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度推荐]古董鉴定商,墨荆[精选稿]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62135167 上传时间:2021-01-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度推荐]古董鉴定商,墨荆[精选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X年度推荐]古董鉴定商,墨荆[精选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X年度推荐]古董鉴定商,墨荆[精选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X年度推荐]古董鉴定商,墨荆[精选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X年度推荐]古董鉴定商,墨荆[精选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度推荐]古董鉴定商,墨荆[精选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度推荐]古董鉴定商,墨荆[精选稿](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资料来源于网络 为共享资料 我们只是传递得媒介古董鉴定商,墨荆篇一:文物科技鉴定-古玩鉴定的新兴方法 古玩辨伪的新兴方法科技鉴定 文物科技鉴定网原创 随着经济的繁荣,更多的人变得富裕起来。于是在工作闲暇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而很大的一部分人开始投资在艺术品收藏上面,这种投资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如果经营有道,甚至可以收到可观的回报。艺术品虽然也包括现代名师的艺术创作,但其主要还是指古董珍玩的收藏。对于收藏者来说,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其真伪的鉴定。面对着价值不菲的古董珍玩,许多人怦然心动,因此目前的古董市场假货充斥,真假难辨,着实让收藏者望而却步。 关于古玩的辨伪问

2、题,一直是依靠人们的经验凭借肉眼观察,也因此产生了许多古玩行家。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造伪的人也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使得很多赝品几可乱真,连许多大行家也骗过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学科对于科技的依赖也越来越强了,这一点在考古学这样传统的纯文科的学科上面尤为突出。如今科技考古已经成为考古学必不可少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其主要的内容是利用目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解决和帮助解决传统考古学无法解决的问题。随着该学科的日趋成熟,将其应用在文物鉴定方面的实例也越来越多,而且在这一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下面谈谈常见的不同材质的文物的科技鉴定方法。 1有机文物的科技鉴定 有机文物包括纸张(古书画)

3、、丝织品、漆器、木器等。鉴定古物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确知其准确的年代。而今对于这些有机物来说最为成熟并且最为知名的鉴定方法就是C-14测年方法了。这种方法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利比最早使用的。它是基于碳(C)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C-14的衰变原理进行测量的。通过测量古物中C-14的含量,与现代大气中的C-14相比较,计算已经衰变的C-14的比率,得到这些有机物的真实死亡年代(例如植物被砍伐或者枯死的年代)。对于早期的常规C-14测年技术来说,其最大的缺点是样品量需要大,最少在克量级。对于考古发掘品来说尤可,可是对于古书画等这些珍贵的文物来说却显得无能为力。1977年出现了加速器质

4、谱(AMS)测年技术,使得这个局限被打破。这种技术使得测年周期大大缩短、测量精度显著提高,最重要的一点是其样品需要量飞跃性的减小,如今高精度的串列静电加速器需要的样品量仅为1毫克,折合成纸张也不会超过5毫克,这么少的样品,只需从文物不起眼的位置挑取极少的一点,丝毫不会影响文物的外观。测年精度已经可以达到40年,对于距今200年以上的古物都可以较为精确的测定。利用C-14测年鉴定古物的很知名的一个例子是对于传世的都灵裹尸布的检测。都灵裹尸布是珍藏在都灵天主教堂里的一块据说曾经包裹过基督耶稣尸体的亚麻布,该亚麻布两面都清楚的印有一个似乎因遭受捆绑和鞭打致死的老者像,这个老者据说就是耶稣本人,这块裹

5、尸布成为天主教的圣物而被供奉起来。而很多年来许多的学者都对其真实性持怀疑态度。经过和教堂以及天主教会的磋商,1986年他们同意从布上取下少量的纤维分别送交欧洲和美国的7个C-14测年实验室进行年代鉴定。1988年最终的结果出来了,7个实验室得到的是几乎相同的结果,他们的检测显示了该亚麻布应该是一件公元十一世纪后半叶到十二世纪的物品,距离耶稣受难的年代已经有一千二百多年了。 当然针对不同的有机物仍旧有不同的科学鉴定方法。例如对于古代书画作者通常会在上面盖有他自己的印章。有学者研究发现,不同的名人通常总是使用为自己特殊制造的一种印泥。因此印章中包含了制作该印泥材料的产地和工艺的示踪信息。如果对于已

