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意义角度的死亡教育干预在晚期肝癌并发肝性脑病患者护理300字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61906587 上传时间:2021-01-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生命意义角度的死亡教育干预在晚期肝癌并发肝性脑病患者护理3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生命意义角度的死亡教育干预在晚期肝癌并发肝性脑病患者护理3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生命意义角度的死亡教育干预在晚期肝癌并发肝性脑病患者护理3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生命意义角度的死亡教育干预在晚期肝癌并发肝性脑病患者护理3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于生命意义角度的死亡教育干预在晚期肝癌并发肝性脑病患者护理3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生命意义角度的死亡教育干预在晚期肝癌并发肝性脑病患者护理3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生命意义角度的死亡教育干预在晚期肝癌并发肝性脑病患者护理300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生命意义角度的死亡教育干预在晚期肝癌并发肝性脑病患者护理300字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生命意义角度的死亡教育干预在晚期肝癌并发肝性脑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64例晚期肝癌并肝性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从生命意义角度开展死亡教育,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死亡态度、情绪及生活质量状况。 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死亡态度各项目均比干预前显著改善,且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诊断及确

2、诊均符合肝转移及肝癌相关诊断标准3,肝性脑病确诊均符合实用临床肝病学4中相关诊断标准;肝功能评分均B级;入院时均无肝性脑病史及其临床表现;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意识及精神障碍者;无沟通交流能力者;不愿配合相关研究者。1.3 方法两组患者均行症状控制及常规基础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健康宣传教育方法进行4周干预:(1)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主治医师以及主管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措施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以良好温和的形象接待患者入院,并让患者及其家属尽早了解医院周边环境,以消除患者不必要的思想顾虑,使患者

3、对自身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打消其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心理,激励患者主动调节心理状态。并针对患者焦虑、紧张以及恐惧等负性心情进行疏导。(2)进行药物注射前对患者的体质状况进行详细了解,并询问患者是否具有药物过敏史,药物注射过程中将注射速度调至患者适宜,防止其感到不适;同时还应注意保暖,加强对患者皮肤和会阴部护理。(3)生活护理:合理安排饮食,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多食用清淡食物,禁止食用油腻、辛辣以及生冷刺激性食物,忌过饱过饿,尤其是对于晚饭,要合理控制食用量。(4)定时对病房进行消毒打扫以及通风换气,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以及空气的清新湿润。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基础上从生命意义的角度构建

4、死亡教育干预策略:生命意义寻求及提升:寻求生命意义是晚期癌症患者减少疾病痛苦及绝望、无助感等求取自身生命意义的重要形式,医护人员采取访谈形式同患者沟通,使其逐渐接受敏感话题、宣泄不良情绪、认识现在及发现生命意义;引导患者进行生命回顾,依次回忆童年、少年、青年、成年、疾病确诊及现在其所发生的最难忘的事情,并引导其描述当时情景及感受,促使其在此过程中对生命赋予新的意义。同时,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应满足患者需求,协助患者对未来生活进行规划,减轻其焦虑忧愁心理,同患者谨慎谈论死亡话题,帮助患者接纳和直面死亡,以降低其对死亡的恐惧心理。死亡教育方法:根据对患者心理及病情评估结果进行个性分析,发放针对性教育

5、资料,或利用墙报、电视等大众宣传及集体讲课、个别交流等方式进行教育。以引导、启发、暗示、解说及鼓励等形式进行积极、正面和技巧性的沟通。死亡教育内容:让患者认识到生与死是人类的必经过程,善待、珍视和正视生命,并学习怎样处理自我失落感、怎样获取人生自我的积极评价、怎样获得对死亡及其之后的正确认识等。所有患者均在健康教育前进行基本状况测评。当患者担忧预后不良、家庭及经济时,医护人员应及时分散患者注意力,鼓励其多谈心和培养爱好;向患者降解疾病原理,对疾病疼痛应给予药物控制来缓解。个性化死亡教育:每位患者每周接受2次针对性单独的死亡教育,试验组每周召开1次座谈会或专题讲座,共持续4周。1.4 评价指标1

6、.4.1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对死亡的认识及态度、情绪及生存质量等状况。1.4.2 评价方法 参照简明心境(profile of mood states,POMS)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情绪状况5。该量表共包括焦虑-紧张、抑郁-沮丧、愤怒-敌意、疲劳-迟钝、慌乱-迷惑、自尊感及精力-活力7个分量表,除精力-活力量表及自尊感为正性量表外其余均为负性量表。每项回答等级:一点也没有计为0分,略有一点计为1分,有一些计为2分,相当多计为3分,非常多计为4分。总得分为负性情绪得分总和与正性情绪得分之差加100。参照死亡态度问卷调查表6对患者年龄、性别、信仰、当前心理及生理、家中讨论死亡、乐观接

7、受死亡、对死亡感到恐惧、绝望及悲伤、对亲情、经济及疾病压力大、无幸福感、珍惜生命、正确面对死亡等问题进行调查。患者选择“是”或“否”作答,指导患者填写调查表并当场收回该表。应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7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将与患者心理及疼痛等因素相关的精神、食欲、家庭理解及配合、睡眠、对治疗的态度、对癌症的认识、面部表情及日常生活等8个项目作为评估内容,评分为5级,最好为5分,最差为1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统计数据,各量表得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正态分布者行t检验,非正态分布者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2检验,

