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61918663 上传时间:2021-01-1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新人教版必修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条件 (1)根本原因: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日益暴露。 (2)直接原因:1825年开始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了工人贫困和社会动荡。 (3)思想条件: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等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4)阶级条件: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工人运动,表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 (5)主观因素: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2.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主要内容 (

2、1)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2)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3)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4.历史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观察下图,针对当时工人阶级的状况,欧文提出了建立“新和谐公社”的设想。应如何认识这一设想? 提示:这一设想脱离了现实,将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希望寄托于上流社会人士的帮助,这只能是空想,其失败是必然的。,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二、巴黎公社 1.背景 (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2)资产阶

3、级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准备解散国民自卫军。 (3)1871年3月18日,国民自卫军占领巴黎城。 2.成立: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3.措施 (1)政权措施:民主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建立了自己的司法机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 (2)经济措施: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4.失败:1871年5月下旬,巴黎公社被扼杀。 5.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为国际社会主义运

4、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有人说“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请说明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提示:资本主义仍处于上升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还未达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一、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1.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2.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3.共产党宣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了

5、阶级和阶级斗争,还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以及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历史使命。,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A.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自起草的 B.它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纲领 C.它首次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 D.它第一次较为系统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一个主义或一个思想理论的诞生,要有一整套的内容,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基本原理的阐述。 答案:D,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

6、应用,1.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文中的“锁链”指() A.贫穷与落后 B.专制与愚昧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解析:从材料中“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可知,马克思、恩格斯号召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故“锁链”是指资本主义剥削制度,D项正确。 答案:D,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2.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 A.工人运动的兴起 B.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社会主义思想高涨 D.吸取人类优秀文

7、化成果 解析:C项不符合史实;A、B、D三项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而题干问的是“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故选B项。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物质基础决定一定时期的意识形态。 答案:B,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正确认识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 (1)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空想性”,是因为它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力量。 (2)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指的是它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还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一,二,精要解读

8、,典题例解,迁移应用,二、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教训 1.无产阶级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 2.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和巩固革命成果,必须建立工农联盟。 3.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社会主义研究杂志1986年第3期载文指出:“巴黎公社基本上是按照蒲鲁东(法国小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地方自治原则和布朗基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建立起来的一个城市自治政权。”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A.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无产阶级革命 B.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自治政权 C.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指导 D.并没

9、有实施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举措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从材料可知,巴黎公社并未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来建立政权,而是按照不成熟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原则建立了一个城市自治政权,故选C项。 答案:C,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1.下列对巴黎公社革命的评价,最为正确的是 () A.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理论的胜利实践 B.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无产阶级夺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D.巴黎公社起义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不符合史实,C项革命时机并没有成熟,D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正处在蓬勃发展时期,并没有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故

10、排除A、C、D三项。B项是巴黎公社的性质,符合题意。 答案:B,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2.1871年,巴黎当局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取消市场经济自由交换的原则、禁止企业克扣工人工资、没收逃亡富人的住宅,供无家可居的工人居住,对贫困的劳动者实行社会救济等。这些措施() A.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B.是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体现出政权的无产阶级性质 D.表明法国已是社会主义国家 解析:材料中的措施是为了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故体现了政权的无产阶级性质。 答案:C,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巴黎公社没有敲响资本主义丧钟的原因 (1)当时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发展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还

11、没有达到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2)巴黎公社革命之所以爆发,主要是因为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民族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并不是因为法国的资产阶级统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史料一无论是圣西门、傅立叶或罗伯特欧文,都根本没有想到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成为两个在经济上对立的阶级,更没想到实现他们的计划要涉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大规模斗争。 研读:“都根本没有想到”与“更没想到”揭示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和空想性。 史料二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马克思 研读:马克思揭示了巴黎公社革命是法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当时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还不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