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的凋敝及媒介化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62062010 上传时间:2021-01-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戏曲的凋敝及媒介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传统戏曲的凋敝及媒介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传统戏曲的凋敝及媒介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传统戏曲的凋敝及媒介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传统戏曲的凋敝及媒介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戏曲的凋敝及媒介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戏曲的凋敝及媒介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戏曲的凋敝及媒介化一、戏曲凋敝的根源分析1.戏曲凋敝的一般理解回溯近现代历史,戏曲在其发展中至少有过二次高度繁荣时期:第一次 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40年代的“延安时期”;第二次是十年“文革”时期。这 两次的繁荣,均与时代大气候密切,且不可复制。延安时期是一个以战争为主要特 点的历史时期。严酷的战争环境,艰苦的物质条件,给戏曲的创作和传播带来了困 难和阻碍,同时也为戏曲的发展和普及提供了客观上的强劲推动力。这一时期,正如毛泽东同志在给诗人萧三的信中说:“现在需要战斗的作品,现在的生活也 全部是战斗”,尤其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之后,为了保家卫国,救亡图存,小 说、诗作、新闻、歌舞、戏曲等一

2、切文艺宣传形式都必须恪守“四性”(党性、群众性、组织性、战斗性)原则进行创作。这一时期的戏曲,从形式上分,主要有 话剧、戏剧、秧歌剧、新歌剧四种形式;从题材上看,有反映革命斗争的,有反映 各类矛盾的,有反映劳动生产的等等。诸如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白毛女 等一批优秀的戏曲作品,均以战争和时代的需要为创作和传播活动的前提,并在 这一过程中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战争以及战争环境下的社会生活形态,高度契合延安时期时代发展与政治文化生活所需,加之戏曲简便、易流传以及感染力强等传 播特点,很快成为这一时期宣传抗战、鼓舞民众的重要形式,进而推动了戏曲自身 形式及内容的发展变革。20世纪60、70年代,在地方戏曲再次普

3、遍繁荣的文革 期间,一方面,主要归因于民众的主体意识不强,艺术鉴赏水平有限,娱乐形式较 为单一,外来和新兴的艺术形式还不成气候;另一方面,也由于中西方意识形态长 期对畤,出于应对西方舆论诋毁与自我政治宣传的需要,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样板戏”,如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 等被创作出来,因此助推了地方戏曲的大众性普及与全社会流行。 不可否认,样板 戏在艺术成就上取得了很高的造诣,但轰轰烈烈的革命题材与现实生活的差距太 远。此外,对“八个样板戏”以外的其他题材戏曲的抹杀,无疑影响了戏曲的创作 和发展。历史的实践让人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对戏曲规律的漠视,已经为地方戏曲 未来的发展埋下了

4、祸根。只是在当时地方戏曲普遍繁荣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并未引起重视。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政治宣传角色的弱化,戏曲被迅速的推向了市场, 很多导致传统戏曲败落的因素明显地暴露了出来。 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已逐渐步入文化消费主义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在电影电视、络等各种现代传媒所炮制的快餐文化、通俗文化、大众文化催残之下花果飘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戏曲自然也难以规避地日渐式微。另外,我们看到:很多剧院的经费支持被 迅速削减,地方剧团丧失了正式表演的机会,只能在一些简陋的场所演出,艺术质 量大打折扣,加重了观众的流散;一些新兴的艺术形式的兴起,分流了观众,剧团 的收入剧减。重重挑战之下,剧团并

5、没有积极地应对,反而采取了得过且过的消极 应对方式,削减一些看似无用的机构人员,使导演、编剧迅速流失,转行加入其他 的艺术行业。这一切行为导致的后果就是,很多地方剧团甚至省市剧团多年拿不 出有影响力的新作,新生代的传统戏剧表演者的培养也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戏曲学校的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很多曾经脍炙人口的地方戏曲曲目的演出也因后 备人才乏善可陈而岌岌可危,难以存续。基于这种状态,人们担忧地方戏曲的理由 似乎是明显和充分的。有研究者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考虑 ,认为戏曲是典型的小农 经济的产物,长期的文化封闭政策,曾使得戏曲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的地位一枝独 秀;然而繁荣与昌盛背后,遮蔽着大众文化娱乐形式

