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失坏福之因——回向分二正说回向如是回

上传人:tang****xu7 文档编号:162085497 上传时间:2021-01-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失坏福之因——回向分二正说回向如是回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不失坏福之因——回向分二正说回向如是回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不失坏福之因——回向分二正说回向如是回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不失坏福之因——回向分二正说回向如是回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不失坏福之因——回向分二正说回向如是回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失坏福之因——回向分二正说回向如是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失坏福之因——回向分二正说回向如是回(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不失坏福之因回向分二:1、正说回向;2、 如是回向之胜利。1、正说回向分二:(1)以胜义无缘的方式回向;(2) 世俗中随学佛的回向。(1)以胜义无缘的方式回向分二:1)别说遮、立;2) 明以彼二的摄义及比喻。初者分二:所遮有缘之回向;所立无缘之回向。所遮有缘之回向普皆回向设若起心想,起菩提想回向有情想,想故住见心者贪于三,有贪缘故不入普回向。普皆回向就是普贤回向愿王,将法界中圣凡三世一切善 根,回向众生及菩提。在回向时,如果于三轮起著相之想, 被著相的想系缚的缘故,就住在有所缘的虚假见中,这是不 活净的一分。由于心对于回向的三轮愚痴,认为它实有,结 果就产生微细的贪,执著心、菩提、众生等

2、是实法。这种微 细贪有一种所缘,黏在上面了,本来没东西却执为有,就和 实相不符,不届于入无倒之行的普皆回向,也就不能入活净 回向之数,或者不算是活净的回向。此普皆回向也是,若于能回向之心将生起计著实有之 想,于所回向处菩提也起耽著彼之想,于普皆回向之境有情 也生彼想的话,被著相之想系缚之故,住在有缘的见中。而 彼心者,有于回向的三轮著谛实的贪的所缘故, 不入无倒自 性的普皆回向,即不入于活净回向之数。普皆回向是运用能回向的心,摄集尽法界量的善根,回 向众生及菩提。能回向的心在抉择下如同幻事,好似有实际 没有。回向处的菩提和众生,观察下也了不可得,没有实法。 但由于申习名言的缘故,总以为有能回向

3、的心、所回向处的 菩提、所回向境的众生三种法。以为它是实有的东西,这就 作了实法解,叫做“三轮想” “三轮著相心” “三耽著想”, 或者“三种妄想”。任何名言,从众生到菩提,从外的色到内的心,只是假 立而已,实际找不到,胜义中离戏,丝毫相不可得,哪里有 所计执的菩提的相或众生的相呢?金刚经 股若经等 都说了,度生而无度,不以为我度了什么众生,因为众生是 假相,不存在实体的众生。“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终日求 菩提,终日无菩提可得”。自身已经有胜解,没有心前立的 境或实法,那只是分别心的妄相。再者,不仅色不可得,连心都不可得,如虚空股没有一 点相可得。部分唯识帅以为心外的色不可得,但有实体的心

4、, 这是一种错误执著。实际观察起来,心了不可得。当前的贪 心、嗔心,所起的刹那心念,寻找时根本没有,只是一种妄 觉。以为有身体,实际没有身体,它是梦中身一样的假影。 以为有心,实际像梦中心一样,没有实体,也没有它的来处、 住处、去处,丝毫不可得,所以“心者无心”。以为有众生 相,但从刹那、方分,或者缘起等各种理门抉择时,丝毫不 可得。从这个层面来说,凡夫错乱心以为有众生,实际是不可 得的,我们的观念、心前的显现都有问题。 就像在街上看到 无数的人、楼房、车辆等等,实际都是一场梦,得不到。“梦 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悟证后的确了不可得, 一切都化空了,本来没有。真正有的是不变的本性,给

5、它取 名为“真心”。总之没有刹那法,或者我们以为的实体。如果是实体,必定在某个地方,以某种方式而存在。或 者抉择四边时,要么有边,要么无边,要么亦有亦无边,要 么非有非无边,总之四边都不成立, 说明它是空性,没有实 法可得,也就不可定义,没什么要说的,说什么都是戏论。名言中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一切法,都是分别心的一种 认为。由于这样作意、分别,结果就会按这样变现。辨法法性论里讲,有法所摄的一切都是现而无有, 所以是虚妄 的,寻找时得不到意义,只是分别。这就告诉我们没有实法 可得,胜义中是平等、不二的。这是众生、那是菩提,这边 是心、那边是境等等,全都没有。我们以为有三轮,怀着这样的愚痴心自然会想