6、知为真品的书画上面的印章进行元素检测分析(如X荧光分析,该分析是无损的),然后将其作为标准与未知的进行比较,就可以判断书画的真伪了。另外对于古画、漆器等用了矿物颜料的器物来说,由于现代人使用的颜料都是经过工业化加工提纯的,而古人的颜料则包含了许多天然矿物的信息,另外一些颜料例如二氧化钛等是近代才开始使用的,古代根本没有使用过,因此用无损元素检测技术,就比较容易的可以分辨出来。还有鉴于古代天然丝织品和天然木漆与当今合成的织物以及漆的结构不同可以利用无损的红外光谱进行有机物结构分析来进行判断等,这里就不一一进行阐述了。 2陶瓷器的科技鉴定 陶瓷包括陶器和瓷器,是当前大多数收藏者所中意的藏品。特别是

7、瓷器,是我国发明的,众所周知英文China(中国)和瓷器渊源颇深。并且由于其在民间流布甚广。因此陶瓷的收藏在当今的艺术品收藏中几乎占了一半以上。陶瓷的造伪也成为最为猖獗的文物造伪之一,许多造伪者挖空心思甚至连一些基本的科技手段都用上了。 上面曾经提到,得到器物的真实年代是鉴定古物的最基本有效的方法。对于陶瓷器这样的无机物为主的器物来说,我们虽然不可以使用C-14年代测定,但是科学家发现了新的方法热释光断代方法。该方法基于固体结晶物质(特别是含石英、长石的结晶物质),由于其内含有微量的铀、钍、钾等放射元素,其每年放射提供的能量可以部分被这些结晶物质中的能量陷阱保存下来,一旦器物受到外界的热量(例

8、如光照、加热)这些保存热就会被释放出来。陶瓷在烧造时将其矿物时保存的能量全部放出,成为测年的零点。而后每年由于内部放射元素的衰变使得保存的剂量线性的增长。因此在测量的时候,只需取少量的样品通过加热将其能量完全释放出来,通过一起得到总剂量,除以年剂量就可以得到年代了。而今其年代精度完全可以达到辨伪所需的精度了。 热释光技术的出现,给予造伪者不小的打击,但是他们了解到通过X射线辐照可以增加器物的总剂量,因此现在的一些造伪者开始对于造伪的器物运用医用X射线进行照射,这样可以增加陶瓷中包含的总剂量。但是由于通常人们无法控制其照射剂量的大小,所以经过检测往往会得到荒谬的结论,一个几百年的花瓶经过检测竟然

9、会有上万年的年龄,明显是造伪出来的。 由于常规热释光的精度比较低,特别是在瓷器的测年使用方面,人们发展了前剂量热释光法,利用热释光曲线上较低温度(110)部分的信息来提高精度。已经获得实质性的进展。 而陶瓷器鉴定还有另一种方法产地示踪信息的检测。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得到器物中微量元素的信息。例如利用中子活化方法以及后来的ICP质谱的技术可以非常精确的检测到含量在ppm(百万分之一)的元素,这些元素通过数学处理可以得到器物的产地的示踪信息,而这些微量元素造伪者根本无法完全模拟的和古物完全一样。通过对不同的瓷窑出土的瓷器的微量元素分析,进行数理统计得到该瓷窑的产地信息,一旦建立这样的数据库

10、,其辨伪将非常可靠。对器物进行测定然后进行对比,就可以判定真伪了。目前这样的数据库正在建设当中,相信不久之后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例如通过我国学者分析,元代青花瓷器所使用的钴蓝料包含的微量元素有别于我国境内所有的钴矿的微量元素信息,而和伊朗的钴料相似,因此判断元代青花的钴料来源可能是波斯。这一点对于鉴定元青花来说很重要,因为造伪者即使很高明,可以通过辐照改变其年代信息,亦无法找到古波斯的矿料来烧造,即使找到了,那么也是得不偿失了。 3青铜器的科技鉴定 我国古代的青铜器由于其铸造精美而且年代久远,艺术品价值很高,所以也受到不少收藏者的青睐。但正因为其价值很高,所以赝品也多。由于金属器目前无法进行测

11、年,因此对其鉴定技术也主要是凭借人为经验观察。其实使用科技手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辨伪也并非难事。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显微观察来判断真伪,青铜器无论出土品还是传世品表面都有自然生成的锈层,这些锈主要是青铜合金中的铜、锡、铅等元素与环境作用的结果,由于是从本身形成的,所以同基体必有连续的结合,而且铜器生锈一般可以看到明显的分层结构。而人为做锈通常使用的是矿物颜料调和了有机粘结剂或者是化学药品腐蚀器物表面形成的,虽然经过高手的做旧使其表面看来和自然生长的一般无二。然而如果我们将其放在显微镜下面观察,两者的差别立刻显现出来,自然生长的锈层立体感强,分层明显,人为的锈则毫无立体感。另外古代的青铜器内部显微结

