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2 中国人文地理 新人教版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61229571 上传时间:2021-01-1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5.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2 中国人文地理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2 中国人文地理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2 中国人文地理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2 中国人文地理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2 中国人文地理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2 中国人文地理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2 中国人文地理 新人教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中国人文地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知识梳理,考点一中国的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农业 目标导向:能够判读我国不同农业区和农作物分布图,说出不同区域的农业类型和农产品类型,并能分析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一、中国的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 2.34个省级行政区域: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1.众多的人口,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的92%,少数民

2、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2)民族分布:汉族和少数民族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三、中国的农业 1.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地区分布。,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4.挑战与对策。 (1)挑战:面临人口增加、耕地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严峻挑战。 (2)对策: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区位条件分析 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类型不同,在自然和人文区位条件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具体如下表所示。,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

3、试做,题组训练,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下图为201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分布格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区人口稠密是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区内部不同省区间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异大区具有耕地面积大、土地后备资源多的优势区自然条件差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A.B. C.D.,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下图为201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分布格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

4、可定位为粮食生产型农业区的省份主要位于( C ) 区区区区 A.B. C.D.,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考法分析:本题以我国农业发展区域差异分布图为背景,考查我国农业生产区位条件和农业布局的地区差异,主要考查信息获取与解读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推理分析: 1.信息提取 (1)题干信息:“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分布格局”主要表现在机械化、集约化和专门化程度上的差异。,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迁移应用 第(1)题,运用我国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与区位条件分析。读图,结合各区域经济发展、人口分布特点等可知,区经济发展水平高

5、、工业的生产能力强是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东北地区机械化水平高,南方亚热带水稻种植业区机械化水平低,因此区不同省区间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异大;区主要包括陕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安徽省和海南省,其中河北、河南、安徽农业历史悠久,耕地后备资源不足,陕西地处黄土高原,地形崎岖,海南以山地为主,耕地后备资源也少;区包括我国地形崎岖的西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条件差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第(2)题,运用中国主要农作物及影响条件分析。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可定位为粮食生产型农业区的省份主要位于人少地多的东北三省、耕地面积广大的华北平原区和江淮地区,以及亚热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这

6、些省区主要位于区和区。,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1.(2015重庆卷)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 A.珠江三角洲B.柴达木盆地 C.藏南谷地 D.渭河平原,答案,解析,2.由图可知( ) A.山西成为我国畜牧业最发达的省份 B.东北、华北的畜牧业地位显著提升 C.南方地区的畜牧业总产值持续下降 D.传统草原牧区的天然优势得以体现,(2015山东济宁5月模拟)畜牧业集聚率是指某省区的畜牧业产量在全国所

7、占的比重。下图为中国各省区畜牧业平均集聚率的重心变化(19802011年)。读图,完成第23题。,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3.我国各省区畜牧业平均集聚率的重心变化,主要的拉力因素是( ) A.气候、植被B.地形、水源 C.市场、饲料D.交通、劳动力,答案,解析,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图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2 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 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1)根据材料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 (2)根据材料说明甲区域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除其自然条件外)。,

8、答案,解析,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知识梳理,考点二中国的工业、交通 目标导向:能够判读我国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分布图,分析工业发展和交通建设的主要有利和不利区位因素,明确工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措施。,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一、中国的工业 1.工业的空间分布 (1)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3)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沿海地区集中了京津唐、辽中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知识梳理,能

9、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二、中国的交通 1.分布 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小。 2.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a陇海线,b青藏线,c宝成成昆线,d南昆线,e京哈线,f京广线,g京沪线,h沪杭线,i京九线。,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发展分析 1.辽中南工业基地 (1)特点:重工业基地。 (2)发展条件: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海陆交通运输;雄厚的工业基础。 (3)存在问题: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工业产品类型单一、技术落后

10、。 (4)发展方向:加大科技投入,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工业;适当限制某些能耗大、当地缺乏资源的工业发展。,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京津唐工业基地 (1)特点:轻、重工业都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发展条件: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等资源;统一的电网;便利的海陆交通;紧靠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东北、华北的油田。 (3)存在问题:能源、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 (4)发展方向: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增加产品类型,加强技术改造;重点放在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精纺和精细化工方面。,知识梳理,能

11、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3.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特点: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发展条件:工业基础雄厚;技术力量雄厚;统一的电网;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 (3)存在问题: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4)发展方向:继续使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4.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特点:出口为主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发展条件: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多侨乡,可利用外资发展工业;水、陆、空交通便利。 (3)存在问题:能源和矿产资源不足;重工业和机

12、械制造业不发达。 (4)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加强区内各城市的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主要汽车企业投资的热点地区。现今,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材料二:吉林省是我国汽车工业大省。近年来,该省汽车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部分配套零部件生产由长春市向周边地区转移,带动了周边地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长春市为核心的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下图为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汽车工业空间体系图。,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

13、做,题组训练,(1)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答案:市场需求量大(市场潜力大);生产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 (2)试分析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对长春市周边零部件生产地区的积极作用。 答案:有利于企业实现专业化生产分工协作,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工业化水平);当地企业规模扩大、数量增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扩大了当地经济规模);增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考法分析:题以长春市及周边地区汽车工业空间体系图为背景,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产业转移的影响,主要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推理分析: 1.信息提取 (1)题干信息

14、:“整零协作”模式指在核心城市进行整车生产、在周边城市进行零部件生产的模式;“向周边地区转移”说明周边地区成为了零部件企业的移入地。,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迁移应用 第(1)题,运用我国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的区位条件分析。我国汽车工业与美国相比其发展的优势可从消费市场、生产成本等角度回答。第(2)题,运用产业转移对移入地的影响分析。汽车“整零协作”模式对长春市周边零部件生产地区的积极作用可从分工协作、工业化水平、经济规模以及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回答。,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为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据图

15、完成第12题。,1.四地区中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是( ) A.甲B.乙C.丙D.丁,答案,解析,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为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据图完成第12题。,2.下图是我国四个城市主要工业部门结构示意图,最能说明丁地区工业发展特征的是( ),A.B.C.D.,答案,解析,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015四川绵阳二诊)2014年8月拉萨至日喀则铁路通车,如下图。读图,完成第34题。,3.与藏北高原相比,雅鲁藏布江谷地成为西藏的“粮仓”主要是因为其( ) A.光照充足B.日较差大 C.地形平坦D.生长期长 4.拉萨至日喀则段铁路线沿河谷布局,主要考虑的是( ) A.聚落分布B.水能开发 C.生态建设D.藏文化保护,答案,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