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精心整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6161226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精心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精心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精心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精心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精心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精心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精心整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各个年龄阶段上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关键期主要指一个系统在迅速形成阶段,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称为最近发展区。客体永久性当客体在儿童眼前消失时,儿童依然认为他是存在的。守恒-指物体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时,他的物质含量是不变的。图式是指动作结构和运算结构,后者是前者的内化,它们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适应其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达到平衡的具体途径是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指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到现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顺应-指主体通过调整

2、自己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对偶故事法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即利用讲述故事向被试提出有关道德方面的难题,然后向儿童提问。依恋特指婴儿的依恋,指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积极词汇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消极词汇- 指儿童不能理解或者有些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记忆策略是人们为有效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手段,儿童的记忆策略是不断发展的。心理理论是指对别人和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经验的认识。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倾向,亲社会行为也称利他行为,表现为分享、合作、帮助、救助等。攻击性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

3、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攻击行为也称侵犯行为,它表现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以及对他人权利的侵犯。观点|角色采择是指个人根据一定的信息对他人的内部心理状态的理解和判断。 (塞尔曼)身体自我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涉及到对自己的相貌、体格等方面的看法和评价。自我同一性- 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串感觉。选择1 普莱尔 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著作儿童心理 ,1882 出版,此书被公认是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因此,该书也成为近代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包括三部分:儿童感知的发展;儿童意志的发展;儿童理智

4、的发展。2 科学儿童心理学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传入我国的。3 斯金纳-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强化在儿童行为中起着防止消退的作用;他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强调适当使用强化程序4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理论(了解,可能选择题)观察学习 替代性强化 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自我强化社会学习的研究 攻击性学习;亲社会行为;性别角色的获得5 三山实验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自我中心,幼儿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 幼儿不能正确回答“娃娃看到了什么?”6 视崖实验(了解)119错觉 悬崖 不敢爬过 多数儿童会害怕。这个实验表明,婴

5、儿早就有了深度知觉。7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58 了解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前面学习的最佳期限简答1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5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2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8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 霍尔提出复演说,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华生,重视教育和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但是他们片面地强调环境或教育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第一种观点称为连续论。此

6、观点只强调发展上的量变,认为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是连续的、渐进的,不分阶段的。 第二种观点称为阶段论。此观点只强调发展上的质变,认为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是不连续的、分阶段进行的。儿童的主动性和被动性 第一种观点是发展的机能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就是该理论的一个代表。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儿童自身。第二种观点是发展的机械理论。该观点认为发展的动力来自外部环境,儿童是被动发展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关键期主要指一个系统在迅速形成阶段,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3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类型(定义及解释说明)17横断研究、纵向研究和聚合交叉研究横断研究设计 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

7、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和测量,探究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其优点在于:可以同时研究较大的样本,并能够在短时间内收集到不同年龄的研究对象的资料,成本低,费用少,省时省力;由于研究时间短,因而研究结果受社会变迁的影响较小。纵向研究设计 是指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优点:被试是同质的,研究结果更为可靠;通过对同一组被试的长期追究研究,可以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资料。为了避免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的弊端,保持两类研究设计的长处,可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聚合交叉设计,即在横断的基础上在进行追踪,然后按年龄和观测年份交叉归类,这样在

8、同一年龄组中包括不同年代成长的个体,可以消除一部分“时代变迁”的干扰,也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如 5-10 年)收集较大范围(30-40 年)资料。双生子研究和跨文化研究双生子研究就是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之间和异卵双生子之间在心理发展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这种心理发展特征的影响程度。跨文化研究是指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儿童的心理发展的某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起因:文化交流的需要;心理学研究样本的代表性。4 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24西方儿童心理学发展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总结其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历史

9、,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 世纪后期之前,这个阶段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准备时期。在近代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推动下,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终于在 19 世纪后期诞生了。第二阶段:从 1882 年至一战,这个阶段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在欧洲和美国涌现出许多心理学家,他们开始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普莱尔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还有美国的霍尔、鲍德温、杜威、卡特尔、 ,法国的比纳等,他们的研究为儿童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第三阶段:一战和二战期间,这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由于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著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飞跃的发展,出现了各种理论流