6、:我这里 有能回向的心,我把善根回向给一大批众生,还要回向到菩 提。这样就起了三轮耽著想。耽著什么呢?以为有三种实法。 心当时就处在著相的想里脱不出来,叫做“受缚”。心有所 住了,住在著相之想里脱不出,这叫“系缚”。心所处的状态只有两种,要么无缘, 那是无见之见,是 真实的见、正见;要么有缘,那是有见之见,是虚假的见、 妄见。好比本来没东西,你却说我见了什么。人家就说你是 错觉。就像说见虚空,虚空本来无相可得,而你却把虚空当 成境,说见到了虚空,这是不对的。正见是无缘的,所谓“胜 义非心境,心者是世俗。”凡是自心以为见了什么、得了什 么,都届于有所缘的见,称为“妄见”,是错乱的,就像见 到空花

7、一样。这里要讨论的是心的修法状态。心在什么状态下入了无 倒自性的回向?在什么状态下没入无倒自性的回向?这要 看它是否符合实相来论定。关键的衡量标准,就看他对于三 轮是有所缘还是无所缘。以汉传精简的手法来说,就是有住 还是无住。心空无住,尽管回向,但心里不认为有真正的三 轮,这就符合了实相。如果回向时,心里以为真的有三轮, 这就有所住、有耽著的相,根本没契到空性,不届于胜义无 缘的回向。进一层去研究、了解它就要知道,有所缘是什么样的所 缘呢?就是对于回向的心、所回向处的菩提、所回向境的众 生这三方面,有一种微细的贪的所缘。微细的贪就是著在上 面,放不了。譬如说“无佛无众生”。他听了就受不了,怎

8、么能没佛没众生呢?或者说“无因无果”。他说不行不行! 说“没有回向的心”。那不可琢磨,我好恐惧!这样,由于 法我执的缘故,会有一种黏著,不能离开,这就叫对于回向 的三轮有细的著谛实的贪。譬如执著一件东西,认为那是好东西,被打破时心里很 痈,还不断地回忆,觉得可惜,没觉得它是假的。这是很粗 的贪。或者少了你的名誉,骂两句,觉得我没脸面,心著在 那上面。这也很重,认为真的有个我,还有我的脸面。实际 上,世上的事都宛如水月空花,正现的时候了不可得, 没什 么可计较的。但是,粗的贪会以为这些事物都是真的东西, 得到时会著在上面,失去时感觉很不得了,觉得是一种受伤、 一种遗憾等等。这些都落在贪的不同反应

9、上。譬如已经舍离各种轮回法,但在细的上面还认为我在行 菩萨道,有能回向的心、所回向的众生和菩提。认为这怎么 能空呢?我一定要把这份善根做好,我得看看我能回向的心 在不在,一定要搞好,对所回向的众生和菩提也要好好想。 如果不想一下的话,不就落空了吗?我的心一定要著在上面!像这样,他执著一种实法。好比一个人说:“那是一种荣誉感,是人生少有的享受, 我一定好好拿着奖状、奖杯,之后天天去品味它。”另一个 心空无住的人知道这是假影,但也不废世俗中的妙用,让领 奖就去领奖,拿了奖杯就认为这是梦,没东西,他的心是空 的。这两个就不同了,一个执著力非常强,当时有个贪,有 所缘,品味不已,耽著不已。有这个就是心

10、有住,届于颠倒。 乂比如写一篇文章或者做一种研究,涂在纸上的全是假的。但有法我执的人以为全是实在的,他的心会很重地著在上 面,还要反复地品味。乂像女人化妆,她认为真有这张脸, 这个美丽的人是我。然后在上面计较,看到自己好看就拼命 地贪,著在上面。她有一个忘不了的、念念执著的所缘,这 个最坏了,它是万苦的根源、颠倒的根本。这上面是粗的贪, 领会以后再放到细的上面就好进入了。认为回向的三轮是实法,这边有心,那边有众生和菩提, 心黏在上面,有一个著它实有的微细的贪。既然有贪就有所 缘,不是无住的状况。有所缘就是有住的意思,心住在上面 了。后得位与空性相合的修行,是尽管作、无所作,根本不 往心里去。它

11、叫心空无住,不落断边也不落常边,不落空边 也不落有边,这叫做“中道而行”。作回向的法行时,以心里纯乎其纯、重乎其重的法我执 就会起贪,认为有二轮,然后著在上面。看得出都是很执著 的相,心有一个所缘,它叫做“颠倒”。这就没有入无倒自 性的普皆回向,不届于活净的回向。汉地大德常把回向说成三种:回向众生、 回向菩提、回 向实际。回向菩提和众生大家都了解,就像前面说的那样。 回向实际,就是和空性实相相应,这样尽管回向,无所回向, 心不住在三轮上,这样后得位就回向了实际,跟空性法界相 合了。法界无相,也如是无住,就回到实际中了。如果法界 无相,自己却以为有三轮相,心著在上面,那就没有回向实 际,跑到错乱

