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手册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163350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传染病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常见传染病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常见传染病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常见传染病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常见传染病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传染病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传染病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手册(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封面 1:常见传染病中医药预防保健手册长安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常见传染病中医药预防保健手册目 录一、 麻疹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03)二、 水痘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04)三、 流行性腮腺炎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05)四、 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06)五、 流行性脑膜炎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07)六、 甲肝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08)七、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09)八、结核病的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10)九、手足口病的中医防治知识 (11-12)十、甲型 H1N1 流感的中医预防 (13-14)十一、非典型肺炎的中医防治 3(15)常见传染病的中医防治系列知识

2、之一:麻 疹麻疹俗称“疹子 ”、 “痧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空气传播。多发于婴幼儿。患过麻疹后可获得持久性的免疫力。麻疹病潜伏期为 lO12 天。出疹前后 5 天左右为传染期。麻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的眼泪、鼻涕、唾液中。发病时可有发热、流涕、流泪、怕光、头痛、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症状。在发热后的 23 天,于口腔两侧近臼齿处的颊粘膜上,可出现“ 麻疹粘膜斑 ”,斑点为针尖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有一圈红晕。出疹后 23 天,此斑就会消失。中医治疗鲜芫荽 30 克,水煎服适用于前期;浮萍、苏叶、芫荽各 15 克,西河柳 30克、煎水外擦全身,适用于出疹期出疹不远;鲜芦根、鲜茅

3、根各 30 克,水煎服,适用于恢复期。治疗原则:1.麻疹为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主要采用中药治疗。中医治疗麻疹一般按病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论治。常用透疹、4清热、解毒等治法,使疹毒外透,从而减轻临床症状,减少合并症的发生。同时配合西医对症疗法,但不宜早期滥用抗生素。2.麻疹合并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应选用敏感、足量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同时用中药以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之法治疗。中西药合用,以协同发挥治疗作用。对麻疹并发喉炎、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均应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措在治疗上,以宣透解毒为总原则,并根据发病过程中各不同阶段的不同证候,分别采用透发、解毒、养阴等法。对于

4、疹发不畅,邪毒内陷之逆证,则宜清热解毒,以达邪外出。本病治疗,重在透发。麻毒外透,则邪有所出,以防他变。在治疗中按出疹时期,分段辨治。疹前期以透为主,出疹期以清为主,疹回期则以养阴为主。但应注意透发防耗津液,清热勿过犯寒凉,养阴忌滋腻留邪。常见传染病的中医防治系列知识之二:水 痘水痘是儿童的高度急性传染性疾病,偶发于成人。以冬春季发病为主,有终生免疫力。它是由复合疱疹 DNA 病毒,即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原发感染。以发热及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水痘传染性强。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出疹前 2 日至出疹后 6 日都有传染性。中药方剂:连翘、牛蒡子、桑叶各 9 克,荆芥 4.5

5、 克,大青叶 15 克。5瘙痒较剧,加蝉衣 4.5 克,白僵蚕、白蒺藜各 9 克。水疱较多,加泽泻 9 克,生薏仁、滑石各 12 克。发热重,舌苔黄膳,去荆芥、配加银花、黄芩各 9 克,蒲公英 15 克,黄连3 克。营分有热,见神烦不宁、舌绛,去荆芥,加生地 12 克,丹皮、赤芍各 9 克,紫花地丁 15 克;伴神昏者,另用万氏牛黄丸一粒化服 ;兼抽搐,再加石决明 30 克,钓藤 15 克(后下) ,地龙 9 克。红豆 30 克,白萝卜 60 克,淡竹 15 克煎水代茶饮。常见传染病的中医防治系列知识之三: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俗称“ 痄腮 ”多见于儿童,也偶见于成年人。一般患过此病的人痊