12、构很多都包含有由于腐蚀和再沉积产生的纯铜晶粒,如果能够取到相对足够大的样品(含有基体,通常需米粒大小)进行显微观察,这一点对于判断其是古代的青铜器也是有利的证据。 其次我们还可以利用测定其成份来进行辨伪,这一点涉及到我国铜器的配比知识。我国青铜时代铜器的主要合金元素是铜、锡、铅三种,我国冶炼锌开始于唐代,大量使用黄铜(铜锌合金)开始于宋朝。铝的冶炼是近代的事情。但是锌和铝在现代的炼铜工业中却代替锡和铅成为主要的合金元素,造伪者通常都是使用现代工业用铜进行熔融铸造,因此当对早期的青铜器(唐以前)进行元素分析时发现大量的锌,我们就可以确定其真假。而当检测时发现铝的含量偏高时,我们就该对其真假表示怀

13、疑。 其实对于青铜器我们也可以得到其产地的信息,这就是铅同位素技术,基本原理是基于铅的四种同位素的组成由于矿山不同而不同,其比值经过冶炼后保持下来,可以作为找寻青铜矿料来源的示踪剂。而古代开发的矿山当是比较少的,一旦建立起来铅同位素数据库,定然对于辨别真伪帮助很大。经过多年的数据积累,研究者发现我国商代的青铜器含有一种叫做高放射成因的铅同位素组成,而该种同位素组成再战国以后就几本绝迹了。因此如果检测到这种铅同位素组成,我们就可以肯定这件铜器是至迟东周时期的。而如今如何配置铅同位素组成的技术尚没有人发明出来,造伪根本也就无从谈起了。 最后谈一谈铜器中备受青睐的漆古器物的鉴定。漆古器物因其表面光泽

14、亮滑而受到很多青铜器收藏者的喜爱,因此价格也就比较昂贵。以前人们以为这层漆古是真的刷了一层漆,因此造伪者也多以此种方法来进行造假。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研究了漆古,发现实际上表面透明发亮的层是和基体腐蚀层连接紧密的二氧化锡层,而不是有机物的漆,因此只需对其进行元素分析就可以确定真假了。当然结合显微结构观察效果更好。 以上简要的介绍了一下科技手段在文物鉴定应用的几个基本方面,当然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泛泛而谈可能比较抽象,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反而可能更容易得到结果。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物真伪的鉴定将会变的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容易。 (本文由文物科技鉴定网原创,转载请注明)篇二:古董鉴定之

15、瓷器的鉴别经验 古董鉴定之瓷器的鉴别经验 玩瓷器已经有六年了,只能算是小学毕业生。现在就分享我六年的鉴别经验。刚开始是在艺粹网上接触的,由于我这个人有自知之明,优点和缺点同时突出,长处是善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收藏品定位在汉代、晚清、民国这三个时期,又将品种缩小到越窑清瓷和景德镇粉彩、浅降彩,已便集中自己的财力和精力进行专题欣赏,遇到特征非常明显的其他时期好瓷器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出手。 一、不要买没有瑕疵的藏品。 凡年代久远的文物艺术品,由于受技术、工艺、原材料、保管条件、人为因素等诸方面影响,或多或少地存在历史痕迹;一是瓷器的光泽减退,这便是软瑕疵。然而我经常将现代瓷与古瓷放在一起做比较,新器

16、火气大,刺眼,没有历史沧桑感,旧器光泽柔和,民国瓷器也刺眼,但还是有区别的。根据艺粹网上的经验交流,我认为年代越久远,感觉越温韵,说白了就是普通灯泡与节能灯之间的光感不一样的道理,人为做旧变成亚光;二是瓷器的突出部位的自然磨痕,生产出来的东西是为了使用和把玩,只要细心观察,在器物的口、嘴、肚、耳等部位应该有使用的自然痕迹,做旧的划痕不自然;三是部分气泡自然死亡,要用放大镜观察;四是部分古瓷器局部有脱釉、脱彩的现象,人老了也要掉牙,何况是落后的生产力做出来的东西;五是古瓷器存在的硬瑕疵有棕眼、窑粘、串灰、火石红、桔皮釉等等。当然,这些瑕疵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件瓷器上。恰恰是这些瑕疵却印证了古瓷器的特征。二、要玩古器特征明显的瓷器 瓷器鉴定学问很深,但不神秘,作为一般收藏者没有必要深入研究,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特征就行了。把握其中的秘诀,就像你识别小孩、中年人、老年人那么简单。如果想成为鉴赏家就另当别论。就瓷器一些表面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