8、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对死亡的态度比较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对死亡态度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干预后乐观接受死亡、对死亡感到恐惧、珍惜生命等项目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1);无幸福感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试验组死亡态度各项目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各情绪量表和总分情况比较干预后试验组焦虑-紧张、抑郁-沮丧、愤怒-敌意、慌乱-迷惑及总量表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焦虑-紧张、抑郁-沮丧、愤怒-敌意、慌乱-迷惑及总量表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9、2.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情况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估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均0.01),其中试验组提高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3 讨论肝性脑病是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症,其中精神障碍及神经系统异常是其主要临床体征8。晚期肝癌患者肝功能极差,肝细胞衰竭,常因肝失代偿期而并发肝性脑病。肝性脑病发病率高、治疗难、死亡率高,是晚期肝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有资料研究显示9,临床大约有85%肝癌患者合并有肝硬化,有50%肝癌患者合并有肝性脑病。目前临床关于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研究认为10-12,肝性脑病的主要发病原因

10、为氨中毒,其中血氨可通过血脑屏障引发神经毒性作用,最终造成患者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产生肝性脑病。由于长期的疾病及复杂的治疗对患者心理、生理、家庭和生活造成巨大影响,面对疾病治疗的无助、失望、孤独及生存无意义感,患者极易产生恐惧心理13。对于晚期肝癌合并肝性脑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不仅能够促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对降低家属及患者焦虑和恐惧感,降低医患矛盾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死亡教育是探讨死亡的本质及各种濒死和丧恸主题,促使人们深切反思自己与他人、社会以及自然、乃至宇宙的关系,从而达到认识生命的终极意义及生命的价值,面对死亡,克服死亡的恐惧,超越死

11、亡,改善癌症患者死亡认知和生活质量,最终使患者体会珍爱与谦卑,展现人性的光辉,活出生命的意义14。有研究认为15,帮助患者寻求生命意义能够降低疾病及治疗对其带来的生活变化,减轻其无助感和绝望感,使其发现生命存在的理由、使命;对其发现生命的意义,正确认识和面对死亡等具有重要意义。还有文献显示16,17,晚期肝癌合并肝性脑病患者不但要忍受疾病的折磨,还要面对死亡的威胁,尤其是进入预期死亡阶段后,内心的痛苦是常人无法体会的。而良好的死亡教育能够帮助晚期肺癌患者树立科学、健康的死亡观念,消除对死亡的焦虑、恐惧等病态心理,坦然面对死亡。本研究对32例晚期肝癌并发肝性脑病患者进行基于生命意义的死亡教育结果

12、发现,干预后试验组的乐观接受死亡,对死亡感到恐惧,绝望及悲伤,对亲情、经济及疾病压力大,无幸福感,珍惜生命及死亡教育有助于患者正确面对死亡等态度项目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生命意义的死亡教育干预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死亡恐惧,增强其心理承受力。肝性脑病常发病于肝癌终末期,患者的情绪非常低落,常产生哀伤、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有资料认为18,19,癌症患者常担忧癌细胞扩散进而产生焦虑情绪。当意识到健康和生命即将失去,癌症患者内心非常害怕离开亲人,有极强的不确定感。相关文献指出终末期癌症患者心理及信息需求远高于其他领域需求,癌症复发、转移及心理领域的担心最为常见,

13、为获得最大支持和回避冲突,癌症患者常掩藏情感,因此其内心较为压抑20。本研究发现,基于生命意义的死亡教育对晚期肝癌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焦虑-紧张、抑郁-沮丧、愤怒-敌意、慌乱-迷惑等负性情绪有良好改善作用(P0.01);且其在焦虑-紧张、抑郁-沮丧、慌乱-迷惑及愤怒-敌意等情绪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基于生命意义的死亡教育对改善晚期肝癌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的负性情绪较为有效,医护人员对此心理给予相应支持。同时,本研究发现,患者生活质量均较干预前提高,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基于生命意义的死亡教育不能改善晚期肝癌并肝性脑病患者的疲劳-迟钝、精力-活力及自尊感,这是因为导致

14、患者精力不济、疲劳的原因较为复杂,营养状况、病情、器官及免疫功能衰竭等因素均可造成。综上所述,对晚期肝癌并发肝性脑病患者行基于生命意义的死亡教育能够改善患者的死亡态度和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 丁凯,胡平方,谢渭芬. 肝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J. 胃肠病学,2015,20(2):65-71.2 李永红,江智霞,高晓霞,等. 死亡教育对晚期癌症患者死亡态度的影响J. 重庆医学,2014,43(2):244-246.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11):1141-1159. 4 池肇春. 实用临床肝病学

15、M. 第2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1.5 Fillion L,Gagnon P. French adaptation of the shortened version of the Profile of Mood StatesJ. Psychol Rep,1999, 84(1):188-190.6 唐鲁,张玲,李玉香,等. 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用于护士群体的信效度分析J. 护理学杂志,2014,29(14):64-66.7 孙燕. 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00-101.8 袁胜春. 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7):98-99.9 刘惠媛,陈志敏,曾健伟,等. 4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 新医学,2013,(2):48-51.10 Kodali S,McGuire BM.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J. Clinics in liver disease,2015,19(3):565-576.11 Dhare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