6、愈后,便具免疫力,但也有少数人会再患此病。中药对本病有很好的疗效,只要辩证正确,及时治疗,可以治愈。临床上将本病分为风热外感型和热毒炽盛型两个类型,患者可根据各型的症状特点,辨证治疗。一、风热外感型:这种类型与感冒有些相似,症见头痛,发热不高,多在37.538.5之间,有的还可有喷嚏、流涕,腮部肿胀酸痛,进食咀嚼均感腮部有十分难受的酸痛,舌质红,舌苔多呈薄黄,脉多浮数(即轻轻一按即可感到脉博跳动且跳动很快)。治疗应清热解毒,透表散结。可用:薄荷 5 克(后下),连翘 12 克,土金银花15 克(即本地出产的金银花),玄参 12 克,夏枯草 15 克,虎杖 12 克,荆芥 6 克,板蓝根 25

7、克,牛蒡子 9 克,黄芩 8 克,黄柏 6 克,甘草 6 克。加水煎成 400 毫升,日分 2 次温服,可连服 34 剂。6配合药物外敷,有助于提高疗效。可用黄柏粉 6 克,青黛粉 4 克调匀,加入食醋调成糊状外敷腮部肿痛处,只要皮肤不敏感,可连敷 8 小时10 小时。休息 34 小时换药再敷。在农村可用新鲜仙人掌去刺,洗净捣烂外敷,疗效也相当好。若无仙人掌,也可用蓝靛外敷。二、热毒炽盛型:除腮部肿大较为明显外,腮部胀痛明显,稍为轻触即感疼痛。进食咀嚼吞咽均感艰难,咽喉部红肿,大便硬结不畅,小便短且黄,舌质红,舌苔黄厚,脉弦数(如按琴弦,且脉搏跳动快)。治疗时应当荡涤热毒,消肿软坚。可用:黄芩

8、 12 克,胡黄连 8 克,黄柏 6 克,蒲公英 32 克,马勃 4.5 克(布包煎),生蒲黄 3.3 克(布包煎),夏枯草 18 克,柴胡 6 克,玄参 12 克,牛蒡子 10 克,甘草 6 克。加水煎成 400 毫升,日分 2 次温服。每天 1 剂,连服 3 天。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方:凡未患过流行性腮腺炎又接触过病人者,可煎服下列中草药,每天 1 剂,连服 34 天。土金银花 15 克,板蓝根 20 克,鸭跖草 12 克,蒲公英 18 克,蜜枣 5 枚。加水煎成 300 毫升,日分 2 次温服。(如上述药物不全,可用下列药物补充,缺一补一,缺二补二,依此类推。替补药物及剂量为:大叶桉树叶 1

9、8 克,虎杖 15克,马齿苋 20 克,败酱草 15 克)。常见传染病的中医防治系列知识之四:流行性感冒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经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潜伏期一般为 13 日。起病急骤,以高热、畏寒、头痛、乏力、酸痛等为主要表现,此时呼吸道症状可不严重。23 日后,全身症状逐渐减退,但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上呼吸道症状较显著,少数病人可有鼻出血、食欲不振、恶心以及便秘或者腹泻等轻度胃肠道不适症状。中医认为流感属“ 时行感冒 ”,一般按风寒、风热、暑湿三种情况论治。风寒证主要有恶寒重、无汗、头痛、身体酸痛、鼻塞、咳嗽、吐痰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轻按即感觉到脉

10、跳,且有绷紧之感)等表现。对此证可用辛温解表的方法,常用荆防败毒散:方药:荆芥、防风、姜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各15 克,甘草 5 克。风热证主要有身热较重、稍微怕冷、出汗较少、头胀、咳痰粘黄、流黄浊涕、舌苔薄黄且边尖红、脉浮数(脉搏快,轻轻一按就可感觉到脉搏跳动)等表现。7此证应予辛凉解表,常用银翘散:方药:连翘、银花 15 克,桔梗、薄荷、甘草、牛蒡子各 6 克,竹叶、荆芥、豆豉各 10 克。暑湿证主要有发热、少汗、身体酸痛、头昏重、眼痛、口中粘腻、胸闷、恶心、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脉捕快而不畅)等表现。此证应清暑祛湿解表,常用香薷饮:方药:银花、连翘、扁豆

