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17课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163303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17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17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17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17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17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17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17课(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下册 17 课教案三年级语文课时备课 2010-04-19 10:27:15 阅读 58 评论 0 字号:大中小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教育学生要关心自己的父母。教学重点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学习关心别人。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预习探究1初读课文理解(1) “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2) “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了呢?”(3) “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4) “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2导入课文。同学们,我们刚才模拟了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可贵的沉默那么,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呢

2、?是在什么情况沉默的?二、展示交流1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2读通课文。3指名读课文,正音。4学习本课生字。(略)5指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再读课文,勾画出你喜欢的语句,交流一下,说一说,为什么喜欢?第二课时一、反馈纠正1.图上画的是哪个场景?2.从书中找出有关描写他们这时表现的语句,小声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出什么来了 ?A.自由小声地读一读。B.体会、感悟。C.指导朗读。d、出示第二幅图,体会“可贵的沉默”的意思1这幅图和第一幅图有什么变化?2默读课文这部分,从中找找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沉默了?3这时,他们的表现又有什么变化?从文中画下来。a.小声读一读。b.你又有什么体会?c.想象这时他们

3、的心里会想什么呢?d.假如是你,你知道吗?4学到这儿,你想想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如果没有这沉默,旧不会引起大家的思考,不懂得去珍重别人对自己的爱;有了这沉默,同学们才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关心爸爸妈妈,所以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二、拓展延伸: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报他们的爱。)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六(第二课时) 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 三年级下册 可贵的沉默 课件格式:电子文本 教案设计 浏览次数: 46 可贵的沉默主要讲的是:上课时,老师从孩子们那里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孩子们因此而感到骄傲和快乐;知道爸爸妈妈

4、生日的孩子只有几个,而没有一个孩子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强烈对比之下,孩子们沉默了,老师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孩子们懂得了要关心父母,并学会以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的事。结合教材特点及本班学生实际,设计如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2、过程与方法:抓重点语句,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感受其情感;结合课文插图,根据生活经验想像课文描述的场景,让学生从孩子们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体会他们的心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

5、教育,学会关心别人。【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爱父母,关心他人是本课的重点。体会沉默的可贵是本课的难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在初读课文时,同学们提出了几个问题:为什么沉默?沉默什么?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2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继续来学习课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课件出示两幅画面。2先读读课文,再仔细观察画面,想一想:哪幅画面描绘的是同学们沉默的场景?为什么?学生通过初步感知课文的语言文字后了解到:当老师问,“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 时,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

6、以及“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之中” 等这些内容时,知道了沉默的画面上应该是没有人举手的,而且孩子们的脸上充满了犯了错误的神情;又通过观察两幅画面上人物神态与动作的不同,学生比较容易地了解到第二幅画面描绘的是同学们沉默的场景。本课的两幅插图,人物神情对比强烈,比较好地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借助画面激发了情趣,又实现了图文的有机结合,达到了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目的。细读课文,体味情感1学习课文 19 自然段什么原因使同学们在沉默之前这样兴奋,这样快乐呢?让我们快来读读课文的19 自然段吧。(学生会回答:上课时,老师问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知道你们的生日并向你们表示祝

7、贺吗?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孩子们因此而感到骄傲和快乐;)老师接着问:从哪儿看出同学们当时特别兴奋、快乐呢?划出相关语句读一读。指导朗读。重点指导第 7 自然段: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有的还神奇十足地左顾右盼。读出孩子们“神奇十足 ”、“左顾右盼” 的样子,体会他们欢乐、骄傲、得意的情绪以及教室里热闹的气氛。联系学生实际,引起共鸣老师问:同学们,你们的生日爸爸、妈妈知道吗?生日那天,爸爸、妈妈为你祝贺吗?知道的,祝贺的,也请你举起手来。(学生当中肯定举手的人占多数。)过渡:看来我们每个同学都和文中的小同学一样,爸爸、妈妈都知道你们的生日,并为你们祝贺生日,这的确是件

8、令人兴奋的事。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同学们变得沉默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 1013 自然段吧!2学习课文 1013 自然段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回答出,当老师问孩子们,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并向爸爸、妈妈祝贺时,孩子们沉默了。此时课堂上的气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重点体会句子:“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a.出示对比句: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教室里,没有人举手。b.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它们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出:热闹的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没有人举手,是因为他们中间的确没有人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然而,没有人说话,是因为大家认识到

9、了自己做得不够好,感到很惭愧。爸爸、妈妈都能记得自己的生日,并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为自己祝贺生日,而自己却从来没有想到为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甚至不知道他们的生日,心里真是惭愧不安,因此谁也没说话。c.指导朗读,读出孩子们当时的惭愧与不安。轻声播放歌曲懂你,老师情感导入:孩子们沉默着,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伴随着音乐,给时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然后,指名发言。因为课文描写的就是孩子们生活中的情景,适时地展开想象,学生很自然地揣摩到当时的心理状态,学生可能会想:“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要为爸爸、妈妈祝贺生日呢?” 或“爸爸、妈妈平时总记着给我过生日,我怎么这么不关心他们呢?真惭愧!”或 “我知道应该为爸爸、妈妈

