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作文的高效教学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161487423 上传时间:2021-01-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实现作文的高效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如何实现作文的高效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如何实现作文的高效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如何实现作文的高效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如何实现作文的高效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实现作文的高效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实现作文的高效教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实现作文的高效教学 如何实现作文的高效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造成作文效率低下问题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课上只知做什么,而不知从中学什么和怎样学,致使学习迷茫;二是由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对习作教学目标的描述语言模糊。学校和教师对习作教学的具体要求难以说清。课程标准对习作能力结构及其培养序列阐述模糊。因此,教师在课上只知做什么,而不能正确指出所教和怎样教,致使教学迷茫。 系统论告诉我们,“结构合理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的相加”。这意味1+1并不一定等于2,它可以大于2。但审视作文教学的现状,学生的写作系统和教师的作文指导系统分布并不合理。单方面地

2、重视作文的指导,而忽视对学生写作系统的研究,导致了1+1等于0,甚至小于0的作文教学低效现象。 我们主张:习作能力结构应该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连续统”,习作能力序列的培养也应该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连续统”。“连续统”是现代集合论的重要概念。教学科研领域中所谓的连续统,首先是指任何事物或教学任务,均可视为一个由其各个部分构成的相互联系和协调统一的整体;其次是指一种在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过程中所运用的系统运筹方法。 我们运用微观“连续统”的观点进行作文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采取“整体部分整合”的系统运筹方法,构建“小学生习作能力结构及其培养序列”,出发点和落脚点皆着眼于整体,注重事物之间密切的、显现的或隐

3、性的联系,从而在实践中避免片面性和顾此失彼现象的发生,必然使作文教学更有效。一.明确目标,系统构建作文教学训练序列。 教师要系统地制定训练计划,明确训练目的。教师要研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及小学全部12册教材,把一至六年级作文的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形式、训练次数有梯度地设计安排好,构建起作文训练的序列,就能克服训练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作文训练,低年级段以说话写话完整通顺为目标,中年级段以生动具体为目标,高年级段以布局谋篇为重点。如,要达到课程标准写好记叙文的要求,可制定如下计划:一年级以识字组词为重点,进行口语和说话训练,要求用一两句话叙述一件事。二年级以词句为重点,进行“写话片断”训练,要求仿

4、写人的外貌、语言、动作,抓住人物特点。三年级以片断为重点,练习写小短文,从模仿名篇,写人叙事、写景状物开始,以日记的形式,让学生自由表达。四年级以篇章为重点,进行习作的全面练习。学写观察日记、童话故事、简短的记叙文(三百五十字左右)训练观察、审题、选材的能力,练习写具体。五年级以综合训练为主,训练学生的立意、组材、表达的能力。六年级以全面提高为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的习惯,训练学生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学会用顺序、倒叙、插叙方式完整的交代事情,通过这样有序的训练,就可以达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二.循序渐进,整体构建单元主题作文教学模式。 我们目前采用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

5、实验教材,这套教材采用主题单元的编写形式,从读到写,突出整合,语言学习中自然渗透人文培育,是一套较为科学、人文的好教材,已经为“构建单元主题作文教学”提供了整体框架与丰富的资源。单元主题式作文教学,就是以单元为一个整体,根据单元主题指导读写、从读到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设计习作训练。在训练时,根据学段的不同,达到的目标也不同,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一步落实,到小学毕业时,写作达标也就水到渠成了。例如小语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主题是“金秋时节”,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整体设计:从课例中学习表现秋天的内容和表达方法,积累课文中描写秋天的语句;班级活动开展背诵课外阅读中所找的描写秋天的句子或语段;课外活

6、动组织开展观察秋天的景物和相关活动;口语交际是“秋天的快乐”;习作训练是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运用积累的词句再写下来。这样的设计,具有阅读指导性,是单元阅读的整体性指导;这样的设计,具有写作指导性,是单元写作的整体性指导;这样的设计,具有学习综合性,整体读写、口语交际及语文综合实践相结合,采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有效有序训练,学生很容易就能完成较高质量的习作。再如,同样是写动物,二年级第四册五单元侧重写动物的外形特点,四年级第八册第四单元不仅写出外形特点,还要写习性特点,表达真情实感。而到六年级第十一册第七单原则写有关动物的故事,要让读者从描述中体会到故事中动物的情感,加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

7、识。这样来看,我们千万不要急于求成,随意拔高,只要遵循教材设计,难度逐步增加,训练步步落实,习作能力自然就会形成。三.研读课文,充分挖掘课文内在的读写因素。 人们常说:“成功之路在于模仿。”他揭示了感知对于人的认识及其思维发展的重要的基础作用。同样,阅读对作文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从阅读中我们可以获得思想认识和知识见闻,思维方式和写作方法,生活启示和词语积累。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他还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连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脉脉相连,密不可分。从现

8、行教材的编排体系看,按一定程序进行读写训练在课本中是有所反映的(如“思考与练习”、“练笔”)。因此,我们要研读课文,充分挖掘课文内在的读写因素,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读写结合训练就是利用课文这个语言载体,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设计与课文有密切联系的“写”的训练内容,将阅读、写作、思维训练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来实现作文教学的高效。例如三年级以段的训练为重点。教材中,最常见的构段方法有:总分式、承接式、并列式、因果式、点面式、概括与具体式等多种形式。而这些方式也正是三年级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叶圣陶先生说过:“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讲说和指点过后