11、各 9 克,香薷、厚朴各 6 克。以上三证的方药均应和水煎服(若嫌不方便,也可到药店买成药) 。煎药时宜于轻煎,不可过煮。煎好后趁温热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汗或吃热稀饭,米汤以助药力。出汗后尤应避风保暖,以防复感。此外,在流感易发的季节,尤其要重视预防。可根据时令选择以下方药:冬春风寒多发季节:贯众、紫苏、荆芥各 10 克,甘草 3 克。水煎顿服,连服3 天。夏日暑湿当令季节:香薷、佩兰各 5 克,薄荷 2 克煮汤代茶饮。流感广泛流行时,可用贯众 10 克,板蓝根 12 克,生甘草 3 克煎服,每日一剂。常见传染病的中医防治系列知识之五:流行性脑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任何年龄

12、都可发病,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冬春季发病较多。脑膜炎双球菌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从空气传播。防流脑,可按时接种流脑疫苗。专家同时也指出除接种疫苗外,应用传统的中药治疗也尤为重要。流行性脑膜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 8【辨证】温热疫毒,深入营血,内陷心包。 【治法】清营透热,清心开窍。 【方名】疫疠解毒清心汤。 【组成】生石膏 200 克,犀角 10 克,黄连 10 克,黄芩 15 克,玄参 50 克,生地 50 克,知母 15 克,丹皮 15 克,焦栀子 15 克,生绿豆 100 克,鲜菖蒲 15 克,白茅根 100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 常见传染病的中医防治系列

13、知识之六:甲 肝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病例较常见,一般不转为慢性和病原携带状态。治疗原则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疲劳和使用损肝药物。中医普遍认为是甲型肝炎主诉全身疲乏无力、恶心、厌油腻性食物,小便黃、9肝区闷疼,是肝胆湿热、肝气郁结所致。因此,用中医中药防治甲肝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途径。对于未感染者,主要用板蓝根、茵陈、蒲公英、甘草、蛇舌草、赤芍等为配方,煎汤剂服用。对于出现黄疽或丙氨酸氢基转移酶升高者,可用清热利湿、疏

14、肝解郁等方法治疗,一般选用如蒲公英、夏枯草、板蓝根、金银花、金钱草水煎服或茵陈、金钱草、白茅根、在警及赤芍水煎服。常见传染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系列知识之七: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可以导致数以亿计的禽类死亡并可以传染人类,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因心、肾等多种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专家认为,面对如非典、禽流感等大规模病毒性流行病,西药对其作用甚微,并且容易产生抗药性,而中药往往能起到出其10不意的效果。可用于解表清热类的中成药有:连花清瘟胶囊、柴银口服液、银黄颗粒等;清热解热类的有:双黄连口服液

15、、清热解毒口服液(或颗粒)、鱼腥草注射剂、双黄连粉针剂;清热开窍化瘀类:安宫牛黄丸(或胶囊)、清开灵口服液(或胶囊)、清开灵注射液、醒脑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清热祛湿类:可选用藿香正气丸(或胶囊)、葛根芩连微丸等;止咳化痰平喘类:苦甘冲剂、痰热清注射液、喉枣散、祛痰灵等;益气固脱类:可选用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常见传染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系列知识之八: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现介绍几种结核病的中药预防保健汤:冰糖黄精汤【来源】 闽东本草【原料】黄精 30 克冰糖 50 克【制作】黄精用冷水泡发,加冰糖,用小火煎煮 1 小时即成。【用法】吃黄精,喝汤,每日 2 次。【功效】滋阴,润心肺。适用于身体虚弱、肺虚咳嗽及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大、低热、咯血以及妇女低热、白带等病症。百合粥治结核【来源】 本草纲目11【原料】百合 30 克(千百合碾粉 20 克)、糯米 50 克、冰糖适量。【制作】百合剥皮去须切碎(或干百合粉)与糯米同入砂锅内,煮至米烂汤稠,加冰糖即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