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第九单元 专题二十一 实验与探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61232646 上传时间:2021-01-1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 第九单元 专题二十一 实验与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高考生物 第九单元 专题二十一 实验与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高考生物 第九单元 专题二十一 实验与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高考生物 第九单元 专题二十一 实验与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高考生物 第九单元 专题二十一 实验与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 第九单元 专题二十一 实验与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 第九单元 专题二十一 实验与探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十一实验与探究,教材基础实验,1.教材重点实验关键词填空 (1)当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应通过调节 和 使物像清晰。 (2)检测还原糖、蛋白质、淀粉、脂肪所用的鉴定剂依次为 、 、 、 。 (3)观察线粒体时所选材料为 ,需用 对其染色,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呈色的棒状或粒状线粒体。,光圈,细准焦螺旋,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苏丹(),口腔上皮细胞,健那绿,蓝绿,(4)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剂为 ,分离方法为 法,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中自下而上依次为 、 、 、 。 (5)洋葱根尖 区有丝分裂旺盛,通过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内 特点,就可以判断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装片制作流程为:解离 制片。

2、(6)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pH为 (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温度为 ,反应物消耗速率或产生物生成速率为 。,无水乙醇,纸层析,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分生,染色体形态和分布,漂洗,染色,自变量,无关变量,因变量,(7)探究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时,实验材料宜选择洋葱根尖 细胞,显微镜观察 (能,不能)看到染色体行为的动态变化,且染色体数目 (存在,不存在)二倍体核型。 (8)进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的实验流程为:配制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的插条形态学下端观察插条的 。为了探究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有时需要做 ,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9)探究培养液中酵母

3、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关键是在培养酵母菌时一定要严格进行 操作,每次取样时应将酵母菌培养液 。,分生区,不能,一系列浓度梯度,长势,相同,生根数目,预实验,无菌,摇匀,存在,2.教材实验归类分析 (1)观察类实验,死,活,死,紫色大,液泡,活,(2)鉴定、提取类实验,斐林,试剂,砖红色,橘黄,高倍镜,紫色,葡萄糖,橙,黄,黄,蓝绿,黄绿,(3)探究类实验,浓度差,酶的活性,酶的活性,(4)调查类实验,随机,单基因,随机抽样,足够大,取样器,取样,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比较,未知,一种或几种可能性,未知,分类讨论,探究,肯定,必修教材考纲规定的十九个实验分 类,及关键词(句)归纳,【典例1】 (

4、2015山东潍坊模拟)下面是一系列与高中生物学实验相关的图形,请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1)如用上述材料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植物向光、向地或背地性生长的实验设计和观察等实验,你认为可选用的材料依次是_(填写图中序号)。 (2)用紫色洋葱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选用的是它的鳞片叶外表皮,原因是其细胞中具有_。E图为实验中观察到的一个经第二次加清水处理后的细胞示意图,原生质层由其中的_(填序号)组成,此时细胞处于_过程中。,(3)图G是分离菠菜叶中色素得到的滤纸条,由该结果可知所用的叶片中_。 A.色素的种类 B.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C.不同色素的相对含量 D.

5、各种色素的颜色,(4)某同学在秋天做色素提取分离实验时,提取和分离过程操作正确,而实验结果只出现了图G中的色素带1和2,最可能的原因是_。 (5)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观察部位则是洋葱的_,细胞大多处于F图中的_时期。实验中装片制作的流程为_。 (6)欲制备细胞膜可选用_图所示材料,需对材料进行_处理,使细胞_,从而获得细胞膜,选用该类细胞的原因是_。,解析(1)进行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分离可选用绿色叶片,而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可利用幼苗进行。(3)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四条色素带代表洋葱管状叶中的色素种类有四种,每条色素带的宽度代表不同色素的相对含量,溶解度大的色素随层

6、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快,因此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的位置可代表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相对大小。(4)若实验结果只出现了图G中的色素带1和2,即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说明叶绿素已被降解,为黄化叶。(6)可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因该类细胞无细胞核、无细胞器,吸水涨破后,胞内物质流出来即可得到细胞膜。,答案(1)A、C (2)(紫色)大液泡质壁分离复原 (3)A、B、C、D (4)叶绿素被降解 (5)(根尖)分生区e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6)D置于清水中吸水涨破该类细胞无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吸水涨破后即可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以题说法】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中酒精、盐酸与NaOH的应用归纳 (1

7、)酒精:可用于消毒、洗去浮色、提纯DNA、叶片脱色及配制解离液等。 50%的酒精溶液:在脂肪鉴定中,用苏丹染液染色,再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75%的酒精溶液:用于杀菌消毒,75%的酒精能渗入细胞内,使蛋白质凝固变性。 95%的酒精溶液:用于有丝分裂实验中的解离液的配制;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用于提纯DNA;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中,可用于叶片脱色。 无水乙醇:用于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中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2)盐酸,(3)NaOH溶液 在鉴定组织中蛋白质的存在时,0.1 g/mL的NaOH溶液作为双缩脲试剂的成分之一,为该实验提供碱性环境。 在鉴定组织中还原糖的存

