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商名人堂——陈正财

上传人:oq****t 文档编号:1620815 上传时间:2017-06-2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8.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华商名人堂——陈正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球华商名人堂——陈正财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球华商名人堂——陈正财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球华商名人堂——陈正财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球华商名人堂——陈正财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球华商名人堂——陈正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华商名人堂——陈正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企业家之所以能够成功,在很多时候往往就在于他能够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在某个别人看来不甚起眼的时间点,敏锐抓住某种微小机会而进行深入发掘,以实现发展甚至是飞跃。马来西亚陈大金属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陈大金属)创办人兼董事长陈正财,就是这一法则的最佳代言人。当年,从事旧物收购生意的陈正财无意中看到许多人在抢购用过的大型汽油桶。在能源丰富的马来西亚,这一幕在很多人看来早已稀松平常,但陈正财却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一个用过的空桶为什么会有人抢购?”就是这么一想,他便打造了马来西亚最大的金属桶制造企业。每每回想从自己搬油桶起家的三十多年创业历程,陈正财始终都觉得,虽然路程漫长艰苦,但最后能

2、够迈向锦绣之途,还是令他欣慰不已。“走一条正确的路,不要到中年、老年还想要做什么,那时你已经没有机会了,甚至,你的孩子都看不起你。”对于事业和人生,陈正财有很多自己的独到观点,他说人生就是空白,需要自己去装载,他希望自己的成功经验,能够分享到全社会。 正财陈1陈正财华商韬略陈正财华商韬略2陈正财华商韬略陈正财华商韬略“人生本来就是空白,都是自己去装载”马来西亚陈大金属桶有限公司创办人兼董事经理陈正财在马来西亚,油桶(drum)生产并不能被算作是新兴行业。马来西亚棕油的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居于世界前列,石油与天然气的储量也非常庞大,丰富的自然资源在促成大马能源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让油桶生产成为了一

3、个市场前景颇为广阔且已形成稳定发展模式的古老行业。三十多年前,陈正财和他的陈大金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陈大金属),就是以这样一个古老的行业为开端,一步步地勾画出了他们事业和人生的亮丽画卷1975年,风华正茂的陈正财在红海市场中敏锐发掘一片价值蓝海,白手起家创办陈大金属,从旧五金、旧桶的经营和买卖入手,迈出了事业的第一步;1976年,陈大金属在怡保路设厂,开始复新金属桶;1982年,陈大金属在多年探索之后,成功完成设备的设计与生产,将产品形态从复新升级为制造;1992年,陈大金属在巴生开设新厂,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1997年,在金融风暴的猛烈侵袭下,陈大金属非但没受影响,全年营业额仍超过三千万令

4、吉,大唱丰收;1999年,陈大金属取得SIRIM所颁发的ISO9001品质管理证书以及UN MARKING产品认证,这些认证充分表明,陈大金属的产品品质,已经达到国际标准这些经历,对有着36年发展历史的陈大金属来讲,早已稀松平常。但这些轨迹在深刻见证并记录陈大金属凭靠自己努力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名不见经传到行业知名品牌华丽转身历程的同时,也充分预示着陈大金属的现在与未来。现在,在自动化程度普遍不高的马来西亚油桶制造业内,陈大金属早已以高于90%的自动化规模,成为马来西亚少数高自动化的金属桶生产厂商之一。不仅如此,陈大金属所生产的金属桶,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棕油、化学药物等领域,主要的客户群

5、,则也扩展到了包括国际石油公司(PETRONAS)、联邦土地发展局(FELDA)、壳牌(SHELL)、古德士(CALTEX)、CASTROL、国油,以及ACIDCHEM等在内的,诸多国际国内以能源和种植为主的知名公司。陈大金属目前的产业虽然大多集中在马来西亚,但其产品,却已经应用到了全世界谈及未来,崇尚企业精神的陈正财依然有着非常明晰的规划,他说,未来五年,他们的目标就是冲出马来西亚。慧眼识商机古往今来,大凡成事者往往出身贫寒,陈正财,便也是其中之一。陈正财的祖籍是福建安溪,而弹丸小镇乌鲁雪兰莪双文丹埠,就是他出生和成长的地方。陈正财的父亲是一个靠着辛苦劳作养家糊口的普通人,他在一个小乡村里,

