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尼** 文档编号:161224477 上传时间:2021-01-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1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小王子中狐狸告诉小王子的真理是:凡事只有用心去观察才能看的清楚,只用眼睛去看是看不到事物的本质的。B水浒传中杨志押送生辰纲被吴用等人设计智取,走投无路,之后到二龙山落草。C阿长与中阿长是“我”的保姆,给“我”买回山海经,而“我”对阿长的感情也是从最初的“不大佩服”逐渐变化到最后的深切怀念。D琐记记叙了“我”在江南水师学堂学习,知道了“赫胥黎”,接触了“物竟天择”以及“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三,不仅成功树立起

2、中国智能手机的良好形象,而且改变了运营商和消费者对华为手机的认识。B国产电影流浪地球取得近45.6亿元左右的票房,原因是影片将亲情、希望、家园完美地融合在一个科幻的故事里,强烈冲击观众的心。C优异成绩的获得,必须经过刻苦勤奋的学习而取得,学到了什么,取决于做了什么,不是老师教了什么。D从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到经典咏流传,这类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文化节目,让人赞口不绝。3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鲁迅作品的主题有的轻松,如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叙写的是童趣;有的沉重,如呐喊中的故乡孔乙己反映的则是社会的病态。B观刈麦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作,

3、诗中描写农民冒着酷暑割麦子的情景,并借一位农妇之口,诉说当时租税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C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这部喜剧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歌颂了仁爱、友谊和爱情,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D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马说的“说”,是古代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与朱元思书的“书”是指书信。4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西游记中平顶山莲花洞的两个妖怪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他们本来是太上老君看守炼丹炉的童子,被观音借去下界为妖,来考验唐僧取经决心。B水浒传中林冲上梁山后,寨主“托塔天王”晁盖嫉

4、贤妒能,多方刁难,要林冲献投名状。C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由第二十五步兵师和巴什基尔骑兵旅组成的一支部队奉命渡过第聂伯河,并在伊尔沙车站附近切断基辅到科罗斯坚的铁路线,舍佩托夫卡共青团组织的一个团员米什卡列夫丘科夫在这次渡河时牺牲了,谢廖沙是四天以后才知道的。5根据课文默写。(8分)子曰:“敏而好学,_是以谓之“文也。”(论语)采菊东篱下,_。(陶渊明饮酒)行路难中表达诗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的诗句是:“_,_。”会当凌绝顶,_。(杜甫

5、望岳)蒹葭苍苍,_。(诗经)后值倾覆,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_,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6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温xn_ m_集 言简意gi_7名著阅读简答题。(8分)阅读下面的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4分)罗刹又骂道:“泼糊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大圣公然不惧,使铁棒劈手相迎,他两个往往来来,战经五七回合,罗刹女手软难轮,孙行者身强善敌。他见事势不谐,即取扇子,望行者搧了一扇,行者巍然不动。行者收了铁棒,笑吟吟的道:“这番不比那番!任你怎么搧来,老孙若动一动,就不算汉子!”那罗刹又搧两搧,果然不动。罗刹所说

6、的“夺子之仇”是指什么?孙悟空这一次借扇的结果是什么?请简要回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当下宋江看视A,虽然不死,已成废人。A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宋江见说:“任从你心。”A自此只在六和寺中出家选文中A是水浒传中哪位人物?选文表现了该人物哪些思想性格?二(一)阅读。(12分)陈禾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搢绅侧目。禾曰:“此

7、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节选自宋史,有删改)(注释)增戍:增加防守兵力。格:搁置。表里为奸:内外呼应做坏事。搢绅:同“缙绅”,士大夫的代称。迁给舍:指陈禾将改任给事

8、中的职位。抗疏:上书直言。宦寺:宦官。曹:辈,等。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武备宽弛,东南尤甚(2)或指为生事(3)人服其先见(4)此国家安危之本也9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A渔人甚异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宋何罪之有D公将鼓之10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三处)(2分)或 指 为 生 事 格 不 下 其 后 盗 起 人 服 其 先 见。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禾引上衣,请毕其说。(2)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二)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初到黄州苏轼自笑平生为口忙,

9、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注)苏轼因“乌台诗案”,贬任黄州。此诗作于初抵黄州时。逐客:贬谪之人,作者自谓。员外:定额以外的官员。水曹郎:隶属水部的郎官。压酒囊,压酒滤糟的布袋。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12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4分)13.全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2分)人生需要“顶住”“打一分赚一分,我们一起顶住!”“我们有那种不服输的劲儿,不管怎么着也得顶住!”“女排精神就是不放弃,能顶住!”中国女排在第三十一届奥运会上赢

10、得中国代表团“分量最重”的一块金牌后,女排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也送给我们一块沉甸甸的人生“金牌”人生需要“顶住”。赛场是最高强度的比拼,是精神意志的较量。对于人生而言,“顶住”,是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和“发动机”。“顶住”是执着,坚持不懈。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说的是成功的偶然性。然而,这种“不费功夫”的偶然,却存在于“吾将上下而求索”“众里寻他千百度”“为伊消得人憔悴”之中,是千辛万苦付出后的某种必然。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国学大师钱穆“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一生著书立

11、说达1700万言,还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治学门径。年复一年的“顶住”,最终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顶住”是毅力,坚忍不拔。前进路上,艰难困苦是“灭顶石”还是“垫脚石”,关键看能不能“顶住”。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杂交稻,屠呦呦提炼出青蒿素,说到底都是一个屡败屡试、愈挫愈奋、不断“顶住”的过程。成功路上,不仅要能吃得了“坐冷板凳”的寂寞之苦、“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勉之苦,还得能受得了“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忍之苦。无数事实证明,面对困难时选择“顶住”,一个个失败、挫折和困难,就会从“绊脚石”变为砌筑人生进步的“垫脚石”。“顶住”是定力,坚定不移。当年长征,尽管起初红军不知道战略转移最终去往哪里,但大

12、家坚信“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正是因为对这一目标的坚定不移,才使红军把二万五千里的艰辛远征,化作了地球上最绚丽的红飘带。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凡事咬定一个目标,矢志不渝,必会凌绝顶而览众山。的确,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有各种难题和压力,但只要我们选择“顶住”,有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劲头,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执着,就一定能收获人生的“金牌”。14简要分析文章第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1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4分)16文章第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13分)飘逝的风

13、筝徐国平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年年有余”的风筝,迈出了家门。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很快,自家那二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只是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鹞爷忧心忡忡,步履沉缓,一直走出村外。

14、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一阵春风吹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鹞爷又想到过去。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千姿百态。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而且,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最

15、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大龙心高气燥,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鹞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夭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你玩一下,就知道了。”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有些蛊惑地说。男孩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