6、的单调和凝固,这种矛盾构成 了戏曲文化独有的历史人文景观,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建立,戏 曲逐渐失去了它的文化统治地位。这种解释尽管有其合理性的,但也未免过于 失之于泛。一如学者秦晖所说,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可以装。文化的演变更应是一 种结果,而非原因。马歇尔认为:“世界历史的两大构成力量,就是宗教和经济的 力量,尚武或艺术精神的热情虽然在各处曾经盛极一时,但宗教和经济的影响无 时无地不是居于前列;他们差不多一直是比其他一切影响合在一起还要重 要。”宗教和经济因素才是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最终原因。因此,地方戏曲的现状应该有更为紧密的经济原因。2.地方戏曲凋敝的经济视角分析当人们简单地对

7、比改革开放前后地方戏曲截然不同的境遇,而对当今戏 曲深表担忧时,很少考虑这种对比的合理性。地方戏曲曾经的繁荣不仅仅是一种 艺术现象,而且也是一种经济现象。从本质上来说,戏曲应该是一种产品,一种文 化消费品。对任何一种产品消费的供求分析都离不开收益与成本方面的考虑。戏曲产品消费最明显的成本当然是入场券费用,但这并非全部,一种重要的但容易 忽略的是消费戏曲过程中的时间成本。这是一种机会成本,如果不是把欣赏戏曲的三个小时花费在欣赏戏曲上,而是从事其他可获得报酬的劳动上,就可以获得 一定的经济回报。从这种角度来看,欣赏戏曲的成本应该是入场券费用与时间成 本之和。收益当然指的是观众在欣赏戏曲时所获得心理

8、满足程度。1948年,中国人均GDFSE世界各国第40位,到了 1978年中国人均GD刖倒数第2位,仅是印度 人均GDP勺三分之二。1977年全国有亿人年平均口粮在 300斤以下,处于半饥饿 状态;当年全国有1万个生产队(占总数的%)人均收入在50元以下。1991年,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元,并以年均 祁速度持续增长,20XX年达到了元。 从1948到1978年人均收入按100元,通货膨胀率按年均3%4痢倍计算,那么 1978年的现值100元约合20XX年现值的800元,与20XX年人均收入的4800元 相比,时间成本上升了五倍,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不仅如此,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 前采用计划经济

9、体制,这种体制表面上劳动参与率达到了 100%但实际上存在大 量的隐蔽性失业当激励足够低时,劳动不会完全地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劳动中去,或者休息半天工作半天,或者在工作中偷懒,敷衍了事。欧拉定理认为: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者的报酬实际上是其边际产出的另一种说法,当劳动者 的报酬低于其边际产出或者主观心理预期之下时,劳动者可以自愿放弃工作选择 失业。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即使报酬不足以解决温饱,每个人都需要参与劳动。 极端情况下,劳动者多投入一单位劳动,所获得边际报酬接近于零,或者说劳动创 造的价值为零。针对这种情况,刘易斯曾说过:“在那些相对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 人口如此众多,以至于经济的较大部

10、门中劳动边际生产力很小,等于零,甚至为负 数的国家里,可以说存在劳动的无限供给。”这里的经济的较大部门在当时的 中国应该是农业部门。这方面的事实佐证如,当今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 而农村耕地并没有荒芜,粮食产量依然在缓慢增加,换句话说,即使农村原本没有 这些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农业产值仍然不会减少,可见这些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在 农村并没有创造价值,他们的边际产出接近或等于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没有人 会从事这样的劳动投入。而在计划体制之下,达到基本的劳动出勤率之后,也没有 人愿意主动增加劳动投入。这样,劳动者就会把大量的空闲时间花费在娱乐活动 上,其中应该包括欣赏地方戏曲。比如,以前农村修房盖

11、屋,大多能够请左邻右舍 帮助完成,这虽然与中国文化传统观念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反映了当时人们的 时间成本的低廉。而现在这种情况在农村却难得一见,大家彼此更多的是一种雇佣性质的合作关系。这种雇佣性质的互助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了日常生活之中。虽然很多人倾向于从社会道德水准降低的角度来解释这类现象,但所谓的道德水平下降同样是一种结果,而不是原因,没有理由认为道德会无缘无故的下降,时间成 本提高才是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人们从戏曲消费中所获得心理满足程 度方面的变化也许更加微妙。戏曲质量的降低,加速观众的流失,剧团收入减少,并反过来阻碍戏曲质 量的提高。这也许是一方面,但并不能说明全部。以前的地方戏

