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集合与逻辑用语 第3讲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理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61224627 上传时间:2021-01-1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6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集合与逻辑用语 第3讲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集合与逻辑用语 第3讲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集合与逻辑用语 第3讲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集合与逻辑用语 第3讲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集合与逻辑用语 第3讲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集合与逻辑用语 第3讲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集合与逻辑用语 第3讲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理(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 讲,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1命题“若 p,则 q”为真命题时,记作 pq. 2若 pq,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q 是 p 的_条件; 若既有 pq,又有 qp,记作 pq,则 p 是 q 的充要条,件,q 也是 p 的_条件,必要,充要,3判断命题的充要关系主要有三种方法:定义法、等价法,(利用逆否命题)和集合法(利用子集、真子集关系),1若 aR,则“a2”是“(a1)(a2)0”的(,),A,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2013 年湖南)“1x2”是“x2”成立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A,

2、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x|1x2x|x2,所以“1x2”是“x2”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 A.,3如果 x,y 是实数,那么“cosxcosy”是“xy”的,(,),B,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考点1,利用定义法判断充要关系,例1:(2014 年上海)设 a,bR,则“ab4”是“a2,,且 b2”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规律方法】充要条件的判断步骤: 确定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尝试从条件推结论,结论推条件; 确定条

3、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互动探究】 1(2014 年浙江)设四边形 ABCD 的两条对角线为 AC,BD,,则“四边形 ABCD 为菱形”是“ACBD”的(,),A,A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若四边形ABCD 为菱形,则ACBD;而当ACBD 时,四边形ABCD 不一定为菱形,因为四边形ABCD 有可能不 是平面图形,所以“四边形ABCD 为菱形”是“ACBD”的 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 A.,考点2,利用等价法判断充要关系,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规律方法】对于带有否定性的命题或比较难判

4、断的命题, 除借助集合思想把抽象、复杂的问题形象化、直观化外,还可 利用原命题和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的等价性,转化为判 断所求命题的等价命题,【互动探究】 2(2013 年上海)钱大姐常说“便宜没好货”,她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便宜”是“好货”的(,),B,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便宜没好货”的逆否命题是“好货不便宜”, “不便宜”是“好货”的必要条件故选 B.,考点3,利用集合法判断充要关系,例 3:(2013 年安徽)“(2x1)x0”是“x0”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规律

5、方法】(1)如果命题成立与否与集合相关,此时常通,过集合的关系来判断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2)集合法:从集合观点看,建立与命题 p,q 相应的集合 p:Ax|p(x)成立,q:Bx|q(x)成立,那么若AB,则p 是 q 的充分条件,q 是 p 的必要条件;若A B,则p 是q 的充 分不必要条件,q 是 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若AB,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若A B,且B A,则p 既不是q 的充分条件, 也不是q 的必要条件,【互动探究】,思想与方法,利用分类讨论及转化化归思想求参数的范围,逆否命题为qp,即q是p的充分条件,从而避免求补集. (2)将充要关系的判定转化为集合的包含关系:AB,即A是B的充分条件,B是A的必要条件;AB,即A是B的充要条件. (3)解不等式时,要注意对参数m分类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