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二级基础知识要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6155377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二级基础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力二级基础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力二级基础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力二级基础知识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力二级基础知识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二级基础知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二级基础知识要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力资源二级基础知识重点2012 年人力资源师考试基础知识要点 1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全面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教材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辅导资料和模拟试题,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劳动经济学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劳动要素的特点:1、动力性 2、自我选择性 3、个体差异性 4、非经济性 n二、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1、人力资源:它作为一种劳动力供给实体、作为一个统计对象,是指以国家或地区为范围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人力资源总量=劳动力人口数量(人力资源数量)质量2、人力资源的数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劳动适龄人口的总量,减去其中丧

2、失劳动能力的人口,加上劳动适龄人口之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3、劳动力供给的内容:微观劳动力供给;中观劳动力供给;宏观劳动力供给?4、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性需求,因而也称为“引致需求 ”。5、使用劳动要素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消费需求6、劳动力需求的增量产生的根源是:社会消费总量的增加;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内容的丰富化。?7、微观劳动力供给:即发生在个人身上的劳动力供给。8、微观劳动力供给取决于:经济单位(社会、地区、部门、用人单位)的工资水平。9、中观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工资竞争力;专业教育的门类;人的就业偏好;劳动要素的流动性?10、影响宏观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因素:人口因素;劳动参与率;劳动时

3、间?11、影响宏观劳动力供给质量的因素:遗传、其他先天和自然生长因素;教育因素;人力投资数量?人力投资的动力;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体制;社会文化与观念因素?劳动力供给的变动。三、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1、工资的定义:所谓工资,是指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录用后,完成规定的劳动任务而作为劳动报酬领取的、由该用人单位支付的一定数额的货币。2、工资的主要形式有: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补贴以及职工个人福利等。3、工资原理:早期的工资论:生存工资论、工资基金论;边际生产力工资论供求均衡工资论;工资谈判论;分享工资论4、工资导向政策的内容包括:向国民经济重点行业、新兴产业倾斜的政策,支持其发展

4、。向经济发展重点地区倾斜的政策。对社会需求大,但人们不愿意从事的职业、公众给予扶持的政策。吸引人才、限制低素质劳动力的制度。5、工资导向政策的手段包括:拨款、贷款 ;税收减免;工资补贴? ;对一些特殊岗位如科学家、企业家给予高工资待遇等。6、最低工资政策的定义:政府根据一个地区的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物价水平和社会劳动者抚养人口系数,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7、收入政策的含义:狭义的收入政策是指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用于控制货币工资与物价的增长,达到宏观经济的稳定。广义的收入政策不仅包括宏观调控,而且包括在一定社会总收入、一定工资总量的条件下,对以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居民个人分配关系的调整政策,即社会收入

5、分配政策。8、收入政策的作用: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限制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及其危害。9、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 基尼系数失业与就业1、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类型: 供过于求、供不应求、供求均衡2、劳动力供求基本平衡的标志是:要求就业的人绝大部分都能得到就业岗位,不存在长期大量缺乏人力的部门、行业。3、劳动力数量过剩分为:总量过剩和结构过剩。4、劳动力结构过剩:因要素本身的特性形成的有指向性的供给与需求不能吻合而存在结构上的矛盾5、劳动力结构过剩的原因:某种教育发展过头,生产出的劳动力品种不是社会所需要的。产业结构变动个人择业行为的过分。人口老化、劳动力老化

6、与知识更新。6、就业的概念:就业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社会求业人员走上工作岗位的过程与状态。7、就业者包括:在规定时间内,正在从事有报酬或有收入的职业的人。有固定的职业,但因疾病、事故、休假、劳动争议、旷工、或因气候不良、机器设备故障等原因暂时停工的人。雇主或独立经营人员,以及协助他们工作的家庭成员,其劳动时间超过正规工作的三分之一以上者。8、失业的类型总量事业:指劳动力供给数量大与社会对他的需求数量,即处于供过于求状况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在劳动力供求总量平衡的条件下,由于劳动力的供给与社会对它的需求之间结构不对应、不统一所造成的失业。摩擦性事业: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在结合过程中偶然失调

7、所造成的暂时失业。技能性失业:即个人缺乏就业技能而处于失业状态。技术性失业:是因为在生产中采用先进机器、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先进技术所造成的事业。选择形失业:是求业人员在社会上尚有一定的就业岗位时,不愿意到该岗位上去工作,而要等待更好的职业所形成的失业?9、劳动力市场的三种含义:劳动力市场是经济要素配置场所。劳动力市场是经济交换关系。劳动力市场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劳动法一、劳动法的概念和作用1、劳动法可以指:法律体系中的劳动法律部门;国家的劳动法典;劳动法学或劳动法课程?2、劳动法的定义: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3、劳动法的核心内容:调整劳动关系4、劳动法与

