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和对策分析2600字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62003616 上传时间:2021-01-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和对策分析26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和对策分析26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和对策分析26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和对策分析26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和对策分析2600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和对策分析2600字 摘要:中国商业银行应在资金、业务、体制、人力资源、市场地位、品牌等方面苦练内功,加速国内商业银行机制创新与体制改革,培养核心竞争优势,这样才能在从事海外并购活动中注重培养其核心竞争优势,从而保证海外并购战略的顺利实施,以提高中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本文主要探讨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和对策。关键词:银行业;海外并购;动因 作为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很早就对外资银行敞开了大门。对外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中国银行业的开放速度,从全球来看,属于较快之列。许多发达国家虽然加入了WTO,签署了服务贸易条款,但迄今为止仍未对外资银行开放本币业务,并对外资银

2、行实行地域限制。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更是长期对银行业务实行外资禁入政策。1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分析 从实施跨国并购的银行的角度来看,其进行跨国并购的具体原因很多,但主要表现为:追随客户的动因,快速进人新市场的动因,逃避本国市场上各种管制的动因,获取东道国优惠政策的动因和管理者行为动因。首先是追随客户的动因。长期的银行关系的重要性是银行跨国并购的一个主要因素。如果银行的相当一部分客户移到国外,银行也随之扩展到国外,这是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的。在国外经营的本国公司希望继续忠实于其长期存在的本国银行。然而,如果在国外本国银行没有能为其在国外经营的本国公司建立分支机构提供服务,就会冒着风险将业务丧失于当

3、地更方便的银行。研究发现,制造企业的国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国外银行贷款账面之间有着强大的关系。其次是突破金融服务贸易壁垒,快速进人新市场的动因。金融服务贸易壁垒主要是指一国对国外金融机构市场准人限制的规定,一般分为进.人壁垒和经营壁垒。相对于商品贸易以及其他服务贸易来说,金融服务贸易壁垒更为严格、其目的主要是维持本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保持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能力,保护本国的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的主要功能在于为社会提供一个货币支持机制,同时还构建了社会的信用体系。金融机构的这种功能使其经营必须采取高负债、低自有资本的方式,这就对金融机构在安全性、流动性和获利能力之间的适度均衡提出了严格要求。

4、2中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与国际化存在的问题2.1海外银行组织机构设置比较单一 中国商业银行海外组织机构设置主要以传统的分支机构为主,形势比较单一,这往往受东道国银行法律、监管的限制,又增加母国银行新设立机构所需要的大量资金。而目前国际上主要以并购为主进行跨国经营,这既可避免市场准人的限制,又能迅速提升中国银行业在该国金融市场的地位和经营能力,同时又可减少新设立机构所需的大量资金。因此,中国银行业海外银行组织机构设置的模式应发生变革。2.2商业银行开拓海外市场能力不强虽然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取得一定进展,然而从中国目前实践看,国内商业银行由于诸多原因,其在海外增设分支机构较少,拓展海外市场能力不强

5、,海外经营总体实力十分薄弱。其主要原因在于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内银行海外目标市场定位不突出,主要通过自建机构走内延式发展道路,而不是通过并购走外延式发展道路,从而制约中国商业银行开拓海外市场。同时,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程度较低,经营观念陈旧、产品和服务落后,业务结构不合理,银行国际竞争力不强,盈利能力受到限制。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如何有效拓展海外市场显得十分重要。2.3海外银行经营风险较大,监管体系不完善 由于中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与国际化经营才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国外并购中有些偶然性因素的存在,这就加大了海外银行并购与经营风险。同时,母行对海外机构的监控不够,海外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差,违规问题较多,从而使一

6、些银行经营风险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海外银行的发展。3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对策3.1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发挥各自银行的竞争优势 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是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中国商业银行应以金融全球化为背景,制定中国银行业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战略,并力争在2020年基本实现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目标,在2050年基本实现全球化发展目标,使中国银行业成为发展中国家最具竞争力和最活跃的银行,以更好提升中国银行业在全球金融中的地位。因此中国银行业应注重外延式的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并购活动中,迅速壮大中国商业银行的自身实力。同时中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银行的经验,加速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转

7、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按巴塞尔新协议的要求逐渐规范中国商业银行的运营,降低不良资产,提高资本充足率,积极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创新思维和服务质量,打造银行品牌和发挥其竞争优势,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3.2注重发挥际金融中心的作用,提升中国银行业在亚洲区域的地位目前香港是国际上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并且是外资银行最集中的地区,拥有非常成熟的金融市场和规范运作的金融体系。按照CEPA要求,目前中国大陆和香港有着广泛的经贸和金融往来,随着人世限制的取消,中国银行业应积极运用际金融中心的平台,大力发展海外银行业务,并逐步增强中国银行业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进而实现在亚洲市场的海外业

8、务发展。3.3不断提高银行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中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学习国外银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与水平,运用先进的营销理念,不断开拓业务领域,按照国际惯例规范经营,以降低成本,增加获利能力。同时要加快海外分行的电子化建设,建立海外行数据中心,使海外机构经营管理信息化程度达到国际同业先进水平。另外,银行国际化经营并不只是海外机构自身业务的发展,而应该是总行作为一个整体在国内和国外的业务发展。因此,中国商业银行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全局的立场,树立并提高内外联动、外外联动意识,高度重视并加强境内外机构以及境外机构间的合作,充分发挥海外市场的作用。 参考文献1叶小莉,张瑜. 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和风险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0.12:112-115.2桂詠评. 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视野的资本重组及其业务整合J. 改革,2011.03:191-195.3彭扶民,张琴. 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战略的路径选择探析J. 投资研究,2010.08:22-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