施 先后建立了五大省级自治区,还建立了100余个自治州、自治县。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国家的全面发展。,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史料导入 史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互动探究

6、(1)史料反映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是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2)近现代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制约权力的机制内核是什么? 提示(1)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方式:民主集中制、人民民主原则、群众监督。 (2)民主法制。,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确保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当家做主的宗旨,符合我国的国情。从根本上解决了历史上长期以来人民受压迫、被奴役的历史,否定了历史上专制独裁的统治方式,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1)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人民不仅有权选举自己的代表,随时向代表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意见,而且对代表有监督

7、权,有权依法撤换或罢免那些不称职的代表。 (2)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在国家事务中,凡属全国性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作出统一决定的重大问题,都由中央决定;属于地方性的问题,则由地方根据中央的方针因地制宜地处理。这既保证了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又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中央和地方形成坚强的统一整体。,探究点一,探究点二,(3)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使少数民族能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分析 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

8、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B.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 题目立意:本题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判断、理解问题的能力。 解题指导: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过渡状态的结束,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这与材料1954年12月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故选C项。 答案:C,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中西政治制度的比较 史料导入 史料一我经常批评美国当权者,说他们

9、实际上有三个政府。当然,美国资产阶级对外用这一手来对付其他国家,但对内自己也打架,造成了麻烦。民主只能逐步地发展,不能搬用西方的那一套,要搬那一套,非乱不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才有希望。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史料二这些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安排,是以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政治构想为基础,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丰富发展,留下每代人智慧烙印的中国政治发展模式,为世界政治文明提供了一个新样本。 “七确立”与“五不搞”描述中国特色政治文明,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局限性和进步性。 (2)史料二中所述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在新中国

10、成立初期是如何实现的? 提示(1)局限性: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三者之间相互争斗,意见难以统一,影响行政效率;进步性:三者之间独立平等,相互制约,防止专制的出现。 (2)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1954年宪法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就这样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的不同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都属于一种间接民主,即代议制民主,但是

11、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1)两者的经济基础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而议会制则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 (2)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权力主体是人民;西方议会制是协调资本主义内部利益的工具,议员由选举产生,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探究点一,探究点二,(3)两者的权力和活动原则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是立法机关,同时又有权组织行政、审判、检察机关,这些机关受它监督,对它负责。人民代表大会除了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外,不受任何国家机关的制约,所以人民代表大会处于全权性的地位,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西方

12、代议制一般按照权力制衡的原则组织,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互相制约,彼此平衡,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分析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题目立意:本题以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人员构成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获取、解读信息和

13、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解题指导:题干信息充分表明:新中国人民政府是由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共同组成的,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和政权特色,由此判断B项正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1954年,所以A项错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中共中央在1956年提出的,因此C项也应排除;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1954年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的,故D项也与题意不符。 答案:B,2,3,4,5,1,1.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一观

14、点的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依法治国的方略 解析: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该制度的确立,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答案:C,2,3,4,5,1,2.刘少奇在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指出:“我们采取这种制度,是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中国人民就是要采用这样的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里的“制度”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D.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A,2,3,4,5,1,3.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

15、下的。”新中国成立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度 解析:“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说明各民主党派应发挥民主协商、政治监督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体现了这一思想,故选B项。 答案:B,2,3,4,5,1,4.歌曲爱我中华中唱道:“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种和谐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我国实行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基层

16、民主选举制度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重要保障。 答案:A,2,3,4,5,1,5.阅读下列图片:,2,3,4,5,1,请完成: (1)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实行的哪些政治制度?它们正式确立的基本前提有哪些? (2)结合上述图片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上述政治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参考答案:(1)政治制度:图1反映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图2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图3反映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前提:新中国的成立及其巩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也是我国最根本、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