12、曲表演有相当一 部分是在临时的舞台上进行,灯光舞美也非常简陋,剧目也都是大家熟悉的。即使 随着消费戏曲的增加,人们所获得满足程度逐渐递减,但由于没有可获得的更高 心理满足程度的艺术形式,人们还是能够耐心地消费,甚至还会翻来覆去地欣赏 而乐此不疲。而现在由于可获得性的娱乐活动日益丰富,理性的消费者会尽量追 求实现有限资源上的效用最大化,这意味着人们不会在任何一种心理满足程度递 减的娱乐形式上花费过多时间。当今地方戏曲凋敝应该是经济社会变革的一个结 果,可以预期的是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们愿意在精神生活方面花费 更多的时间,给予包括戏曲在内的艺术消费一个更高的心理评价 ,地方戏曲还会 重新

13、繁荣起来。而且这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预期,资料表明,尽管包括湖北、陕 西、新疆等在内的很多地方戏曲境况堪忧,但广东、浙7工、江苏等发达省区的地 方剧种却发展良好。琢 瑜这与当地的经济状况不无关系。二、地方戏曲的媒介化生存之路用效用主义的经济学观点讼释当下地方戏曲的生死存续逻辑,我们并不 认为这就是全部,毕竟很多地方戏曲正濒于灭亡,这种消亡有时候是不可恢复的。 从传承民族文化、构建多元文化生态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应该投入适当的精力对 戏曲进行必要的抢救性保护、政策性扶持和媒介化救济,即使灭亡在所难免,至少 我们可以动用现有的声光技术、媒介手段将他们记录下来、传承下去。况且,如果现代传媒介入方法适当

14、,很多地方戏曲即时就可以焕发新的生机。使地方戏曲 重新焕发生机需要研究它们的消费特点。确切地说 ,应该是降低它们的边际消费 成本,增加他们的边际消费效用。在这方面,河南电视台做出了比较成功的尝试。 为了展示地方戏曲艺术,河南电视台在1994年10月开播了梨园看,经过1999 年3月的改版,随即获得很大的成功,甚至走出国门。20XX年1月15号晚,维也 纳金色音乐大厅举办文化河南20XX年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20XX年9月17日晚,在澳大利业悉尼歌剧院第一次顺利实现跨洋直播。 球珞 从收益 成本的角度分析,由于梨园看在晚上八点到十点播出,在这一时间段,人们大 多处于休息时间,时间成本接近于零

15、,而且也不必花费任何节目观看费用,只需要 忍受一下时不时插播的广告。另外,通过电视媒体这样的一种传播形式,人们可以 很容易地安排时间。因此总的边际消费成本接近零 (虽然人们用来观看节目的电 视机还是存在成本的,但由于即使不观看梨园看,电视机基本上也是必需的, 因此,电视机的费用实际上是不必考虑的)。而从收益上来说,由于电视媒体能够 获得巨大的规模收益,因此,值得进行大规模的投入以提高节目质量,使观众能够 获得更高的心理满足程度。不仅如此,由于普遍采用擂台的形式,一方面,提高了 戏曲节目的观赏价值,另一方面,电视媒体将人力成本有效地转移给了参赛的戏 曲爱好者,从而降低了电视媒体节目制作的费用。鉴

16、于此,地方戏曲通过电视媒体 传播的形式不仅被广泛采用,也在学界引起广泛的讨论。琢 琐当然,通过电视媒 体组织戏曲擂台发展地方戏曲文化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很多参赛选手的功利目的过于明显,尤其是一些年龄较 小的参赛选手,很多并不是出于对地方戏曲的热爱,而仅仅是为了展示一下自己 或者赢取奖金,对繁荣戏曲贡献有限。地方戏曲发展所能倚重的现代传播形式并 不局限于电视媒体。而且客观说来,地方戏曲在电视媒体中的传播状况也并不乐 观,电视媒体中的戏曲节目还是很少,具有影响力的节目就更少。究其原因,相对 来说电视媒体传播成本依然很高,戏曲要占用的频道资源还是太多,尤其在当今 情况下,地方戏曲节目的受众仍然是年龄较大的群体,相对于白领阶层,他们的消 费能力和欲望较小,节目的二次传播价值有限。但某些成功的个案仍然能带来很 多有益的启示,地方戏曲表演在晚上进行,并尽量降低观众的欣赏成本的思路,已 被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