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与楚辞概要(天津师大中文系课件)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157005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屈原与楚辞概要(天津师大中文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屈原与楚辞概要(天津师大中文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屈原与楚辞概要(天津师大中文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屈原与楚辞概要(天津师大中文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屈原与楚辞概要(天津师大中文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屈原与楚辞概要(天津师大中文系课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五章、屈原和楚辞第一节 楚辞与楚文化一 什么是楚辞? 楚辞包括诗体名称和书名两种意义。前者指诗歌的文学体制而言的。它是指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吸取楚地方言、声韵和民歌形式而创作的一种带有楚国地方特色的新诗体,即“楚辞体” 。因离骚之名,又称“骚体” 。后者指诗歌总集而言。是指刘向编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又把汉代贾谊等骚体赋纳入,而命名为楚辞 。宋黄伯思: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校定楚辞序二、楚文化的特点: (一)神巫性这是楚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所谓“信巫觋(鬼) ,重淫祠” (汉书地理志 ) 。楚人信巫而好祠, “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 。这既

2、可以看作楚文化落后的表现,同时也可以看作是楚地独特民风民俗的表现。在战国中晚期,中国文化已经形成了南北两大系统。北方文化已经逐渐摆脱原始文化的束缚,开始理性化,而南方文化则在神话、巫术、宗教的笼罩下,显示了不同于中原文化的特质。这中特质的形成,一方面源于它的文化的不开化,另一方面是它的地理位置所决定。(二)浪漫性文化的落后,使他们没有中原地区严格的宗法制度、等级制度,个性精神上也比较独立;而重鬼信巫风俗的盛行,万物有灵的思维方式,又使他们摆脱现实束缚,而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因此精神视野开阔无边,思维也趋向繁复多样,文学想象谲怪恢弘。三、楚文化对楚辞的影响:1、独特的文化背景及风俗特点,决定了楚文

3、化与中原文化的不同,其表现在诗歌中就是楚辞浪漫主义与诗经现实主义的不同特色。楚辞那瑰丽的文采,神奇的想象,浪漫的气息,都是神奇绚烂的楚文化的产物。 王逸九歌章句序:“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怫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 ”。可见,巫术与诗歌关系之密切。 而且因为诗歌中少了礼法、伦理的束缚,所以,诗歌更具有飘逸、奇诡、幽眇、恣肆的浪漫气息。2、楚民歌对楚辞的深刻影响与中原民歌相比较,楚歌特点有三:(1)句式活泼,参差错落。(2)有语气词“兮”字的运用。(3)辞藻更华美,抒情更婉转。如越

4、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2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又如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像这类以“兮”字为语气词的句式,正是楚辞体诗歌一个突出特点。第二节、屈原与离骚一、屈原的离骚是其代表作,是一首浪漫主义的长篇抒情诗,也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关于离骚: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 班固离骚赞序: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词也。 王逸离骚章句: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託

5、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二、 离骚主要思想内容(一) 、主要思想内容1、抒写诗人的身世、抱负、政治遭遇中的痛苦心情和坚持理想的决心。2、诗人驰骋幻想,探求实现美政理想的道路。3、诗人在幻想中的追求。 所以, 离骚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篇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是诗人对自己身世、经历的追溯;第二部分:从“女媭之婵媛兮” ,至最后“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二) 、 离骚的思想意义提出“举贤授能,修明法度” ,要求政治革的“美政”理想。 (存君兴国)屈原的美政理想即

6、:以古圣贤尧、舜、禹、汤为楷模,主张举贤受能,修明法度,限制旧贵族的特权,富国强兵;外交上,主张合纵的政策,联齐抗秦,一心辅佐怀王治国平天下,统一中国。热爱祖国、关心人民疾苦的强烈爱国激情。因为有着深沉的爱国思想,所以面对昏庸的楚王、腐朽的楚国贵族,表现出了强烈的批判精神。并且不断地申述着:“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坚持正义, “九死不悔”的斗争精神。面对楚王的不信任,群臣的攻击,学生的背叛,屈原在谴责他们混浊不分时,也表白了自己内心的坚持。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因为“伏清白以死直兮,故前圣之所后。 ”所以,他有了“虽体解吾犹未变

7、兮,岂余心之可惩”的三、 离骚的艺术特色1、塑造了高洁而坚贞的人物形象离骚是一首自叙性的抒情长诗,诗中屈原以自身为原形,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写了这个主人公的出身、品格,理想、志趣、追求与境遇,展现了3他孤独高傲的精神世界。楚辞出现以前,中国诗歌还基本上属于群众性的创作,内容单纯,句式和篇幅也比较短。屈原出现后,”中国文学史上才出现了伟大诗人的名字,出现了集中反映诗人全部思想感情和个性的诗篇。通过这篇富有个性的诗篇,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国激情,具有崇高政治理想和峻洁人格的庄严而伟大的诗人形象。2、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它不是按照现实的本来样子去描写现实