8、其他法律的关系:劳动法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劳动法与民法关系密切,它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法律部门,它与工厂立法亦有密切联系,它是由工厂立法逐步发展而来?它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5、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点:劳动关系发生的原因是实现劳动的过程,即劳动者要直接参加某种生产物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劳动关系是在用人单位录用了劳动者,使劳动者与劳动过程有了联系之后才发生的?劳动关系是由职业的有偿的劳动而发生的关系,非职业的劳动、无偿的劳动、义务的劳动所发生的关系都不由劳动法调整6、组成劳动法的内容有:就业促进制度;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标准

9、制度;职业技能开发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监督检查制度7、劳动法的作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手段;对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8、劳动标准的内容包括: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劳动条件。9、劳动法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有:确认劳动者为劳动力所有者,使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劳动力供方主体的法律地位?通过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为劳动力供求双方通过市场相互选择和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自由流动提供了法律条件实行统一的劳动标准和社会保险制度,使劳动力在使用和流动过程中得到基本保障,同时,也使劳动力市场

10、上的劳动力资源不中断二、劳动法的发展历程1、劳动法产生的时间:资本主义开始进入自由竞争阶段的 19 世纪初2、劳动立法的开端:1802 年英国议会通过的 学徒健康与道德法3、二次世界大战后劳动立法的特点:各国宪法对劳动者的劳动权利都做了明确的规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很多资本主义国家在劳动立法方面出现了倒退的情况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各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立法侧重于改善劳动条件,规定劳动标准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劳动法的内容也得到充实。三、中国劳动法的发展1、我国劳动法的开始时间:始于 1919 年的“五四”运动之后2、新中国成立前的劳动立法特点(1919-1949 ):劳动

11、立法不发达,法律文件数目少?不同性质的劳动立法并存,各自作用于自己的政权区域内?劳动法律、法规,特别是军阀政府制定的劳动法规的有效时间普遍较短?劳动法律和法规中规定的保护标准较低?劳动法规的实施效果不理想。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2、宪法对劳动者保护的权利有:劳动权、劳动保护权、休息权、职业培训权、物质帮助权、企业民主管理权等。3、劳动法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有:偏重保护和优先保护;平等保护;全面保护;基本保护?4、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双重价值取向;劳动力资源的宏观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微观配

12、置?劳动法律关系 1、劳动法律关系的定义: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依据劳动法律规范所形成的,实现劳动过程的权利和义务关系。2、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首先,两者形成的前提条件不同。其次,两者的内容和效力不同。3、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有: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劳动力)?劳动行政法律关系(权利义务)企业内部劳动规则1、企业内部劳动规则:指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在本单位实施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2、标准劳动规则的内容包括:录用、调动和辞退;企业行政和职工的基本职责;工作时间;处分3、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为: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

13、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规定。4、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制定程序为:职工参与内部劳动规则的制定;报送审查和备案;正式公布。5、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效力具体表现为:它必须在本单位范围内全面实施,劳动过程中的各种劳动行为和用工行为都必须受劳动规则的约束,全体职工、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都应当以内部劳动规则为依据职工与单位因执行内部劳动规则发生争议,应当依法定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予以处理。内部劳动规则可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市场营销1、市场分析市场营销的概念市场的概念及分类消费者市场分析: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文化、社会、个人心理等因素)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参与购买的角色、消费者购买行为

14、类型购买决策过程等)组织市场分析。组织市场的构成(产业市场、市场、政府市场)产业市场的购买行为2、市场营销的管理过程分析市场机会(发现市场机会、评价市场机会)选择目标市场。市场的细分、目标市场的选择、市场定位设计市场营销组合。即产品、价格、地点和促销执行和制定市场营销计划3、市场营销策略产品策略。包括产品组合策略、产品与商标策略、包装策略、生命周期、服务策略定价策略。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分销策略促销策略。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宣传管理心里与组织行为一、个体心里与行为分析1、个体差异员工的能力与人格。能力差异、人格差异、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员工态度。态度分析、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员工的知觉和归因2、工作动机的理论与应用人的多重需要与组织的报酬形式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期望理论与绩效薪资3、员工的学习和行为管理员工的学习。员工学习与组织行为矫正二、工作团队的心里与行为1、工作团队的动力工作团队有效理论团队的动力因素。沟通、影响、任务和维护的职能、决策、冲突、气氛2、群体决策与人际沟通三、领导行为及其理论1、领导的活动与角色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经理角色分析2、领导特质、风格及其权变因素领导者的特质领导的行为和风格3、领导理论中的新观点情商与领导效率领导替代论领导技能和职业发展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