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案外科学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62136110 上传时间:2021-01-18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方案外科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教学方案外科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教学方案外科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教学方案外科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教学方案外科学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方案外科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方案外科学(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绪论 1学时 目的与要求1、了解外科学的畴,外科学发展简史。2、怎样学习外科学讲课思路与手段1、科学的来源及发展2、科学研究的五大容: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其他(肠梗阻,门脉高压,甲亢等)百年来未变,但目前研究手段大为先进,可能取得突破,创新性进展。3、外科学发展简史,重点介绍近代突破手术疼痛,感染,抗菌,失血问题4、我国外科学成就及新进展5、怎样学习外科学 一切为病人着想,在为病人服务中学习 学习和处理服务与学习、目的与手段、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培养时间观念,集体观念,无菌观念 重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加强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能力第二章 无菌术 (ASE

2、PSIS) 2学时 目的与要求1、树立无菌概念2、掌握无菌术及灭菌、消毒三概念3、熟悉外科手术所应包括的无菌术容4、掌握手术人员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手套法5、学会对病人手术区域的皮肤(粘膜)消毒和铺无菌巾6、掌握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7、了解手术室的管理讲课思路与手段“讲”“看”“练”三结合式教学,故法和容是:一、大课教学(约1。5学时),授课容是:(一)无菌术概念,无菌术在临床医学,尤其在外科领域中的重要性。(二)无菌术组成:灭菌法、消毒法、无菌操作原则和管理制度。(三)外科手术常涉及的无菌术容:手术器械、物品的灭菌与消毒法1、灭菌法高压蒸气法:(进行重点介绍)在工作原理一般性介绍后,重点强

3、调灭菌条件、使用时注意事项以及灭菌效果检验法。煮沸法:简略介绍法及应用围。火烧法:简介法及用途。电离辐射灭菌法:主要用于一次性医疗用品,如一次注射器,输液管、手术缝线灭菌和密闭;不耐热药物(抗生素、激素)的制造业有射线以及60CO加速器两种法。(简单介绍,一般了解)2、消毒法 化学药物浸泡法:介绍几种常用化学消毒剂及各自用于浸泡消毒的器械、物品类别、浸泡消毒所需时间、条件或注意事项。 甲醛蒸气熏蒸法:介绍法及注意事项。: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1、一般性准备2、手臂的刷洗与消毒:重点介绍肥皂水刷手和碘伏涂擦消毒法,同时附带介绍传统的消毒液(如新洁尔灭、酒精)泡手消毒法和氨水洗手法。3、无菌手术衣和戴

4、无菌手套:重点介绍戴干手套法。:病人手术区域的皮肤(粘膜)消毒与铺巾1、手术区皮肤的一般性准备:剃毛和清洗。2、碘附涂擦消毒:注意消毒程序及围。3、铺无菌布单。: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手术室的管理第三章 外科休克 4学时 目的与要求1、熟悉休克的微循环及代变化,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2、了解休克的分类3、熟练掌握外科休克的临床表现,休克的监测指标及意义4、掌握抗休克的一般急救措施、治疗要点,血容量的补充和维持。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5、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临床诊治要点讲课思路与手段1、课前要求同学预习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即微循环及代的变化以及继发性脏器官的损害。2、要介绍休克的意义,休克的本质即组

5、织细胞缺氧,以及休克的分类。3、重点讲解休克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休克代偿期及休克抑制期与微循环的变化,化变化,器官损害特点结合起来讲授。4、详细讲授休克监测的意义,常用的监测技术,各种指标变化的意义及与各重要脏器损害之间的联系。5、以低血容量性休克为例,讲解休克急救的一般措施,特殊措施,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原则与选用法,如改善组织细胞的供血、供氧,如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6、详细讲解感染性休克,尤其是革兰阴性菌感染引起的“冷休克”的特点,建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的概念。强调“感染性休克”的处理除加强抗感染外,同样要注重血容量的补充和维持,尤其注意重要活性药物的选用及皮质激素的应用。7、采用多媒体法

6、,配以相关图、表。第四章 外科病人体液失调 5学时 目的与要求1、了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在外科的重要性2、掌握功能性、非功能性细胞外液等几个基本概念3、熟悉机体自身对体液平衡及酸硷平衡的调节机制及重要性4、掌握临床几种缺水的特点、缺水程度的判断及治疗原则(包括经验治疗和公式计算治疗法)5、掌握低钾血症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静脉补钾的基本原则。熟悉高钾血症的紧急处理法6、了解低钙血症的神经肌肉兴奋性的表现形式及处理法7、熟练掌握代性酸中毒的发生机理、临床特点、诊断要点、治疗原则补碱公式的灵活应用及注意事项8、了解代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病因、临床表现、处理要点9、掌握水、电解质及

7、酸碱失衡的临床综合处理原则讲课思路与手段1、举出一个实例,如腹膜炎,肠梗阻等,说明正确认识和处理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性及复杂性。2、用归纳图表的式简略讲解功能性、非功能性细胞外液等几个基本概念。休液平衡、酸碱平衡的维持及调节。3、着重讲解等渗性脱水对血容量的影响,低渗性缺水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和几种补钠式的应用,以及高渗性缺水的临床判断法。列出几种缺水程度的比较表。4、详细讲解低钾血症几种主要临床表现,纠正低钾血症的法,静脉补钾的原则。5、强调高钾血症的危险性,将高钾血症的紧急处理条理化,使其简单明了,便于讲解和记忆。6、以代性酸中毒为主线,将酸碱平衡公式与临床酸碱失衡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讲授。讲清