8、,而是更多的表现作者由于社会现实的刺激而迸发出来的激情,表现作者对理想的强烈情感意识。屈原的离骚正具有这样一篇积极浪漫主义作品。离骚吸收和发展了古代神话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前半部分着重于诗人自己生活经历和遭遇的描写,但在表现手法并不是完全写实的,而是把自己的经历和感情升华为一种善与恶,美与丑,光明与黑暗的不可调和的斗争。他以新奇的比喻,夸张的描写,表现善与美的崇高,恶与丑的卑鄙龌龊,表现了光明与黑暗的势不两立,从而把一个时代的面貌整个呈现出来,给人以正确的爱憎,激励人的心灵。后半部分,诗人则完采用幻想的形式,虚构的意境,表现他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上天入地的描写,希望和失望的回旋反复,尽情地吐

9、露了诗人的郁闷,表现了他所生活环境的黑暗和冰冷。这一部分中,诗人运用了大量神话传说中的形象,如曦和(日神)、望舒(月神)、飞廉(风伯)等,通过奔放不羁的想象把它们组织在一起,构成了层出不穷生动情节和美丽的画面。其想象之大胆、丰富,古今罕见。且诗人笔下的神话传说并不非做为典故形象出现,而是突破原故事的拘束,做为诗人艺术构思与思想感情的一部分,服从于一个新的主题。把全诗推向高潮,有力地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思想和情操。3、美人香草的象征意象屈原离骚在表现方法上最引人注意的是“美人” 、 “香草”的表现方式。它继承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使简单的以彼喻此,借彼咏此,发展到寄情于物,融情于景,使主观与客观之物

10、,融而为一,创造出富有象征性意味,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其美人意象,或喻君王,或是自喻。前者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后者如“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诗中,屈原以弃妇的形象,抒发了情感上的哀怨缠绵,所谓“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反复缠绵,一唱三叹。 这种以夫妇喻君臣的手法,对后世诗文影响很大。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香草作为一种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总之, 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生动。所以。 离骚在表现手法上的开拓创新,促进了中国各代诗歌艺

11、术的发展。4、语言形式上的创造(书楚语、作楚声) 打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把诗句加长,结构扩大。这种散韵结合的表达方式,既增加了内容含量,又增强了表现力。 采用大量的口语方言入诗,特别 “兮”字的运用,既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气氛,又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同时还使楚辞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增加了生活气息。4四、屈原与九歌 (参 116 页118 页)九歌是一组祭神曲,共 11 篇,即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它是屈原根据流传江南楚地的民间祭歌加以改造写成的。其中流露出不可抑制的忧愁幽思,显然契合了屈原心态,所以,我们可以把九歌中抒发的贞洁自

12、好、哀怨伤感之情绪,看作屈原长期放逐生活心情的自然流露。 (参 118 页)五、屈原与九章: 九章是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包括 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等九篇作品。 九章之名大约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屈原作品时所加上的。 九章的内容与离骚基本接近,主要叙述屈原身世和遭遇的。 (参119 页)第三节、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的出现,创造了我国诗歌史上的一个全新的时代诗歌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他创造了一种新诗体,即“骚体诗” ,并以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展现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在我国诗歌史上,产生了巨大

13、深远的影响。具体说有以下两方面:(一) 、思想上:特立独行的节操,坚持真理,九死不悔的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二) 、艺术上:刘勰文心雕龙辩骚篇中云:楚辞“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故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词,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山川无极,情理实劳。金相玉式,艳逸锱毫。 ”鲁迅说他“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 “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或在三百篇以上” 。 其表现三方面:一种新的诗歌样式(P123)浪漫主义的精神气质(P123)美人香草的表达方式(P124)第三节、宋玉与九辩宋玉是继屈原之后重要的楚辞作家。其作品有九辩 、 风赋 、 高唐赋

14、 、 神女赋 、登徒子好色赋 、 对楚王问等。其中九辩是代表作。九辩主要内容是抒发作者因不同流俗而被谗见疏、流离失所的悲哀,批评了楚国黑暗的现实政治。作品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对君王的忠诚和自己的怨苦之情,表现了对国家兴旺的忧虑。但九辨思想境界不及离骚 ,面对不平际遇,采取退守保身态度。 (参121122 页)九辨的艺术特色:1、艺术手法上的开拓。 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制造一种氛围,创造一种意境,从而抒发感情。这就大大增强了诗歌艺术的感染力。全诗苍凉的秋景和诗人失意悲凉的心情交相融合,互相衬托,情因景发,景由情生。2、句式灵活,散韵结合。打破楚辞四句两韵格式,句式比屈原作品更灵活。且文辞秀美,用词丰富而细腻。特别是在音节上,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音词的大量使用,增强了诗歌的文字美、韵律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