8、在时,0.1 g/mL的NaOH溶液作为斐林试剂的成分之一。 在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中,用NaOH溶液吸收装置中的CO2,以保证装置中没有CO2存在。 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pH)时,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来调节pH提供碱性环境。 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中,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来吸收空气中的CO2。,设计型实验答题策略 (1)确定实验类型 确定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 (2)确定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3)找出单一变量,确定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设置,无关变量如何控制。 (4)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综合探究

9、实验,(5)设计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一般分如下三步:,(6)结果的分析(对应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如“验证”“证明”都可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探究性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变量与结果无关。,【典例2】 (2015四川资阳质检)人和鼠都是哺乳动物,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含量的生理作用”,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步骤,预测和分析实验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 (1)材料用具:大小、体重相同、生长正常的小白鼠两组,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

10、,斐林试剂,注射器,试管,试管夹,吸管,烧杯,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等。,(2)方法步骤:(提示:腹腔注射给药,剂量不作实验要求,给药1 h后,从小白鼠膀胱处穿刺取尿液) 第一步:_; 第二步;将两支试管编号为A和B,分别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 第三步:_; 第四步:将两支试管摇匀后,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内进行水浴加热35 min,观察两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3)实验结果的预测、分析及结论: 实验结果的预测及分析: A试管:_; B试管:_。 结论:_。,答案(2)第一步:一组小白鼠为实验鼠,腹腔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另一组小白鼠为对照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三步:给药1 h后,分别用注

11、射器在两只小白鼠膀胱处穿刺取得它们的尿液,将实验鼠的尿液放进A试管内,对照鼠的尿液放进B试管内 (3)A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实验鼠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B试管内溶液仍为蓝色,说明对照鼠尿液中无葡萄糖(注:试管内的尿液来源要与颜色反应相对应) 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含量的生理作用,【以题说法】 辨析对照实验的类型,确认实验组与对照组 (1)实验中的对照,(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确定:实验组是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无关变量对两者的影响是相等的,两组之间的差别,可认为是来自实验变量(即自变量)的结果。各变量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评价性实验题解题的“五看法” 分

12、析实验原理及方法是否正确、有无更为简单的实验方案、实验能否顺利完成和实验的安全性如何,常见的试题主要考查下面的几个方面:,实验方案的补充完善修正与评价,【典例3】 (2015山东枣庄模拟)甲、乙、丙三位同学围绕酶的特性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指出三位同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正方案。 (1)甲同学探究酶具有催化作用:取1支试管,加入2 mL H2O2溶液,再加2滴新鲜土豆研磨液,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卫生香检测,卫生香猛烈燃烧,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存在问题:_。 修正方案:_。,(2)乙同学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取12支试管并编号为112,分别加入一个体积为0.

13、3 cm3的蛋白块,调节各试管的pH分别为112;同时向12支试管内各加入相应pH的等量的胰蛋白酶;均放入盛有冰水的大烧杯内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蛋白块消失的时间。 存在问题:_。 修正方案:_。,(3)丙同学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取6支试管并编号为A、A1、B、B1、C、C1。在试管A、B、C中都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在试管A1、B1、C1中都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将试管A、A1放入60 水中,将试管B、B1放入100 水中,将试管C、C1放入冰水中,维持5 min。分别将等量的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在相应温度下维持5 min。取出试管,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

14、存在问题:_。 修正方案:_。,解析评价三位同学的实验方案时,首先要从实验步骤的描述中思考实验目的是什么,再分析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在评价实验方案时,常围绕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以及实验处理的细节几个方面进行。 (1)从“实验目的”中找出“自变量”,然后根据自变量设计实验,分组进行探究,是解答本小题的突破口。“探究酶具有催化作用”是实验目的,其自变量是有无酶。新鲜土豆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因此,应设置一个空白对照组添加等量的蒸馏水。,(2)“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是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时必须要保证其他无关变量适宜,不能影响酶的活性。本题中将各组试管置于冰水中不合理。 (3)对于实验结果的观察,有些可以不借助试剂,如第(2)小题,有些需要借助试剂,如本小题。使用斐林试剂检测时要用水浴加热处理,放入冰水中的一组在加热过程中,可能仍会有酶促反应进行,因此可改用碘液检测,再根据颜色深浅,判定酶促反应进行的程度。,答案(1)缺少对照组应再取1支试管,滴加2滴蒸馏水,其余条件都相同 (2)无关变量(或温度)不适宜应把12支试管放入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