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智慧化发展及建设4100字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61211743 上传时间:2021-01-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区智慧化发展及建设41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园区智慧化发展及建设41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园区智慧化发展及建设41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园区智慧化发展及建设41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园区智慧化发展及建设41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区智慧化发展及建设4100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区智慧化发展及建设4100字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形态不断的丰富,智慧园区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为今后的园区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本文通过对园区智慧化建设进行综合阐述,以更好的促进其发展。 毕业关键词:园区智慧化;建设;发展引言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园区作为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城市智慧化建设的重点。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园区的智慧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性的工作,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明确好智慧园区的建设内容与建设技术,才能促使其快速的发展建设。一、智慧园区建设内容建设智慧园区,就是要丰富园区服务的内容,使得政府、企业、居民

2、之间的交互方式更加有效,提高园区的运作效率。要实现园区的智慧化,就需要对园区进行透彻的感知,并对其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所以,智慧园区的主要建设内容就是立足于信息通信技术(ICT)之上,然后构建一个智能化、全方位的园区服务平台,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智慧的基础是感知,感知层能够对园区实现透彻的感知。感知包含有分布在园区内的各个传感器、视频监视器、RFID读写器、传感网、智能移动终端、GPS接收器等信息采集设备,能够对生产场地、道路、建筑物、车辆、市政基础设施、公共场所、环境等完成信息的采集,为智慧应用提供广泛而坚实的数据基础。智慧的核心是互联。互联包含有数据联系的挖掘以及感知数据的采集量个方面的

3、内容。网络层在对数据完成安全的传输工作之后,将其分为泛在接入网络与骨干传输两个部分。其中的接入网络主要是各种无线网络,比如WiFi,3G,LTE等等,以及有限网路,比如xPON,xDSL,FTTx等等,有效的为用户和感知设备提供宽带接入服务。平台层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感知数据存储和处理、智慧服务运行所需的基础设施及环境。平台层是共享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园区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问题,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比如云计算,其作为一种新型的IT资源共享技术,具有灵活扩展、按需访问(或按需提供)和经济高效等特点,是实现平台层的理想技术。服务是智慧的体现,应用层是智慧园区建设的重点。采用数据挖掘算法

4、,深入分析各类感知数据的隐含信息及数据间的关联,并依此开发针对园区内外各类主体的智慧应用服务,实现智能化的决策。例如,为园区居民提供民生服务(个人生活信息服务、支付服务等)。对不同功能的园区进行定位,需要结合本园区的特色,有针对性的进行开发,树立园区的品牌特色。二、关键技术 (一)物联网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网络,理想中的物联网就是利用网络技术把世界的事物都能够联系起来,只要你通过网络就可以进行购物和查找物品的信息。那么就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够快捷的输入事物的信息,让事物能够走进网络,这就产生了条形码,二维码,射频识别等技术。综合起来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主要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条形

5、码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等。物联网在园区智慧建设中的应用主要有:1.智能化的人居环境 对于物联网的应用不能只是局限于最初的物品支付和超市的商品购买,要构筑物联网的大环境就要促进物联网向纵深发展。智能化的人居环境就是要求应用物联网的技术对人们的生活环境进行改善,让人居生活更加的和谐和安全。以社区为例,通过物联网的应用,让居民从进入小区到进入家中都能进行自我的控制,对于自己的生活环境的安全性进行把控,利用传感设备和射频的监控让自己的生活环境更加的舒适和智能,利用电子设备对生活的环境进行把控,让生活的安全性真正得到保障。 2.智能化的交通如今的交通拥挤和交通安全问题已经成为迫切需要化解的难题,物联网的出

6、现可以为交通问题的解决插上翅膀。首先通过物联网技术对交通道路进行全程的数字化治理,对于交通情况进行适时的调节,保证交通的顺畅,通过物联网对交通进行适时的指挥。其次对于交通安全问题进行物联网的监控,能够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对安全事故进行处理。(1)最短路径算法 最短路径算法是智慧交通系统中路径规划、网络分析的基础,其算法效率提升是智慧交通系统分析效率提升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待处理的道路网络数据规模的增大,出现了一些较为成熟的加速技术可高效处理大规模道路网络数据的最短路径查询。这些方法以减少搜索空间为目标,最具代表的分别是Reach和Hierarchy 两种类型。Reach相关的 R

7、EAL算法最具代表性,该算法是由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人员基于 Reach算法结合 ALT算法的改进算法。而Hierarchy算法则是谷歌基金支持的KIT大学的研究组提出的,其中,最为代表的是压缩分层算法,该算法根据道路网络的拓扑特性在道路网络基础上压缩生成多层网络拓扑,进而提高查询效率。(2)轨迹数据挖掘面对越来越多的轨迹数据,动辄上亿的数据量,传统的数据管理技术如关系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等都不能有效地解决轨迹数据的存储与查询问题,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产生了管理移动实体提供移动对象的复杂查询支持为核心的移动对象数据库。移动轨迹数据就是一种典型的大数据,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拥有机动车已经超过500万辆、

