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强化训练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161214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强化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言文阅读强化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言文阅读强化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言文阅读强化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言文阅读强化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强化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强化训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强化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 小题。十一月,庚午,万寿公主适起居郎郑颢。颢,絪之孙,登进士第,为校书郎、右拾内供奉,以文雅著称。公主,上之爱女,故选颢尚之。有司循旧制请用银装车,上曰:“吾欲以俭约化天下,当自亲者始。 ”令依外命妇以铜装车。诏公主执妇礼,皆如臣庶之法,戒以毋得轻夫族,毋得预时事。又申以手诏曰:“苟违吾戒,必有太平、安乐之祸。 ”颢弟顗,尝得危疾,上遣使视之。还,问“公主何在?”曰:“在慈恩寺观戏场。 ”上怒,叹曰:“我怪士大夫家不欲与我家为昏,良有以也!”亟命召公主入宫,立之阶下,不之视。公主惧,涕泣谢置。上责之曰:“岂有小郎病,不往省视,乃观戏乎!”遣妇

2、郑氏。由是终上之世,贵戚皆兢兢守礼法,如山东衣冠之族。注:适:出嫁。外命妇:受过皇帝封号的王公大臣家的妇女。小郎:丈夫的弟弟,俗称“小叔子” 。1、 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 有司循旧制请用银装车。循:遵循,按照。 B、吾欲以俭约化天下。化:教化,治理。C、当自亲者始。自:自己。 D、涕泣谢置。谢:谢罪,接受处置。2、下面的“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吾欲以俭约化天下 B、令依外命妇以铜装车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君何以知燕王3、与“公主何在”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不之视 B、大王来何操C、岂有小郎病,不往省视,乃观戏乎 D、宋何罪之有4、下

3、面皇帝对公主的要求中,有较为严重的封建意识的一项是 ( )A、令依外命妇以铜装车 B、诏公主执妇礼,皆如臣庶之法C、戒以毋得轻夫族,毋得预时事。 D、岂有小郎病,不往省视,乃观戏乎5、翻译上文中划线的句子。(1) 、翻译:(2) 、翻译:二、阅读梁北黎丘 ,完成 610 题。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 ”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 ”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

4、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夫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疑似之迹,不可不察,察之必于其人也。夫孪子之相似者,其母常识之,知之审也。吕氏春秋疑似注部,即“乡” 。孽,妖孽,怪异,这里作动词用,即遇到妖孽了。 端,故意。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释义全对的一项是( )酒醒,而诮其子曰 昔也往责于东邑 知之审也 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A、责备 讨债 清楚 善于 B、嘲讽 询问 详细 喜欢C、谴责 责备 确实 爱好 D、怪罪 责罚 审查 乐于7、与“有奇鬼焉”中的“焉”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至丹以荆卿为计

5、,始速祸焉 B、且焉置土石C、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D、余收尔骨焉8、下面是对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 ”是黎丘奇鬼用来惑人的手段。B “智惑于似其子者”是黎丘丈人刺杀真子的思想根源。C “察之必于其人”是辨察疑似的方法。D “知之审也”是母亲能够识别孪生子的原因。9、下面是对这篇短文的寓意的剖析,正确的一项是A鞭挞以假象迷惑他人的丑恶行径。 B嘲讽遇事不辨真假的糊涂人。C告诫人们不要被假象所迷惑。 D强调察疑辨似的极端重要。10、翻译上文中划线的句子。(1) 、扶而道苦之。翻译:(2) 、遂逝迎之。翻译:(3) 、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6、翻译: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5 小题。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良尝从容步游于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欧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诺。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 去,曰:“ 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

7、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注释】 (1)圯:yi,桥。 (2)欧:通“殴”1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良愕然,欲欧之 (欧,通 “殴” ,打,殴打) B、顾谓良曰 (回头,回头看)C、良业为取履 (副词,已经) D、与老人期,后,何也 (限定或约定的时间)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良殊惊,随目之 B、有一老父,衣褐C、亟发兵坑竖子耳 D、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8、)A、有一老父 B、良尝从容步游于下邳圯上C、孺子可教矣 D、良愕然,欲欧之14、下列各句省略的成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与我会此 B、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C、孺子,下取履 D、沛公君霸上15、翻译上文中划线的句子。(1) 、孺子,下取履!翻译:(2) 、父以足受,笑而去。翻译: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20 小题。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 ”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 ”晏子曰:“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

9、,敢不对乎!婴闻之,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事君之道,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施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者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 ”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令,令有司据法而责,群臣过而谏。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丰厚其葬,高大其垄 垄:田埂。 B据以其所有共我 共:同“供” 。C暮

10、夜求,必存吾 存:问候。 D今四封之民 封:疆界。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跟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不对,则无以事君 B钟爱其兄弟C诚信于朋友 D废厚葬之令18下列对文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欲丰厚其葬“丰厚其葬 ”意思是“让其葬丰厚” 。B有司未能我具也可译为 “主管的官员没能够为我备办好” 。C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 “暮夜求”前省略了主语“梁丘据” 。D慈惠于众子翻译时应调整语序,译为 “对子倒们慈爱仁惠。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丘据这个人是受齐景公宠爱的近臣,是个曲意逢迎的小人。他死后,齐景公想厚葬他,遭到晏子的反对。

11、B晏婴认为梁丘据对君王不是真正的忠和爱,反而是蒙蔽了齐景公,阻塞了言路,使 齐景公成了孤家寡人。C晏子犯颜直谏,指出齐景公宠信梁丘据是不对的,而且阐述了自己对于忠和孝的看 法;他才是真正的忠臣。D齐景公是个开明的君主,他听从了晏婴的谏言,放弃了厚葬梁丘据的作法,而且广 开言路,使朝政一新。20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译文: (2) 、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施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译文:(3) 、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译: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125 小题。(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

12、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失,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候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

13、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苏)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21对文段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妻不下纴:指妻子不从织机上下来迎接。 B式于廊庙之内:式,用;廊庙,指朝廷。C未战一士:没有让一个士兵去打仗。 D使赵大重 :使赵国的国力强大起来。2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形容枯稿 B简练以为揣摩C山东之国 D嫂蛇行匍匐23下列各组句

14、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引锥自刺其股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B抵掌而谈,赵王大说 君将哀而生之乎C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诸侯相亲贤于兄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秦耗尽资用,游说秦王没有成功,狼狈还家,受到家人蔑视B苏秦不怕失败,发奋读书,刻若钻研,充满自信,终于成功。C苏秦游说赵王,受到重用,一时间合纵策略遍行于天下诸各侯国。D苏秦衣锦还乡,家人大事欢迎,他嫂子前倨后恭最让人觉得好笑。2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译文: (2)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译文: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630 小题。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高帝问诸将,诸将曰:“亟发兵坑竖子耳。 ”高帝默然。问陈平,平固辞谢,曰:“诸将云何?”上具告之。陈平曰:“人之上书言信反,有知之者乎?”曰:“未有。 ”曰:“信知之乎?”曰:“不知。 ”陈平曰:“陛下精兵孰与楚?”上曰:“不能过。 ”平曰:“陛下将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上曰:“莫及也。 ”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而举兵攻之,是趣之战也,窃为陛下危之。 ”上曰:“为之奈何?”平曰:“古者天子巡狩,会诸侯。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