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糖业ERP的研究概况及分析3300字

上传人:凹** 文档编号:161586869 上传时间:2021-01-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糖业ERP的研究概况及分析33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制糖业ERP的研究概况及分析33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制糖业ERP的研究概况及分析33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制糖业ERP的研究概况及分析33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糖业ERP的研究概况及分析3300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糖业ERP的研究概况及分析3300字 一、国内对制糖企业实施ERP的研究 国内对制糖企业实施EHP的研究还不多,研究者多为在广西的学者,主要的研究文章有:制糖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作者为陈皓与王源平;制糖企业ERP管理系统的设计,作者为杨磊;基于组件技术的制糖企业ERP系统,作者为杨颖和杨磊。流程工业ERP的研究及其在制糖企业中的应用,作者为赵惠敏。(一)、陈皓、王源平在制糖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一文中提出,广西制糖企业实施EHP,应从基础数字化到管理信息化,并具体提出建立五个模块:1、蔗区数字化:蔗区数字化的主要内容包括:蔗区分布情况,蔗区水土、气候、海拔等指标数字化管理,甘蔗种植品种分类数字化

2、管理,蔗区蔗农信息数字化管理等。2、原料蔗收购信息化建设:原料蔗收购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计划生产、计划派运、自动称重回皮、验蔗、甘蔗款结算、农资发放及管理等部分。目的是实现原料收购的合理性、及时性、有序性,有效提高甘蔗的出糖率及安全生产率。3、生产过程信息化建设:糖厂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是目前国内搪业界发展的一个瓶颈。由于生产过程自动化建设周期长、风险大、成本高,所以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既要考虑个体糖厂的实际情况,又要考虑技术的发展情况,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在生产过程信息化建设中,应重点关注化验数据的数据库管理及分析,它是糖厂榨季前期准备及生产过程的重要数据来源,是糖业基础数据

3、数字化建设的关键。4、销售过程信息化: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既要降低销售成本,更要善于把握销售时机,尽量做到在有限的资源配置下,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5、辅助决策系统:具体包括:依据蔗区信息生成蔗区推广及改良计划,依据甘蔗品种的成长情况生成优良品种的推广及改良计划,依据生产设备及能耗情况决定设备的检修及技改计划,依据销售及客户信息生成产品分销及配送计划,依据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生成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及人材的引进计划。(二)、杨磊制糖企业ERP管理系统的设计一文中,提出制糖企业ERP的总体设计方案。该系统包括如下十三个功能模块:农务管理模块;运输管理模块;采购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生产管理模块;质量

4、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销售管理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财务与会计模块;成本管理模块;物料清单(配方)管理模块;计划管理模块。(三)、制糖企业ERP系统目标是将糖厂的三大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糖厂的信息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生产控制(计划、制糖)、物流管理(分销、采购、库存)和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成本管理)。这三大系统本身是集成体,它们互相间有对应的接口。另外,随着糖厂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也将成为ERP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四)、赵惠敏在其硕士论文流程工业ERP的研究及其在制糖企业中的应用中,将制糖企业以流程工业EKP系统的特点为指导,确定制糖企业

5、ERP系统的设计目标和指导思想:1、以预算与计划为主导,实现管理的计划性,具体业务的可监控性。企业所有活动以预算与计划为主导,受预算与计划的控制。预算与计划编制在时间上分年度、榨季、月度;在对象上分公司、厂、分厂车间。通过计划执行与计划的对比及预算计划的调整,协调并指导业务和管理的运作、控制经营管理活动的进行、考核和评价各下属子公司及各部门的业务和业绩。2、实现企业的财务业务一体化和管理控制一体化。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思想是: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一起采集,综合使用。财务信息可及时反映业务状态,可克服以往财务信息总是滞后于业务信息的现象。管理控制一体化主要是指原料采购、入库、加工、成品入库,到销售、发

6、货等整个生产销售过程。从生产控制到管理控制的各个环节,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业务流一体化。3、建立规范的业务模式,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建立有效的业务模式和规划化的管理,引入订单农业思想,将蔗农纳入企业的控制之中。在甘蔗种植、砍运上多下功夫。通过扩大优良品种、建立大面积高产田,改进种植技术,科学施肥等措施,优化调整蔗田面积,提高甘蔗含糖量、提高甘蔗单产量、人榨量、人榨甘蔗新鲜度等。在生产上,加强对重点岗位控制,保证均衡生产、保证高安全率、提高糖份总回收率。保证物料平衡、控制能耗,在物料消耗上采用信息化系统管理,通过预算计划控制,做到库存积压少。二、对各ERP方案的分析将上述各ERP方案进行

7、分析,我们认为,各方案虽有其优点和特点,但都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陈皓和王源平在制糖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一文中指出:蔗区数字化模块是ERP的关键模块,但未提出更具体的实施方案。目前制糖企业实施的原料蔗收购信息,就是蔗区数字化信息的一个重要方面,因只有在蔗区数字化的基础上才能编制出砍、运计划,农资发放计划。而自动称重和甘蔗款结算,只是本模块中的一个子模块而已。糖厂的生产过程工艺信息,目前都已有仪表显示,而且现代数字仪表上均有数字接口,而这个接口糖厂内用于过程传输或自动控制的情况很少。该方案中关注的生产过程信息化建设,实质是指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而糖厂的设备管理中实现自动化控制的部分很少,设

8、备基本上无数字化接口,并且一些工艺参数的自动控制过程目前还在研究阶段,因此要在实施EKP时实现自动化控制,难度很大。投资也会很大,风险大。(二)、杨磊的十三个模块方案,对制糖企业目前所有的管理都考虑到了,可谓面面具到。但是,这十三个模块完全是在糖厂现有的三级管理模式上提出来的,没有将糖厂的管理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先行提升优化,不但缺乏中心和重点,而且按此建立的ERP系统将极其复杂。为保证ERP的成功运用,首先应对制糖企业的管理流程重组。为保证业务流程重组的成功,应对有关管理流程和组织机构进优化调整,并通过软件将优化的流程固化,达到提高企业管理的目的。杨磊的方案没有为信息化实施业务流程的重组,将管理

9、机构扁平化,实施的结果也将会是投资大,风险大。(三)、杨颖和杨磊将制糖企业的管理,在实施ERP条件下,分为由供销、财务、生产、质量、库存、办公自动化等6大管理分系统组成。ERP建立三个模块,注重的是制糖企业内部的管理。该方案忽略了对制糖企业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影响最大的农务管理这一块,是很不完善的。(四)、赵惠敏的方案,建立在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基础上,企图通过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企业物流,节约库存资金,从整体提升企业管理。该方案重视了资金流、信息流。却没有充分发挥ERP的物资流管理的长处。并且,该方案将对企业影响最大的农务管理这一块置于一很次要的地位,这是该方案的重要

10、欠缺。我国加入WTO后,制糖工业不但要面对国内对手竞争,更重要的是要面对国际上强大的对手的竞争。我国的制糖业在管理和技术上与国际先进的产糖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制糖业要生存,必需从各个方面努力,加快管理和技术的进步,以实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这一最终目的。通过多方探讨,ERP跳出传统企业边界,根据制糖业的特殊生产流程,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将特别适合目前广西制糖业所面临的形势,是提升制糖业竞争力的一项有效举措。参考文献:1陈皓、王源平 制糖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集团经济研究,2007,8(238):92-932杨磊制糖企业ERP管理系统的设计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4):103-1053杨颖、杨磊基于组件技术的制糖企业ERP系统计算机工程叨2003.3(4):59-614赵惠敏,流程工业ERP的研究及其在制糖企业中的应用D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05,5:1-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