9、,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功夫,督促受教育的人多多练习,硬是要按规格练习。”叶老的话充分强调了“讲”后之“练”对形成技能的必要性。因此,教师在段的教学中务必做到精讲多练,认真处理好读和写的关系,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得益彰。阅读教学时,在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如翠鸟一文第一自然段运用了总分式结构,描述了翠鸟的外形特点。通过引导点拨,学生很容易发现其规律,即条理清楚、内容具体,而且注意了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字里行间包蕴着作者喜爱翠鸟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得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由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

10、的表达这一训练过程得以顺利实施。接着要学习模仿这种构段方法,通过练习使学生尽快掌握段的内涵和习作框架。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逐渐形成一种能力。学生在认识和掌握了总分段式的形式和内容以后,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按这种段式要求去描述某一事物。只要在训练过程中,明确目标,指导得法,读写结合,强化训练,“段”的教学目标就一定能实现。再如,三年级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学习燕子一文后,练笔设计模仿第一自然段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的外形;学习咏柳后,练笔设计“我爱柳树”;学习荷花后,想象如果我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什么;学习珍珠泉后,抓住特点写家乡美景。这样专项训练后,在单元习作时,

11、把习到的方法进行整合,一定会收到良好效果。四.形式多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关写作的各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比如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的各种方法,叙述的方式;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等等。在小学十二册教材四百二十六篇(其中精读二百五十五篇,略读九十八篇,选读七十三篇)中,这些知识应有尽有。只有经常动笔,反复运用,不断探索,才能逐步解决各种困难,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达到从不会到会,从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经过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仿、补、续、改、扩、套、引”等方法,联系课文指导练笔,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好途径。既能使学生有话可写,激起写作兴趣,又能训练学生掌握不同形式的作文

12、技巧,开拓想象力,从而达到提高作文能力的目的。 仿写是最基本的训练方法。所谓仿写,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仿写训练的大体步骤是:首先是多进行写作的各种单项训练,扎扎实实地练好写作基本功,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低年级以仿好词佳句为主,中年级以模仿精彩段落为重,高年级以篇章结构为重点。根据课文特点训练人物描写的各种方法,记叙中的顺序安排,景物描写的抓特点、有顺序、写具体、写生动、表达真情实感等。第二,多练成篇的作文。仿写可分为点仿和全仿。点仿是局部模仿范文的作文方式。局部模仿,内容较多,范文较广,它是训练学生作文基本功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包

13、括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描写议论等。但应指出的是,不是课文中的每一个片断都可以作为仿写训练的材料,而是需要精心地选择那些具有明显特征的片断,进行仿写练习。换句话说,要精心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范文,找准和把握仿写之“点”。这仿写之“点”,就是范文中将被模仿的地方。因为一篇文章或一段话,可仿之“点”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也很多。哪些该仿。哪些不该仿,模仿哪些“特点”,怎样模仿等,都需要教师细细指点。例如有些课文中的片断,或是属总起分述段,或是属分述总结段,或是空间叙述清楚,或是细节描写形象像这样在写法上独具特点的片断,就可以作为读写结合的“点”进行仿写。仿写时,同时告诉学生

14、这种片断在写法上的规律,使学生有规可循,有法可借,有例可仿。全仿是从整体上模仿范文作文的方式。如写我爱故乡的山水,可全面模仿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等文的写法,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每一个观察点的景物,在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同时展开联想、抒发感情,在句式表达上要求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身处地对原文进行“扩写”、“续写”或“改写”。所谓“扩写”就是对课文中已经提供的现成材料展开想象,进行扩展,要求写得既符合原意,又比原文更详细、更生动、更感人。如学了最后一头战象后,可以把嘎羧内心地感受扩写具体。“续写”是根据原文提供的线索、范围、人物性格以及作者的思路等,续写

15、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活动、心理、语言等,使原文的情节能够合理的发展,构成完整的故事。如学了新型玻璃后,要求学生续写我发明的玻璃。学了中彩那天,想象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续写汽车开走之后。学了凡卡后,指导写凡卡来信了。课文结尾写凡卡梦见爷爷念他的信,说明爷爷不可能收到他的信。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改变这种结果,假设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要求学生想象爷爷从醉醺醺的邮差手里接到凡卡来信时的喜悦和坐在炕上念信时的悲伤情景。改写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改变课文的组材顺序、人称、文体,也可以是改换原文题目、中心、写作方法。由改写的多种形式我们不难发现,改写的要求较之仿写高一个层次

16、。这一训练方法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作文布局谋篇的着眼点,材料和中心怎样一致起来,熟练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知识以及作文的多种表现手法。如将古诗词改写成现代记叙文,但这种改写不能变成原文的翻译,那样就达不到改写的目的。此外,还可以采用“补”“套”“引”的方法。如学了小青石后,指导写可怜的小黑石。要求学生补写小黑石“一个人留在岸滩上”的结局,揭示“只图个人眼前舒服,不求上进的人是没有好结果的”主题,让学生在训练中再次领会生活的意义。如学了幸福是什么后,指导写我是幸福的。要求学生套用原文中心思想练笔,写自己做了一件小事给别人带来了好处,自己从中领悟到“尽义务、做好事”就是幸福的道理。如学了穷人后,指导写桑娜。要求学生引用原文中的事例介绍桑娜,突出她“勤劳能干,关心别人”的特点。 总之,语文的习作教学,如果立足于整体,构建学生习作能力训练序列,采用读写结合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