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互动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161488566 上传时间:2021-01-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互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互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互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互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互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互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互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互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经历一次次的“互动”,才会真正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和不同的思维方法,同时在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但在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传统的被动、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仍居主导地位。机械操练、反复练习、熟能生巧的观念和做法影响着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上普遍存在着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自主探索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的现象。

2、而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索实践的过程,是学习者与文本(教材)的交互作用,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与文本(教材)及教师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了情感态度和思维等方面的品质。所谓交互作用,是教材对学生有影响,学生对教材也有影响。文本即教材,有时不仅指教材,学习者是学生,这个交互作用是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观认为操练式的学习并不是我们所说的有效学习,我们讲的有效学习主要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是发展学生创新性的学习。那么该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自主、互动的学习,并且达到最有效的学习效果呢?我想:通过数学课堂中进

3、行有效的互动,从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提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的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师生有效互动是指教师或学生将所欲传送的种种信息,借助各种媒介,传达给对方,并发出预期的反映结果;由此反映结果再反馈给对方,从而形成良性的反馈循环系统。师生互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积极地参与,主要是指学生的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另一方面是教师的行为。互动的关键是运用多种教学形式、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加强他们之间的相互交往、沟通和合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教学环境。那么现在的数学课堂中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互动

4、呢? 在教学中师生共同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时间和空间。在此空间里,学生充分自主真情投入,教师悉心聆听,热情诱导。师生互动对话,在对话中生成引导,在引导中感悟。那么师生怎样营造互动的空间呢? 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 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是学生年长的伙伴和真诚的朋友。教师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和学生拉近距离,学生不再“仰视”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互动的空间,让学生和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同时,学生作为一个个具有独立完整的精神的个体展示在教师面前。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对师生双方来

5、说,都是一种共享。 “和学生换一下角色”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首先力争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放弃容易造成师生对话障碍的三尺讲台,和学生换一下角色,坐下来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甚至让学生主动上台做老师。在“辩论赛”和“有多种解法或想法”时就可用这种方式。教师可设计让学生上台当老师,讲解解题思路。教师自己则可坐在学生的座位上适时进行组织和引导。如:“老师,你能将你的相法说给大家听听吗?”“老师讲的话,大家听明白了吗?”“如果不明白,谁愿意再当老师到台上讲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俨然一位有经验的小老师,讲得头头是道,甚至用学具演示,到黑板上板演,以期让台下的

6、学生更理解自己说的意思。通过和学生换角色,课堂气氛更融洽了,学生的学习更投入了,学习的效果也最好了。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有效互动的课堂里需要有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创设一种自由的学习氛围,多给学生一点活动的余地,多给学生一点展示自我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欣赏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中尽量提倡学生走上讲台,提倡学生交流讨论,提倡学生可以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教师要坚持做到让学生想说就说,说出智慧火花;想议就议,议出是非曲直;想问就问,问出心中疙瘩;想画就画,画出正解解法。哪怕观点是错误的。我们教师都应发挥主导作用,在错误中发现闪光点,纠正错误,在错误中成长。学生才

7、不用害怕因为说错而被老师批评、同学嘲笑了,在如此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们学得更快乐了,也最容易迸发创新的火花。 2、建立新的课堂学习规则。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打破旧的规范的同时,必须建立新的规范,即比较开放、比较宽松的规范。 “别人在发言时我们要怎么办?不是等待,不是插嘴,而是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仔细分析,吸收有效的成份,指出不足之处。 “自己想发言时要怎么办?”积极举手并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尽量做到条理清楚。 “合作学习时自己应做什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要带着自己的观点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要清楚,纠正别人的错误时要诚恳。 “遇到问题时要怎么办?”找到适合

8、的时机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请同学帮忙;或请教师帮助;或自己解决。 “动手操作时怎么办”收拾学具动作要快,要倾听教师的指导,操作时要先思考再操作,然后仔细观察,认真分析。 新的课堂规范的建立,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有序学习,从而提高师生、生生互动的效率。 我们可以看到,在时空共有里,老师努力促进互动空间的开放,“蹲下来与学生对话”、“和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展示自我”。学生也意识到我与他人,尤其是老师是平等的学习者。这样才能实现学生人格的舒展和自由、思维的活跃与激荡、创新潜能的迸发和拓展。 在数学课堂里,如果只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生生之间的互动,那么交流也只是单向的。因此,我们