6、开了一家传统的杂货店。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生活也许还是过得去的,但实际情况却并不是如此。陈正财的父亲育有11个孩子,他排行第七,靠着这样一间小杂货店来养活如此庞大的一家人,可以想象这个家庭当时的生活状况是多么艰难。因此,从很小时候开始,陈正财就3陈正财华商韬略陈正财华商韬略得经常帮助父亲做生意并搬运货物。虽然艰苦,但他却从父亲身上学习到了公私分明的理财态度与勤俭精神,与此同时,这样的经历也让陈正财从小就拥有了吃苦耐劳、凡事不轻言放弃的宝贵品格。少年时期的贫寒不仅磨练着陈正财的意志,年少时期的很多经历,都在还是孩童的陈正财心里,埋下了一颗颗立誓改变现状的火种。陈正财记得,在他大约8、9岁年纪的时

7、候,一天傍晚,父亲的一个老同乡散步到他家杂货店的小档口,与父亲聊了起来。谈话中,父亲向对方讲述起了生活的辛苦,陈正财清晰的记得,当时父亲说很是羡慕老同乡吃完饭后还可以散步,但他自己却还得劳作半条命。老同乡听后劝说父亲道:“你说你生意难做,未来生活困难,你的孩子将来怎么活!”这是一次非常常见的谈话,而在一旁的陈正财却将一切全部看在眼里,并从中得到了这样的启发:“要靠自己!”年少的他当时也许还不知道理想为何物,但这样的经历,却让他心中的渴望,变得越来越明晰。陈正财小学毕业于双单文华小,中学则就读于万挠英文中学。初中毕业后,他被父亲送到哥哥那里,协助哥哥做旧货收购生意。这一年,他16岁。如果陈正财是

8、个甘于平淡的人,他的人生也许就会和那些为了生活努力做工的普通年轻人一样,循着命运的安排进行下去。但在哥哥那里做工的7年时间里,陈正财却有了自己的成熟目标和打算。“在哥哥那里,我看到他的企业,那种工作环境,不是我想要的。我不能再逗留下去了,不然,我的人生就这样没有出头之日了,我也不想在那边把青春花掉。我的梦想是30年后,我一定要有自己的成就,自己的事业。所以,我要跑出来,要做什么企业,跑出来才有机会,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跑出来。有梦想很重要,有了梦想还要不断尝试。”怀着这样的想法,1975年,陈正财向父亲表达了自己独自闯荡的愿望,这一年,他24岁。父亲起初并不赞成儿子的想法,认为他还太年轻,做不

9、好。陈正财反复说服父亲,可父亲最后仍旧是摇头。陈正财从来都不是个会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特别是对于自己的理想,再困难也会继续坚持。于是,这个倔强的青年选择了这样的方式:“我也不管他,我告诉他说,我非做不可了。”回忆起这段经历时,陈正财这样说道。开始独自创事业的陈正财虽然满腔热血,但年轻的他却身无分文,最后,他只好找父亲借了5000令吉。利用这些钱,陈正财购买了一辆载货量1吨的小罗里(即小型载货卡车),之后,他便沿街做起了小型运输生意,当然也包括了旧货收购。“(当时)什么都做,运输,能赚钱的都做。”因为当时资金有限,陈正财凡事都得亲力亲为,即便是在烈日或是风雨中,他都丝毫不会停歇。这段日子是非常

10、辛苦的,但在艰苦的环境中,他坚韧、吃苦耐劳、勇于面对的精神,也进一步得到磨练与升华。不仅如此,目光长远、心思细腻的陈正财,也在这个过程中敏锐挖掘到了促使其事业发展的绝好机会。一次,陈正财像往日一样驾着罗里去收购旧货。除了一般性的铁制品、纸皮之外,他的注意力突然被一种非常常见的东西所吸引,这种东西,就是大型的空油桶。所谓的油桶,是指形状呈圆柱体,中间有两圈蕾丝竹节纹路的金属桶,其体积容量统一为210公升,主要用途是供石油和种植等领域,作为石油、棕油和树胶汁的容器。而这种稀松平常的物体之所以会引起他的注意,则是因为很多印度商家都在以非常不错的价格抢购这些人们眼中的“废物”。这一幕激起了陈正财的强烈

11、好奇,“为什么印度商家或是旧货收购商收购油桶?买下这么多的空桶,究竟有何用处?”陈正财父亲60岁大寿之日(左为母亲林明,右为父亲陈文安)4陈正财华商韬略陈正财华商韬略为解开疑惑,陈正财便开始向空桶收购商的上游进行追溯。“我为了一探究竟,决定拜访向我购买旧油桶的商家,结果发现他们只是把旧油桶以人工的方式复新,之后再卖给石油能源或种植领域的业者,而且利润也相当可观。”有了这样的了解,陈正财便灵感突发有了自己的想法既然市场对油桶的需求那么强劲,如果我能创办一家工厂来生产,岂非生意源源不绝!这个构想,让处于混沌中的陈正财找到了事业发展的方向,而这次的慧眼识珠,便也奠定了今日马来西亚最大的金属桶制造商陈