8、代性酸中毒临床特点,并以实例演示和讲解补碱计算公式和经验公式的灵活应用,列出注意事项。7、明扼要提出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临床综合处理原则。8、整个课程采用多媒体法,配以必要的图片。第五章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 3学时 目的与要求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概念1、了解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的概念2、熟悉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的发病基础3、重点了解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的诊断指标4、了解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的发病机制5、掌握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的防治原则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1、解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概念2、握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与分类3、了解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与诊断4、掌握急性肾功能衰竭的

9、治疗原则了解ARDS、应激性溃疡及肝衰竭概念、发病基础及诊治原则讲课思路与手段第一节 概况1、明确M0DS概念及演变,特别强调MODS在外科疾病中的重要性和危险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重视。2、阐述MODS发病基础,结合典型病例进一步说明那些原发病可导致MODS。3、应用线路图形式简单介绍MODS的发病机制,充分说明MODS原发病因不同,但最终临床表现相似的发病机制。4、阐明MODS的临床表现,分型及其特点。重点对MODS诊断指标进行必要的说明。5、MODS诊断重点突出快速、及时针对性采取辅助检查,尽早作出诊断。强调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阻断病理连锁反应对挽救生命的重要性。6、防治原则面,重点讲

10、述预防,阐明MODS5个预防基本要求。第二节 急性肾衰竭(ARF)1、在讲MODS章节中重点讲述本章第二节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激性溃疡及急性肝衰竭(ARF)。供见习、实习中结合临床自学与参考。2、明确ARF定义及临床分型3、重点讲述ARF病因及分类,结合典型病例,图片进一步阐述其病因。4、通过图解、简单介绍ARF发病机制。5、阐明ARF临床表现,重点讲解少尿型分期及临床表现。6、阐述ARF诊断依据、法和步骤,重点讲述肾前性和肾性ARF的鉴别要点、肾性和肾后性ARF的鉴别要点。7、重点阐述ARF的治疗原则,包括少尿期的处理原则和多尿期的处理原则及注意事项。8、ARF的

11、预防及血液净化供实习中结合临床自学与参考。9、采用多媒体教学。第六章 输血(自学) 目的与要求1、握输血的适应征和途径2、悉输血的并发症及防治3、解自身输血的作用和目的4、解血液成分制品和血浆增量剂的用途自学思路与手段(讲座形式)1、通过多媒体教学结合实际病例介绍输血,包括成分输血的适应症,各类血制品的输入法,力求直观易懂!2、血并发症及防治措施穿插于各类血制品输入的适应症中讲述。3、习前通过多媒体将输血过程、血液制品演示一遍,再将学生带道病房参观输血的过程4、重点介绍输血的适应征和并发症第七章 外科营养(自学) 目的与要求1、了解人体的基本营养代2、熟悉饥饿、创伤、感染后的代变化3、掌握肠外

12、营养的概念、热卡的需求,输入途径及并发症的防治4、掌握肠营养适应症、实施法及并发症的防治自学思路与手段1、阅读外科学(第五版)教材第十一章,也可阅读其他有关外科营养的著作。,如黄家驷外科学有关外科营养的章节。2、明确外科营养在外科疾病诊治中的重要性。3、明确人体基础能量代的概念及基础需要量。4、对肠外营养要求搞清楚制剂配的种类,热卡总量及不同产热物质的分配比例,如糖、脂肪、含氮热卡的比例。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补充要求。三升袋(全合一)的临床使用法。5、明确不同静脉输入途径的选择法,TPN并发症的防治。6、肠营养是最符合生理的营养补充法。第八章 临床麻醉 6学时 目的与要求1、了解麻醉的基

13、本概念、麻醉学的畴,临床麻醉的任务及分类2、了解麻醉前准备的必要性,掌握麻醉前病人病情判断标准ASA评分法3、熟悉麻醉前准备事项,掌握常用的麻醉前用药4、掌握全身麻醉的基本概念,了解常用麻醉药的临床药理特点及通用临床麻醉深度判断标准5、了解肌松药的临床药理特点及注意事项6、熟悉全身麻醉的并发症及其处理7、自学麻醉机的基本结构气管插管术、以及全身麻醉的实施步骤8、掌握局部麻醉常用药物的临床使用剂量9、掌握局部麻醉药毒性反应的症状、预防及处理10、握局部浸润麻醉的法,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11、熟悉椎管麻醉的定义及分类及适应症,了解其解剖及生理、操作步骤及麻醉管理12、熟悉椎管麻醉的并发症及处理13、了解控制降压及全身低温的概念14、自学区域麻醉、神经阻滯以及椎管麻醉的解剖、生理讲课思路与手段1、通过多媒体看一组临床麻醉实施图片,使同学们建立初步的麻醉概念,了解临床麻醉的任务,以图表法讲述临床麻醉分类。2、讲述麻醉前准备工作的容,麻醉的风险等与ASA病情分级的在关系,强调择期手术禁食、禁饮的时间重要性。重点阐述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原则以及常用麻醉前用药(阿托品、米那)的药理特点、常用剂量。3、述全身麻醉的基本概念、全麻药的分类,吸入麻醉的定义,优点、缺点、常用药物,MAC的概念以及影响吸入麻醉药肺泡浓度的因素。4、讲述静脉麻醉的定义、优点、缺点、常用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