8、出租车为6.6万辆,北京市交通信息采集平台的浮动车系统,仅一分钟的GPS打点间隔,每天累计的轨迹数据的轨迹点将近1亿,数据量多达十多GB。将社交媒体、路况监测、城市摄像头、GPS信息等综合起来,对多种异构数据进行管理和协同计算,通过轨迹数据的挖掘分析,从而可识别最佳驾车路径、推荐热点路径、实时动态拼车、等智慧交通系统应用。3.智能化的生产对于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范围是十分的广泛的,不仅对我们的生活提供帮助,也可以让我们的生产变得更加的智能和可控。让我们的生产变得更加的精细。一是对于农业的生产可以利用物联网的技术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检测,让农业生产处于智能化的环境中,让农业生产更加的可控,通过农业生产

9、各个环节的检测让农作物的涨势更加的可控。二是工业生产的应用,对于物联网在生产中的应用更是十分的必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网络的检测,保证生产的安全和可靠,对于生产的过程通过二维码的检测,让消费者对产品更加的信赖,加大了对生产的监管力度。三是服务业生产的智能化,对于服务业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对酒店,餐饮,旅游,购物等行业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服务,让消费者通过扫二维码,或者上网的方式进行消费,保证服务业的服务宗旨的更好落实。(二)云计算云计算是实现平台层的理想技术。云以服务的方式按需向用户提供资源,有3种服务模式: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平

10、台 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和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a Service,SaaS)。其中,IaaS按需向用户提供网络、计算、存储等基础IT资源,如远程桌面、虚拟存储空间、虚拟服务器等;PaaS在IaaS资源的基础之上,通过部署中间件,为软件开发者提供一个开发和部署特定的、安全的应用环境;而SaaS则可以向用户直接提供软件使用服务。智慧园区的各个数据库能够部署在IaaS虚拟服务器中。为了对这些数据库实现安全访问,然后打通各类数据之间的联系,可在PaaS上开发数据库访问控制服务、信息目录服务和数据交换服务等,这些服务作为SaaS运行,供开发其他智慧

11、服务使用。园区的各类智慧应用也是服务提供者在PaaS上开发的SaaS服务。云计算在智慧园区中的应用见图2。三、园区智慧化发展趋势(一)智慧化园区的建设依然将是以电子政务和信息基础建设为重点,在初期的智慧园区建设中二者是建设重点,首先,要建设好智慧园区,就必须做好园区的信息基础建设,保证基础设施的完备。基础设施的建设的方向是“宽带、融合、泛在、安全”;其次,其次,智慧园区建设中非常注重公共领域管理与服务,紧紧围绕公众需求,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生产就业、交通等公共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面向家庭用户的社会信息服务网络,建立惠及人人的电子政务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二)智慧园区建

12、设将强化与园区产业的互动发展。智慧园区初步建成后,其考虑的重点将不仅仅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更多的目光将会转移到智慧园区建设与园区智慧产业互动发展上。智慧园区将会朝向生态化、创新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将来的智慧园区的建设将会更加注重高新技术、生态环保型等产业的发展,融入低碳管理理念,将新的技术、管理平台、管理手段与园区的创新结合在一起,逐步从“智慧制造”到“智慧服务” 的园区产业格局。(三)第三,智慧园区管理与城市化管理进一步融合。产业园区透过核心和关联产业的聚集,达到产业规模效应,人才和知识聚集,生产力提升,供应链效率提升。未来园区的功能将从传统的招商引资和管理职能向全方位的政府、产业及城市综合

13、化服务转型,并逐渐建立园区内外主体之间的整合优势。未来城市发展与管理可以以智慧园区建设为牵引,拉动智慧城市建设,并将智慧园区的管理职能融入到智慧城市的管理体系建设中去,实现智慧园区管理与城市化管理的高度融合,打造极具区域影响力的“智慧化”城市管理体系。结束语 建设智慧型园区是未来各类经济园区发展的方向。实现智慧园区需要建设一个智能化的园区服务平台。因此,不断加快园区智慧化的建设,对于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改善我国的产业格局具有深远的意义。参考文献:1朱敏,杨会华.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探讨及建议J. 移动通信,2013,05:56-58.2何飞. 智慧园区:产城融合的先行者J. 装备制造,2013,11:92-93.3李家斌. 智慧园区设计概要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31:7083-7086+70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