12、大金属的基础。从帮忙开始的事业“中国有句成语:万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对于我们很有用处。多少人因为目标远大,反而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始,从哪里开始。为什么呢?在开始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这些事和他们那远大的目标相比,都极不相称,甚至是毫不相干。许多旅行的人,却都知道必须这样开始,如果不站起身来跨出第一步,那是永远没有办法达到万里之外的。无论目标多么远,只要跨出第一步去,接着两步、三步,这样下去,就会到了。可是有许多人,他们太心急了,他们觉得这一步的距离是多么渺小,什么时候才可以达到目标呢?因此,他们常常踌躇不前,立下了志愿,却总不开始去实现它,或是走了几步,就停了下来。所以,我们要早点开始,快点

13、开始,而且就从那最容易,最简单的动作开始。”正如在为纪念陈大金属成立33年周年而出版的陈大33中所表达的那样,理想很重要,但一定要实施,而且是要在最短或是最佳的时间段内去进行实践。找准商机之后,善于执行的陈正财便立即投入到实践中,而且,他很快就为自己的事业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因为资金与技术方面的限制,陈正财便将油桶收购,作为了其事业发展的第一步。进行调查之后,他们找到了出路与卖家,然后便左手来,右手去,开始进行空油桶的收购与买卖。因为缺乏资本,在进行买卖油桶时,必须得当天买当天卖,这样才能够实现资金的有效周转。在做油桶回收的同时,陈正财还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自修,广泛汲取生产金属桶的知识。他发现

14、,在百年之前,欧美国家就已经掌握了金属桶的再循环以及制造技术。但还是因为缺乏足够资金,陈正财只好在逐渐的积累中慢慢找寻机会。“我想做,但我没有资本,连流动资金都没有,我就说,慢慢存钱,想办法攒钱,总有一天,我就学习他们那样来做。”然而,在当时的条件下,若想仅仅通过收购来赚得事业发展的第一桶金,似乎并不是一件太过于容易的事情。收购的利润很低,而且也需要占用太多的人力与时间,但即便如此,陈正财还是没有放弃,他在坚守中寻找着机会。很快的,机会便又一次降临到了他身上。“一次,一个机会来了,油桶涨价,新旧都涨价,那次,我赚了一点钱。我不收购了,我来做循环,复新。”于是,1976年,陈正财便在怡保路设厂,

15、通过清洗和简单加工,将旧金属桶做成新的,卖给相关商家以实现循环利用。这是一段非常艰难的创业岁月,除了要承受过程中的辛劳之外,陈正财还需要在名不见经传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去完善产品,扩展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陈正财在充分发挥其一贯以来的踏实品格,并以非常稳健的步伐向前行进的同时,也在自身性格以及客观条件的影响下,采用了一种非常独陈正财摄于马来西亚国家皇宫5陈正财华商韬略陈正财华商韬略陈大金属有限公司宣传海报 特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给人帮忙。给人帮忙在陈正财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陈正财的事业,实际上就是给从别人帮忙开始的。回顾自己的创业经历,陈正财一直都非常想与人分享

16、的一个重要经验,那就是做人一定要脚踏实地,不可以找捷径。“一定要真实,诚恳,这非常重要。”因为这样的品格,创业以来,陈正财所瞄准的,从来都不是眼前的利益,而且,他也不想像大多数人那样,去赚快钱。他所看重的,是企业基础的夯实与坚实人脉的扩展。因此,虽然给别人帮忙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种投入很高却无法预计产出的策略,但在有着长远事业理想的陈正财眼中,这却是一条打造企业厚实基础的有效方法,其实,早在陈正财24岁沿街载货开始闯世界时,给别人帮忙,就成为他扩展业务的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当时,陈正财向父亲借钱购买小罗里的目的,并不只是单纯的载货,载货背后,陈正财还有自己的“小秘密”:“买这个小货车,目的不是载货,是要想办法打进别人的工厂。你不通过这个办法,怎么能够进去?”于是,为了进入工厂,陈正财会开着自己的小车主动找寻客户,并非常诚恳地与对方进行交谈,让对方了解自己。这样做的目一方面是为自己谋得机会,另一方面在言谈中也可以顺势了解工厂的业务和商业模式,并进一步扩展自己的人脉资源。“看到人家有什么工我们都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