10、派,如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格式塔学派等。皮亚杰,格赛尔第四阶段:二战后,这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发展时期。这种变化和发展主要表现为一下四方面。理论观点的演变;研究方法上的变化;试图把认知发展和社会行为联系起来;将儿童心理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5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9(了解)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个案法6 .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的研究 25-28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有一个演变过程。儿童心理学诞生初期,研究对象仅局限于婴幼儿的发展,一直到 20 世纪上半叶,大多数研究者还认为心理发展截至于青少年时期。1904 年,霍尔出版了青少年心理学 ,此书的问世决定了儿童心理学的

11、研究年龄范围从普莱尔的婴幼儿阶段扩展到青春期。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生命全程的发展率先进行了研究。荣格 埃里克森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渥斯在 1930 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 ,这是世界上第一步发展心理学著作,书中提出要用毕生发展的观点研究人的心理发展。7 弗洛依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35弗洛把性本能看作构成生命本能的最重要的成分口唇期(01 岁)儿童发展的第一个性感区是口腔,儿童主要通过吮吸、吞咽等口腔的刺激活动获得性满足。肛门期(13 岁)儿童从肛门肌肉的活动的刺激中得到快感性器期(3-5 岁)性器官成为儿童获得性满足的主要来源 这个时期男孩和女孩在行为上开始出现性别之分,产生恋母、恋父情结潜伏期(

12、5-12 岁)在儿童身体中几乎找不到一个力比多集中的性感区生殖期(12-成年) 力比多重新在身体中活跃起来,并集中在身体的生殖器官上。这一阶段的性冲动主要表现为对异性的追求8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39埃里克森详细分析了个体一生的人格发展过程。第一阶段为婴儿期(出生至 2 岁):信任对不信任。婴儿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24 岁左右):自主感对羞愧感。这个阶段儿童主要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游戏期(4-7 岁):主动感对内疚感。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

13、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第四阶段为学龄期(7-12 岁):勤奋感对自卑感。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第五阶段为青年期(12-18 岁):自我同一对角色混乱。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第六阶段为成年早期(18-25 岁):亲密感对孤独感。其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第七阶段是成年中期(约至 50 岁):贡献感对无所作为感。这个阶段的个体如果能热心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家庭,养育后代,工作上富有成果,他就会获得一种贡献感;如果不愿或无力承担这些责任就会产生一种无所作为的感觉。第八阶段为成年晚期即老年期

14、(直至死亡):自我健康对绝望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自我健康感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9 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环境决定论中,主要包括三方面 42否认遗传的作用 华生认为行为的反应是有刺激所引起的,刺激来自于客观而不是来自遗传。华生认为由遗传而来的构造,其未来的功能如何,要取决于所处的环境。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提出教育万能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条件反射。强调儿童的情绪是后天习得的。在情绪发展过程中,华生特别强调家庭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认为父母是儿童情绪的缔造者。10 皮亚杰临床法的具体应用 50-51临床法,也称临床访谈法,是皮亚杰学派首创的应用于儿童心理研究的

15、一种方法,主要指研究者通过对儿童心理进行观察,与儿童谈话,让儿童操作实物三个方面,来了解、分析和综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客体永久性实验守恒实验三山实验对偶故事法11 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53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3 岁)-儿童思维的萌芽 客体永久性前运算思维阶段(2、37、8 段)-表象或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刻板性具体运算阶段(7、811、12 岁)-初步的逻辑思维 可逆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1、1214、15 岁)-抽象逻辑思维12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55皮亚杰根据研究提出,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具体发展过程分为以下四

16、个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出生3 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思维时期,他们对问题的考虑都还是自我中心的,所以他们还不能顾及道德规则。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 岁)这是水平较低的道德思维阶段,具有以下四个特点:单方面尊重权威判断一个行为的好坏时,根据的是行为的后果而不是行为的主观动机。在评定是非时总是持极端态度,非好即坏。赞成严厉的惩罚,并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自律道德阶段(712 岁)儿童认为规则是可以通过集体的协商而调整和改变的;儿童在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儿童开始根据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和评判他人;儿童提出的惩罚与所犯的错误更加贴切公正阶段(11-12 岁以后)在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开始倾向于公正。皮亚杰认为,当儿童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