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学 生 姓 名 刘祎学 号 120511336专 业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 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4 年 5 月 长春理工大学1、如何理解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本质)答:实践活动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认识过程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得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具有摹写性和创造性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的认识活动,是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在观念上把握客体和创造客体的活动,也就是在观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活动,其根本任务就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即主体正确地反映客体这种反映,是以人的认识结构为前提的具有选择性和建构性的反映,是抽象、概括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创造性的反映,是一种不断深化的反映2、如何理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答: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
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的发展规律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第一,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线路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第二,人的认识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客服主管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统一,而不是其他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 、 “终极真理” 3、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答: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包含两方面含义:一、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能称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二、人类认识按照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包含两方面含义: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有限的真理的绝对性和喜爱那个队形是辩证统一的: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4、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答: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观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长春理工大学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第二,价值的形式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一种认识只要是真理,就会或迟或早地显示出其对时间的知道作用,即显示出自身 价值第三,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入,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时也就越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