9、要重视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焕发数学课堂的生命活力。 3、架起看台,让学生“互看”。 “互看”指看别人表演或表现,看别人演示或演算,看别人的作业或其他。通过观察别人的作品或表现,使学生得到启示。在课堂上,一个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常因为时间问题无法迅速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时如果组织学生相互看一看,瞧一瞧,能让老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控教学。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求路程时,我就设计了一个表演的看台:找两名学生表演两人合作走一段路的情况,其余学生观察并说出是怎么走的?从中领悟相遇问题的运动方向、运动时间和运动结果,同时也通过表演感悟到两人相遇时时间是相同的,两人走的路程和就是这一段路

10、。从而为新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铺设平台,让学生“互说”。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教师应铺设一个平台,让学生“说”,充分调动“说”的积极性。因此,我们一要做到教给学生说的方法。可以通过学生说完整话、说自己的解题思路来培养表达能力。二要做到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如,解题思路让学生讲解、探讨结论让学生归纳、内容总结让学生概括。三是要创设说的形式。可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一人说,其他同学听的方式,也可采用组内互相说的方式。小组成员可以围绕学习内容,相互启发,各抒己见。让学生在互动中充分表现,发表见解,使课堂中由“一言堂”变成“群言堂”,由一

11、个老师变成几十个老师,促使全班学生共同进步。也以相遇问题求路程为例,当学生表演后我让学生互相说说刚才两位同学表演的过程: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最后两人相遇。通过“说”,理解了相遇问题的结构特征。 5、搭建舞台,让学生“互辩”。 俗语说“理不辩不明”,学生只有在争论与辩论中才能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一个有吸引力的话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参与,促进学生倾听,促进学生信息加工,促进学生内化、整理知识。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例,本课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就是再动手操作过程中小棒的长度可能会引起一些误差,那么就为学生理解“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特性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在课堂上老师正是抓住了这个可争辩的点

12、,让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在“互辩”的过程中受到了启发,老师在适时适度的进行评价最后总结出正确的结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搭建一个舞台,让学生在知识的混淆处、概念的模糊处、学习的重难点处“互辩”。除此还也可以让学生利用错题进行“互辩”。只有给学生较多的讨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互相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集智取长,协作创新。让学生之间“互辩”能让学生共同参与、交流信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6、搭建平台,让学生“互帮” 由于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的知识都不一样。针对这种差异,教师正好搭建这样一个学习平台,让学生互帮互学,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因此,我们可以针对平时学生

13、作业马虎的情况,在班上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成立一个个数学诊所,并采取自愿的方法选出一位同学担任诊所所长,负责批改每天的课后作业,并帮助做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辅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答案。所长轮流当,逐周更换。一年来,实验班学生已兴起了一股互帮互学的学习热潮,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一天天成长起来,不仅学习成绩显著提高,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主体意识,培养了自我管理、自我监控的能力。 7、创设平台,让学生“互问” 数学教学很重要的一条是“使学生成为更好的思考者和问题解决者。”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自己要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究外,还要创设一些机会,让学生互相提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提问题的时机可以是新知探索阶段,如“通过自学,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可以互相提问,互相解决?”或者说“通过观察、操作,同学们发现了什么问题”等等;也可在“改错”练习时让学生互相提问题,如“看了这道错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吗?甚至可以在课堂总结时让学生互相提问题,如“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互相提问吗? 组与组、个人与群体之间的互相提问题,是一种直接的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在学生讲述中,教师不时地或引发,牵出新的话题,或补充,使其更趋完善。这样的师生、生生交流互动,充分凸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定位。 在学生的“互看、互说、互辩、互帮、互问”中,教师是一个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课堂信息的捕捉者和判断者。为学生的学而服务,为生生有效互动提供有力的保障。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享双方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互相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寻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