10、祝贺生日了,可我该怎么做呢? ”老师导入:孩子们沉默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出示句子: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提要求:a.先自己读读句子。b.再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试着给这句话填填空:他们已经意识到的是,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是。c.同桌同学说一说。d.指名填空。e.指导朗读。通过联系上文,我们知道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孩子们因此感到骄傲和快乐,他们已经意识到的是父母对自己的关爱;通过联系下文我们知道,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应该去主动关爱父母,学

11、会关心他人。3学习第 14、15 自然段老师语言过渡: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我的语气缓和下来,轻轻地问:“怎么才能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呢?” 这时,沉默之后的教室里又热闹起来了,只是与沉默之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自由读第 14 自然段,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呢?你能通过读表达出来吗?指导朗读:读出孩子们明白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时候,那种如释重负的语气,以及积极、主动的想办法时,那欢快、欣喜的心情。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a.老师导入:结束这堂课时,我给孩子们提了个建议:为了给父母一份特别的惊喜,你们最好用一种不被父母察觉的方

12、式了解他们的生日,而祝贺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记住一点,只要你表达了自己的爱,再稚拙的礼物他们也会觉得珍贵无比。b.如果你当时也在教室里,听了老师的这个建议,你会怎样做?过渡:真会像老师说的那样,再稚拙的礼物爸爸、妈妈也会觉得珍贵无比?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4学习第 16、17 自然段自读,联系前文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之处?小组交流,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可能会提出:为什么说“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 ?)重点指导理解句子:出示: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a.“享受”是什么意思?文中的“我” 指的是谁?b.你能联系上文,试着填填这三句话吗?出示句子:这一片沉默给了孩子们

13、多大的享受啊!他们懂得了。这一片沉默给了爸爸妈妈多大的享受啊!他们感受到。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我。c.小组交流。d.指名发言。老师总结,点明主题1这句话既是对全文的总结,同时又点明了课题。这一分钟的沉默,使孩子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了反思,他们懂得了用自己的行动为他人带来快乐;这一分钟的沉默,使爸爸妈妈感受到了从未体验过的来自儿女的关爱;这一分钟的沉默,使孩子们长大了,老师感到无比欣慰,同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正是沉默的可贵之处。2齐读课题,升华情感。拓展与延伸1学完了可贵的沉默,我们肯定想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那么,父母对我们的爱有多少,有多深,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来回

14、忆和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吧!出示提示:a.询问:向亲人和邻居了解,你小时候父母是怎样疼爱你的。b.观察:了解父母平时是怎样为自己操劳的。c.回忆:打开影集或观看家庭录像,找到父母教自己走路、陪着游戏的记录。2同学们,学习了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悟吗?是不是发现自己也与文中的同学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过没关系,现在补过,快行动起来吧,我这里有个小小的建议提供给你考虑。请你制作一个爱心卡,把要祝贺的人物、时间及自己的打算列出来便于实施献爱心行动。爱心卡人物时间祝贺父亲父亲节(6 月的第三个星期日)生日()母亲母亲节(5 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生日()妇女节(3 月 8 日)买一束花爷爷奶奶送

15、一句祝福话老师教师节(9 月 10 日)送一张贺卡同学新年生日()自制小礼物表格也可按时间顺序排列。如:一月有谁、具体什么时间需要何等方式祝贺;二月除上述内容外,还可以设计其他的爱心行动。如:几月几日为班集体做 XX 事;几月几日帮 XX 同学做 XX 事;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工作 2009-12-16 18:45:07 阅读 7 评论 0 字号:大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学习多种方法理解词语。2、通过用心思考,深情读文,学习读好对话的方法。3、通过深入理解课文,懂得“可贵的沉默 ”的深刻含义。感受父母的爱,并自发的去回报这份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关怀身边的亲人。教学

16、重、难点:1、理解 “可贵的沉默”的深刻含义。2、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知道感恩,学会珍惜。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每天,我们都坐在课堂中学习,那其他学校的孩子是怎样学习的呢?就让我们跟随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走进他们的课堂吧!(板书课题)二、精读文本:1、自由放声朗读课文,那么文章中的哪些段落描写了在课堂上发生的事?2、请同学们快速用眼睛看看文章(115 )段,这一节课的课堂气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出图,“瞧,这就是刚上课时那热闹的场面!那当时课堂上为什么这么热闹? ”4、默读课文(1013)段,勾画出描写课堂沉默的句子,结合文中老师提出的问题,想想从这些句子中你读懂了什么?5、汇报。出示句子,联系上下文、对比理解“ 寂然无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