12、里去,迷失了、出去了,不叫做回向实际。这 样就没契入无倒自性的普皆回向,可以说不届于活净的回 向,算不上数的。在活净回向的判定上是不活净的, 没资格 算到数里面。最后一句是这个意思。所立无缘之回向设若如是此法灭而尽,何所回向之处彼亦尽,何时无有法于法回向,如是极知乃普皆回向。如果与彼有缘回向的行相相反后,如是,所回向之善根、 能回向之心即“以何者回向何者”的此法,世俗中以刹那性 故灭,而由自性尽;再者,何所回向之处一一菩提,彼也与 前者不同时生故,尽或者无。再者,胜义中,所回向、能回 向及回向之法三者,仅仅刹那和极微也无成立故,由自体无 生,或者从本不曾有灭而尽,故胜义中何时无有以法回向于 法

13、,或者无有回向之事。了知此真相的话,于回向的三轮不 贪著。如是以极为了知摄持,称之为善普皆回向。有缘回向的行相或状况,就是认为有回向的三轮一一能 回向的心、所回向的善根,回向处的菩提和众生。之后,心 里有一种耽著所缘,叫做“有缘的回向”或“有住的回向”。 就像梦中枪手拿着手枪,对着靶子射击, 认为当然有手、有 子弹、有靶子。这就好比有缘的回向,认为有回向这件事, 心著在上面脱不开。所谓“相反”,就是枪手忽然从梦中醒来,发现没有手、 子弹和靶子,原来是现而无有的。这时他就不著在有手、有 子弹、有靶子有所缘的相上。或者虽然没醒来,但他有智慧, 听到某个声音说这一切都是假的, 然后通过正理观察,明了

14、 这些绝对没有,之后就了解到,尽管打枪,实际是假的,心 里没有贪著。这就是无缘回向的行相或者状况。如何以理抉择而了知胜义中无回向呢?应当分世俗和 胜义两层来抉择。在世俗中,尚且没有一个心抓着善根而回 向同时的菩提等的话,胜义中就更加没有了。 因此,首先抉 择世俗中的情形。由于回向的作业是当前以第六意识心来完成,因此会分 成若十刹那。首先,意识以心抓着善根,就叫做用心来回向 这个善根。一起这个心时,它在世俗中是缘起生的,也就是 刹那性,由因缘的力量一刹那现一个心的缘故, 不会住第二 刹那,这叫做“灭”。这是世俗刹那灭的法性,法尔如是。 以缘生法本身的自性,它在第二刹那就没有了。首先要明白 这一点

15、。其次要明白,所回向处的善根跟前者心抓善根不可能同 时生。当心缘着“有这么多善根”时,这一刹那只起这个心, 回向处的菩提没显出来。后刹那才有菩提、 有众生等,我要 把善根回向到那边去。实际上,它是多刹那在运行的一个相 续。当心正现“我要摄持善根”时,菩提没出来,它不能同 时生,因为第六意识一念只能起一个。 当想到菩提时,心不 会抓善根。之后说“我要回向到那里去”时,前几刹那的事 乂没有了。它是多个刹那联系起来的,就像电影银幕上一刹 那放一个画面一样,到了后刹那,前面就没有了。然而,由 于相续的缘故,给人造成一个连续性过程的错觉。既然心抓 善根时没菩提,回向在哪里建立?有菩提时,没见到有心抓 善

16、根;当投放的时候,前刹那乂没有了。所以,在世俗上不 能建立同时以一个法回向另一个法,这是不存在的。为了有助于理解,不妨在细的心态中观想自己是射击手,用箭射向上空的目标。首先想手拿着箭,然后想那边有 靶子,我要射过去,怎么想都不可能一时间完成。这要注意, 现在只是第六意识的一个作意境,想一下,举箭、射前方, 必然是多刹那。肯定先要想怎么拿起箭来,这时想不到靶子, 再想上空有靶子,往那边发过去。像这样,这是一种假想, 有多个刹那,三轮不可能一时出现。当手举箭时,靶子还没 出来,只有在下一刹那的想象中有靶子,再次想射到它才行。 细心的话能体会这一点。接着消解一下注释的文义。“如是”后面是讲,世俗上 没有三轮同时存在的回向。“所回向之善根、能回向之心即 以何者回向何者的此法”,是解释偈颂中“此法”二字。 “此法”就是射手拿箭。射手好比能回向的心,所拿的箭好 比所回向的善根,射手举箭去射,表示以心回向这个善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